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開學了,不少家長說,班上換了新老師。一部分家長非常介意,認為新老師不清楚孩子的學習能力,還要重新磨合,另一部分家長又認為,新老師太年輕了,沒有教學經驗。開學後最集中的家校問題,就是老師換新,學科老師換新、班主任換新、甚至校長換了,家長也會覺得影響到孩子學習。如果遇到新學期換了新老師,學校又沒有準備相應的溝通渠道,家長們也不知道新老師到底怎麼樣的情況下,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開學後的這段時間?
其實我們家長要首先做好心理建設,才能幫助學生完成開學後的這段過渡,家長要焦慮,一慌張,孩子是能感受到的,最後不利於學習適應的原因,其實就來自家長。那麼有沒有什麼實際的辦法,來幫助家長,判斷新老師到底好不好呢?根據我的教學經驗,家長是可以做到如下3點,主動去了解換老師的原因,引導孩子去正面理解為什麼本學期換了老師,遇到新老師也不要怕,掌握技巧多和老師溝通。
1、如何主動去了解換新老師的原因
不管是換新老師還是換了新校長,老師在新學期裡換新的行為一定是有原因。這些原因都非常簡單,家長不用妄自猜測。最常見的有:給年輕老師機會,也有調崗的,也有女老師懷孕需要休假的,還有晉升的老師,學校擴招了,也需要納新。校長換新,是校長有了新的發展,都屬於正常的工作調動。家長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被老師多多關注,尤其是口碑好的老師,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但是好教師的資源就是這麼多,如何去了解換新老師的原因和換新老師的背景呢?家長們可以這樣做:
首先我們可以問問原來的老師,打聽一下新老師的教學背景。比如是不是師範學校畢業的?有多少教學經驗?性格怎麼樣?新老教師都會做好交接工作,最清楚新老師的就是原老師。其次,我們還可以給學校行政處打電話諮詢,直接表達想對新老師了解的夙願,甚至在每年開學,我們都可以在學校的官網、宣傳欄裡看到新老師的介紹。最後,家長應該主動去了解換新老師的原因,這樣從家長方面就更好地去做好準備。換新老師並不是件不好的事,相反,學校敢於換新,說明是盡力在為學生協調最好的教育資源。
2、引導孩子正面理解換新老師的行為
家長對開學的態度,對老師換新的態度往往會影響到孩子對學習的一個判斷。家長應該引導孩子正面理解換新老師的行為,以積極的態度和孩子一起看待老師換新。對於大部分小學生來說,新老師的概念其實是模糊的,直接影響就是孩子們的好奇心,他們會議論,新老師漂不漂亮?是男老師還是女老師?家長不必擔心孩子和新老師之間的過渡和磨合,造成孩子無法適應新老師,一定是學習方法不適合,對於新老師來說,及時改變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更需要和同學、家長多溝通。
家長如何引導孩子正面理解換新老師呢?開學後,家長可以和孩子聊天,聊一聊開學趣聞,引出對新老師的一個感受。比如家長首先告訴孩子,恭喜你呀,這學期要遇到一位新老師了,這位老師有什麼優點,家長可以先給孩子介紹一下,並鼓勵孩子多和新老師接觸,上課多表現。當孩子感受到新老師不如原來的老師好時,家長更要及時開導孩子,如何去應對不同老師的不同特點,還有教學特色。讓孩子有對新老師的一個區別理解,和孩子多找找新老師的優點,確立新老師在孩子心中的位置。
3、掌握哪些技巧可以和新老師搞好家校關係
家長在溝通中更要處在一個主導的地位,積極去和新老師溝通,表達孩子的感受,以及自己對新學期的困惑,讓老師答疑解惑,也要讓老師指導,學生是哪些方面不適應,開學後需要怎樣的幫助。不管是幫助孩子了解換新原因,還是一起和孩子去理解換新的行為和特點,家長都需要掌握溝通的技巧和新老師搞好家校關係建設。判斷新老師好不好?不光是要主動去了解原因,看到新老師的優點,更需要家長和新老師之間有一個良序的發展,而不是質疑的循環。
不管是換新老師,還是換了新的教室,在開學後新的環境裡,孩子的適應能力往往是超乎我們的想像。我們的學校就像是一個更大的講臺,老教師有經驗,新教師有熱情,不管是老教師和新教師,他們都要對教育負責,對學生負責,這是家長不用擔心的地方,判斷新老師好不好,也可以通過老師能不能主動和家長溝通上看出,這位新老師對教育的用心。因為新老師也希望儘快得到家長和學生的認可,才能在教學管理中更加進步。關於開學後換了新老師,家長怎樣才能知道新老師到底好不好?你有什麼好的經驗分享?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