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長街短巷
半月有餘,婷姐從恩施避暑回來。前些日子,恩施突發百年一遇的大水,我們擔心她的旅途安全。她發來利川旅行的照片,藍天白雲之下,馬路上縱橫馳騁,景致無雙。那就好。我們心中石塊落地,期待她的歸來。
秋日中午,許久不見,漢街小聚。香鈿的楚菜,在這一地段小有名氣,一位朋友圈裡每天換一套服飾的時尚女子,將開不下去的咖啡館轉型為湖北菜,出品菜餚中等水平之上,還有牛蹄筋燉牛腩、泡蒸鱔魚、泥鰍鍋等幾樣招牌菜,佔據人流高的黃金地段,居然紅火了起來。
我們在這個「釵鈿墮處遺香澤」的餐廳,用湖北菜歡迎她重回武漢。
歡宴太短,意猶未盡之下,想去星巴克小坐,奈何人流爆滿。不想擠,無趣。
遂沿著長街閒步,繼續談笑風生,偶然瞥見路邊有一和果子甜品下午茶,名曰「春上」。之前幾番路過,門臉並不起眼,甚至主動退縮到塵世之外,可謂楚河漢街「最低調」下午茶。
和果子,是日本之點心。婷姐有旅日經歷,在東京銀座亦與友人合作開了主打湖北菜的餐廳「珞珈壹號」,將熱乾麵、豆皮、燒麥等一系列武漢名小吃帶到了日本,做起了中日飲食文化溝通之橋梁的事兒。疫情期間,還從日本籌集支援了幾批口罩、防護服等物資,為醫院解了燃眉之急。和果子,她應該會喜歡。
想到這裡,何不進去過一個悠然自得的下午呢?
先來一壺花茶。色澤紅亮,花香馥鬱。朋友薩麗說,她之前在日本旅行,有帶一些花茶回來,這款茶要她想起了自己在日本旅行的經歷。
一說到購物,女孩子就欣喜起來,各種在日本海淘的經驗,開始分享起來了……
2.水信玄餅
喝茶暖身消食,接下來就是登場的主角和果子了。在日本糕點師傅阿部靜的指點下,全部手工製作。
首先是初櫻與水信玄餅。水信玄餅要人一喜。幾顆鹽漬櫻花,沉睡在水晶球一樣的世界中,那樣的安然美妙。水信玄餅在武漢一些小店也有,但能夠做到像春上這般精緻的,還是少有。起碼,我們還沒見到。
信玄餅起自「甲斐之虎」武田信玄,這位大英雄曾多次擊敗織田信長與德川家康,極愛此物。它是用糯米粉做成軟年糕後,再沾上黃豆粉吃的。後來,有家日本點心店用瓊脂代替糯米粉,製作出了像水晶球這般透明的「水信玄餅」,備受食客歡迎。
之前去日本旅行,不管是商場還是街頭,會注意到眾多的「季節限定」美食,這看似是廣告,更多的是日本人對不時不食的推崇。
水信玄餅也是季節限定之物,僅在6至9月有售。傳說,正宗的水信玄餅是由來自日本赤石山脈的水所製成,有著天然甜味。AmyAmy提醒我們,水信玄餅必須在短時間內吃完,因為時間一長,就會融化。
其次是抹茶餅等的簡餐,還在調試階段,我們有幸首先體驗。這款搭配是日本比較時髦的純酸奶,入口酸酸甜甜,上面是幾朵紫陽花。幾塊宇治抹茶粉做的曲奇。套餐很好地解決了對和果子並不熟悉的客人的搭配困惑。
3.香蘭社
和果子的美,不僅僅在於其用心,將精選的當季食材手工製作成匠心之味,還在於周遭器具的精美襯託。美食美器,缺一不可。
片哥是個茶博士,愛茶,從武夷四大名樅大紅袍、鐵羅漢、水金龜與白雞冠到清雅迷人的小蘭花、安吉白茶;愛器,生於景德鎮的他,有著與中國瓷都陶瓷大師意外的交集經歷,對日本器具也是情有獨鍾。
