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認為,硬體工程師薪資不高,到底是什麼導致的呢?網絡上總是不乏「硬體不如軟體吃香」「硬體幹活多、待遇低、門檻高」「十年硬體轉IT,真香!」等等諸多這樣的結論。今天給大家看點不一樣的。
@feiy : "許多硬體工程師都不知道『電源完整性』是什麼。"
@tely:羨慕網際網路工資高可捫心自問,你是個合格的硬體工程師嗎?
@ dormouseBHU: "211電子工程碩士,傳輸線方程都不知道,就要跟我討論阻抗匹配問題"
@ commandosren:「很多硬體工程師就是這種現狀,深入研究就不行了」。
因為很多產品並沒有很高的速率,要求特別嚴格的SI PI,更沒PDN什麼事,比如一些小的電器啊智能硬體的控制板,基本上連通就行,根本用不到什麼規則。做這些板子的人做十年他也還是那個水平,但人家產品也沒問題。都說軟體門坎低,其實硬體門坎也不高。
比較扎心的就是一位朋友說:「就算你精通電源完整性,工資能比別人高多少呢?」
觀點一:硬體工程師要看趨勢,「吃苦鑽研」並一定合適單純的硬體工程師有什麼前途?
技術再高,沒有機會和平臺,可能只能做外包外協。
但是觀點二:「沒有過硬的能力,機會給你了你也接不住啊,平臺給你了你也依然只是螺絲釘啊。」
能獨立工作的硬體工程師並不便宜。
看了隔壁AI應屆博士年薪80萬的貼,各位是不是有種「回爐重造」和「重選專業」的想法,你不是一個人。
不過,硬體能力馬馬虎虎的各位,你確定自己就一定能成為BAT們搶著要的「AI博士」嗎?
網友評論1:衰落的終究衰落;鯨魚油比不上石油,汽油。汽油要被電力代替。電力需要新能源。難道硬體就是電源設計!不懂電源就不能做硬體工程師嗎?軟硬道理一樣的,硬體做得精通的,軟體一樣做得好。好像搞網際網路的都懂負載均衡高並發一樣,呵呵,不懂依然工資高呀,別拿這些沒用的來糊弄,行業不同而已。
網友評論2:我想樓主應該說下問題在哪,然後具體指出來,然後是具體的行動方針,最好是1+1=2的這種技術資料,看了之後問題能解決的那種。這麼多粉絲等著前輩弄的乾貨呢。請前輩多來點乾貨,真的,跪求
網友評論3:網際網路下的工程師工資高是事實好嘛。UI工程師一個月一萬三,培訓就三個月,硬體工程師培養要多少年,憑啥UI這種會點編程的美工活兒拿那麼多錢?軟體明顯比硬體成本小,軟體就一臺電腦就結束了,幾千塊,硬體好的示波器一臺就上萬,EMC設備幾十萬一臺,企業在設備上投入的多,發不出硬體工程師高工資,硬體工程師越來越少。
網友評論4:並不是硬體工程師工資不高,一是很多硬體工程師並不知道硬體到底是做什麼的,需要那些技能,二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公司不注重硬體,認為好使就行,就像我們公司,我跟他們講電源完整性,差分線阻抗要做匹配他們只是一臉懵逼的聽完然後說現在沒問題先這樣吧
網友評論5:硬體工程師工資低是相較於軟體工程師而言的,你可知軟體工程師的工作量嗎?剛才前面有兩位把信號完整性,電源完整性,電磁幹擾理論都搬出來了,請問你所謂的透徹是所有的公式都理解記住,做了驗證嗎?你來告訴我公式來源何處,誰提出的?搞硬體搞呆了就是搞呆了,還自鳴得意,還對別的硬體工程師口誅筆伐!!!那我問你,你的軟體水平怎麼樣,一個牛逼的硬體工程師軟體也應該有研究的,你要我說你軟體水平很垃圾你就舒服嗎?電子設計已經出來這麼多年了,已經有很多成熟的套路,何必去過分研究太深,想當初華為的硬體設計也是從各種失敗中一步一個腳印摸索出來的,絕非靠著讀幾本理論書就設計出高質量的硬體。我記得任正非說過「搞工程的是工程師,搞理論的應該是在研究所」,請記住,我們是工程師,主要任務是做應用實現的,解決工程問題。現如今電子電路集成度如此之高,性能與成本早就甩分立元件電路N多倍了。硬體設計以後會越來越簡潔這是潮流跟趨勢,這是由上遊晶片設計行業決定的。就說這麼多,最後告訴你,你的努力雖然幫助了你,但是平臺成就了你,整天做stm32,你研究的那些理論,記住的那些公式屁都用不上,早晚忘光光。好了,睡覺去了
原文摘自:頭條臥龍會IT技術。如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