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哥從今年開始大改以往的形象,強勢崛起,藉助5G的新機遇推出了天璣系列晶片,總得來說,這是聯發科這麼多年來最拿得出手的晶片了,天璣系列有很多型號覆蓋了高中低各個段位。
低端有天璣720,稍微好一些還有天璣800,天璣820,天璣1000L,天璣1000+,據說天璣600也在準備當中,這麼看來,5G時代聯發科確實有與高通爭天下的雄心,在今年中低端5G市場聯發科的表現很搶眼,相比之下,高通推出的驍龍690到現在為止沒有任何手機商搭載,驍龍765G受歡迎也只是因為底子好,中端性能比拼高通今年沒有話語權。
聯發科目前最強悍的晶片,自然是天璣1000+,綜合性能屬於旗艦級別,不過直到目前為止仍然只有紅米和iQOO兩款機型搭載,可能還是和聯發科的市場形象沒有徹底改觀有很大關係,所以這兩款機型都非常便宜,都是2000出頭價格,嚴格來說還不到2000。
而去年的驍龍855也開始了降價,很多機型也降到了2000元的價位段,那麼這個時候是購買驍龍855的機型還是天璣1000+的手機呢?首先來看驍龍855,雖然是上代老旗艦,但是依然很能打,縱觀目前市面上的晶片,除了最新的幾款旗艦晶片之外,沒有一個是驍龍855的對手。
至於高通的驍龍765G,就直接被驍龍855吊打了,即使是最強的天璣1000L也和驍龍855之間有著非常大的差距,所以無論是日常使用或者是用來玩兒遊戲,驍龍855都不會有後顧之憂,唯一的缺陷就是缺少5G,這是驍龍855的遺憾,雖說有個別機型採用了855和X50的方案,但想來應該沒誰會買吧!
那麼天璣1000+呢?天璣1000+也是目前安卓陣營的旗艦晶片,紙面參數很強,還稍微略高於麒麟990,因為集成5G晶片,而且聯發科號稱業內功耗最低的5G方案,所以天璣1000+的整體功耗是低於865+X55的,當然性能也要低一些,865的GPU跑分為22萬分左右,CPU為18萬分,而天璣1000+GPU為20萬分,CPU為16萬分,參考安兔兔。
也就是單純說CPU和GPU,天璣1000+相比驍龍865差距2萬分,CPU和GPU的差距都在10%左右,不算特別大,不過驍龍865因為支持LPDDR5和UFS3.1,再加上各家優化不同,跑分也從最初的56萬分到了現在的67萬分,而天璣1000+似乎就只有53萬分一個版本,如果後續優化好,可能也會繼續有提升空間。
那麼相比驍龍855呢?單純來看性能,毫無疑問,天璣1000+CPU和GPU都要領先驍龍855處理器,畢竟天璣1000+採用了A77的架構,但實際體驗和優化,天璣1000+還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間,相比驍龍855並沒有優勢,比如吃雞遊戲,天璣1000+到目前為止,最高也才支持HDR和超高幀率,當然這並不是天璣1000+性能不行,而是遊戲商優化力度還不夠,相對於而言高通的優化和打磨都非常成熟。
就看後續手機商和軟體商對於天璣處理器的打磨和調教了,相信發哥會逐漸改變原來的形象,到時候高端市場也會有聯發科的身影了,此外就是上面說的天璣1000+不支持LPDDR5和UFS 3.1的問題,驍龍855好歹還支持UFS3.0,所以這算是天璣1000+比較拉胯的一個地方。
還有容易被忽略的一點,那就是天璣1000+採用4+4的雙從集機構,雖然這有利於提高多核跑分降低設計成本,但目前來說,3從集架構的設計很明顯效率要更高,更易兼顧性能和功耗,比如麒麟和高通都是這種策略,其實三叢集架構還是聯發科首創的。
雖說目前聯發科還沒有達到理想狀態,但如果在驍龍855和天璣1000+之間進行選擇,那麼毫無疑問推薦天璣1000+,這個時間段還選擇驍龍855那麼就有些得不償失了,天璣1000+雖然還有很大的優化空間,但性能完全對得起旗艦稱號,至於LPDDR4X和UFS 2.1,雖然拉胯,但整體影響並不大。
最為關鍵的是5G,天璣1000+支持5G,而且是集成方式,天璣1000+在5G方面表現很強,還支持雙載波聚合技術,上傳下載速率瞬間翻倍,而且還支持5G雙卡雙通,兩個5G同時在線,通話不佔線。
目前天璣1000+的手機還是非常少,只有紅米K30 Ultra和iQOO Z1,兩款產品都非常值得購買,而且相比許多855的手機,還支持120Hz高刷新率屏幕,iQOO Z1是144Hz,因此如果準備後買一款降價的老款驍龍855機型,還不如選擇這兩個天璣1000+的手機中的任意一個。
【圖片內容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