姍姍來遲的他剛一坐定,就叫嚷著,「香蘭社茶具在哪兒?」一樓進門的右手邊櫥窗上就有一套香蘭社的茶具,我們飲茶的兩個杯子亦是香蘭社的。最近在收藏香蘭社茶具的他,馬上沉浸於器具之美中。他說,「你們看,這幾個杯子是有不同的。……我還收了昭和三十八年等等,一些年歲的器具,到時要不要來個香蘭社美器大匯集……」
其實,香蘭社的誕生,正是由於明末清初時中國政局混亂影響瓷器的產量,荷蘭東印度公司就用有田燒取代當時暢銷日本的中國瓷器,大量的有田燒即從伊萬裡港出口外銷。接著,為了進入全球瓷器市場,有田地區的深川制瓷第八代傳人深川榮左衛門,就在1870年邀集有田附近的瓷工結成了「香蘭社」,其瓷器有著中國青花五彩、歐洲之風、日本傳統的優雅三方合璧的新風格。如今,香蘭社,是日本皇室的御用瓷器,也適合相關人士收藏。
握手中,把玩之,器具輕薄,瓷底純白,釉色華潤豐逸,金線勾繪細膩,彩蝶飛升。茶會雅集中,香蘭社在側,可將流光溢彩的日式妍麗推出寧靜致遠的散淡。啜一杯福岡八女茶,更能體味器之美,恰似「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婷姐補充說,其實,香蘭社還是收藏者多,像日本日常啜茶,還多半是較現代風的茶具。就像和果子,洋果子在年輕人流行,而傳統和果子越來越多地成為了一種文化象徵。但如果要了解日本,還是要從傳統做起,這是他們的根與魂,繞不開。
傳統和果子的糖度不低。為了始應武漢人的需求,Amy將和果子的糖分進行了適度降低。而且,她每次都會提醒客人,和果子一定要搭配抹茶,一甜一苦,兩方相遇,方識人間真味。
……
大家就這樣還海闊天空地閒聊著,不知日光漸移,黃昏漸至。
4.中秋鮮月
不知誰說,快要中秋了呢,雙節還是頭一回一起過哈!
中國傳統,中秋必吃月餅。唐魯孫先生評點月餅時說,「廣東月餅馳譽南北,椰絲、蓮蓉、蛋黃、百果,比起北方月餅花樣就多了。其實廣東月餅甜膩味重,實非月餅上選,倒是蘇常一帶茶食店所制甜月餅,有玫瑰、桂花蜜潰鮮橙,甜醹九投。鹹月餅有鮮肉、三鮮、火腿膏潤芳鮮,堪誇細色意味,比起自來紅、自來白實在高明多矣。」
年少時,最愛唐魯孫先生所說的蘇式月餅;後來,雲南鮮花月餅與火腿月餅曾要我留戀一陣子。如今,時光漸老,各色月餅眼花繚亂,不知如何選擇,而且現在過多的禮節,繁複的包裝,讓月餅成為了一種負擔。送月餅給對方,對方卻好不珍惜,讓佳節美味成了雞肋。實在是無語!
發現春上剛好有一款日式鮮月,吃貨的好奇心被激發了。何不試試看?
光看外表就漂亮,初見嫣然。包裹打開後,四枚「鮮月」,分列其間。
這款日式月餅,將日本和果子的製作工藝運用其中,口感柔軟細膩,兩顆紅豆燕窩餡(抹茶味、南瓜味);兩顆蛋黃流心餡(桃山原味、樹莓味)。
更重要的是,低糖、低脂、零防腐劑,不同於平日所見的給大量陳豬油、有較長保質期的月餅(轉圈送的點心匣子也是一個保質因素),等到放了幾天,月餅再回油起沙之時,才會好吃。
春上鮮月只有五天保質期,買來即食,講究的就是一個時鮮,一個節令,一個極致。
於是,春上鮮月,驚鴻一瞥,要人一遇難忘。
賞月,飲茶,品「鮮月」,今年中秋終於有著落了。發信息給佳佳,「這樣的鮮月,你可曾喜歡?聽說還有抹茶生巧,下回可來嘗試?」佳佳言簡意賅,「好呀!」
作者:舒懷
圖片:舒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