文丨虹檢宣
如今玩遊戲已經成為了許多年輕人工作之餘緩解壓力的方式之一。隨著玩家群體的發展,市場上催生了一個新興職業——遊戲陪玩師,顧名思義就是通過陪普通玩家一起玩遊戲來賺錢。隨之而來的是與該職業相關的刑事犯罪也逐漸出現。
「線下陪玩」,先付錢!
今年6月底,小王在網上的一個陪玩交流群中結識了一名叫「夢夢」的網友。在聊天中,「夢夢」自稱可以聯繫多名陪玩師,為遊戲玩家提供陪玩預約服務。不僅如此,「夢夢」還暗示可以提供「線下陪玩師」。小王信以為真,當即向「夢夢」支付了1000元押金,想要預約「線下服務」。
隨後,小王被介紹到了「玲玲」處。「玲玲」則要求小王先預支5200元,之後會為他安排「陪玩」。小王在完成支付後,從「玲玲」提供的線下陪玩名單中挑選出了心儀的「陪玩師」。過了兩天,小王聯繫「玲玲」讓「陪玩師」上門提供服務。「玲玲」表示預約的女生沒有空,而換人需要支付差價。小王支付了1000多元的差價後,「玲玲」再次表示該女生剛剛被約走了。
這樣的情況一直發生。之後小王多次向「玲玲」提出需要線下服務的要求,每次「玲玲」都以陪玩師沒有空、預約系統更新等理由推脫,並先後向小王提出支付差價、支付帳號維護費等要求,小王又陸續支付了約7000元。
從6月底到7月上旬,小王一共支付了14000多元,但從未見過「玲玲」承諾的「線下陪玩師」。他意識到自己被騙,於是報警。
7月28日,警方在江蘇省無錫市將顧某某捉拿歸案。經查,小王聯繫的「夢夢」、「玲玲」實際上都是由顧某某一人扮演,他根本不認識什麼陪玩師,從小王處騙來的錢款也早已被揮霍。
虹口區檢察院審查後認為,顧某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詐騙他人錢款,數額較大,其行為已觸犯《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涉嫌詐騙罪,依法對顧某某批准逮捕。
檢察官提醒
檢察官提醒,網絡社交須謹慎,微信中與陌生人經濟交易更要擦亮雙眼,以各種名目例如押金、差價頻繁要求付錢的,很可能是詐騙。尋找「遊戲陪玩」應當從正規網絡平臺,微信群裡的所謂「線下陪玩」打著「陪玩遊戲」的擦邊球進行私下交易,更容易給騙子可乘之機。同時相關執法部門也應加大對涉嫌違法交易網絡平臺、微信群的監管力度,細化完善網絡社交平臺治理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