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4日,聯合國通過了由世界廁所組織(World Toilet Organization,WTO)發起的提案,將每年的11月19日設立為「世界廁所日」。
別笑!上廁所可是個很嚴肅的事情。
據統計,正常人每天都要上6到8次廁所,一生中約有3年時間都要在廁所裡度過。如果便秘,停留時間還會更長。
排洩結束、一身輕鬆之後,一個小小的困惑隨之而來:用過的衛生紙,是應該扔進垃圾桶,還是扔進馬桶裡?
父母輩教我們,衛生紙應該入簍;但不少人認為,馬桶才是用過廁紙最後的歸宿。這不是個小問題,甚至會引發夫妻重大矛盾,導致家庭危機。
馬桶和垃圾桶,到底哪個才是衛生紙的歸宿?
紙簍還是馬桶?
中外人民吵翻天
用過的衛生紙到底扔哪,困擾的不僅僅是中國人民。在網際網路上,你可以輕鬆檢索到世界各國人民對廁紙去向的爭論。在這個關乎生活幸福的基本問題上,大家各執一詞。
在中國人看來,沒有進入紙簍的衛生紙,就是沒有落袋的桌球,而不斷糾正自己的室友/伴侶的亂扔衛生紙的錯誤習慣,則是一場永無止境的斯諾克:
美國網友也會為出現在錯誤地方的衛生紙而火大,不過在他們看來,馬桶才是它們的歸宿……
「我之前的室友把紙扔在垃圾桶裡,這真是太噁心了,衛生間裡的一切東西都沾上了屎臭味」
「在厄瓜多住了超過十年,不得不忍受廁紙上殘留的糞便味道,難道這是排洩後的榮譽獎章嗎」
「我在土耳其住酒店都用公廁,因為讓別人收拾你房間裡擦過屁屁的紙實在太奇怪了」
更直接的文化衝擊,來自於到日本旅遊的中國遊客。
當他們因三急走進日本公廁的時候,首先是被日本公廁的整潔舒適而震驚,但隨後馬上又會陷入疑惑:日本公廁的紙簍為什麼這麼小?
因為那就不是紙簍。
〓在日本,這種小垃圾桶裝的是女性生理用品,而不是用過的衛生紙
同樣無語的,是在中國遊客離開後走進廁所、發現已經「爆桶」的清潔工。
〓抑鬱中……
根據對衛生紙歸宿的不同意見,人類分為了兩派:入坑派和入簍派。
對於入坑派來說,廁紙入坑,只需要一個理由就夠了:留在簍裡實在太難聞了。
用過的廁紙,上面沾有你的體液和排洩物殘留,它們堆積在狹小的空間裡,總會製造出一些令人難忘的氣息。
而且,留在垃圾桶裡的廁紙上會留下大量細菌,尤其是大腸桿菌。在廁所潮溼的環境中,它們滋生速度飛快,馬桶、甚至附近的洗漱臺上,都會沾到一些肉眼看不到的細菌。
如果紙簍的距離夠近,日常用的牙膏牙杯、刮鬍刀和毛巾上,也都會沾上更多細菌。
〓肉眼可見的骯髒,就是這種廁所裡時不時出現的小飛蟲
沒有人能夠在每次上完廁所之後馬上去把紙簍清理掉。尤其是對於合租的年輕人來說,你不扔, 我不扔,簍裡的廢紙只能越堆越高,越堆越高…
〓有內味了
所以,為什麼有人還要把馬桶扔紙簍裡?
原因很簡單:怕堵。
這種擔憂源於生活經驗:小時候,廁所的水流衝力不足,加上用的紙都是粗糙厚重的草紙,一不小心就會出現紙巾衝不下去的尷尬情況。
今天,無論是紙還是馬桶,都已經歷多次進化,但許多人依然選擇固守舊觀念,而非以身試險——馬桶堵塞,依然是無數人的夢魘。
衛生紙到底會不會堵馬桶?
所以,入坑派和入簍派的根本分歧就在於:衛生紙究竟會不會堵馬桶。
這個問題取決於兩點:
1.用的是什麼紙;
2.用的是什麼馬桶。
首先,紙和紙是不一樣的。
衛生紙國標中有一項指標叫做「可分散性」,這項指標測試的就是衛生紙的水溶性,只有具有良好水溶性的,才是合格的衛生紙。
而面巾紙(手帕紙)卻要求達到一定的「抗溼張強度」,也就是不能輕易溶於水。
因此,面巾紙往往有比衛生紙更高的溼柔韌性。衛生紙設計出來就是不應該堵馬桶的,手帕紙則不然。
〓在磁力攪拌加熱器的作用下,衛生紙很快碎解,但面巾紙保持堅挺
不過,即使是面巾紙,也沒那麼容易堵馬桶。2010年,臺灣「環保署」做了一個實驗,結果顯示,市面上常見的衛生紙和面紙被扔進馬桶後都能正常衝走。
另一個問題是馬桶。現在的直衝式馬桶,利用水的重力加速度將排洩物衝進下水道。這種馬桶的下水管直徑一般在90至100毫米之間,可以輕鬆容納你的排洩物、你扔的廁紙,哪怕不可溶的面巾紙,都能被衝掉。
一些公共廁所常見的蹲廁,採取的也是直衝式的排水原理,管徑比馬桶還要大。只要不一次性衝掉大量的紙,都不用擔心馬桶堵塞。
容易堵的,其實是下面這種虹吸式馬桶。
〓虹吸式馬桶的工作過程
為了不反味,虹吸式馬桶會帶一個長長的、曲折的下水管道。加上為了保證吸力強勁,虹吸式馬桶的下水管直徑比較窄,一般都在50多毫米左右,汙物一多,就很容易堵塞。
所以,如果家裡是直衝式馬桶或蹲便器,其實不用太在意廁紙堵住馬桶的可能性。如果虹吸式馬桶,一次扔太多的紙則可能造成堵塞。
不過很多時候,堵住廁所的其實並不是紙巾,而是扔進馬桶的衛生巾、茶包、廚餘垃圾……以及,屎。
除了馬桶的衝力,是否堵塞還要考慮城市下水和汙水處理的承受能力。因為有時候衛生紙不是堵在馬桶,而是堵在了下水管道。
總的來說,新社區一般管徑都會更粗,而且採用PVC材質的下水管道,廁紙不容易掛在管道裡;而一些老舊小區,採用的是非離心澆鑄的鑄鐵管材,內壁生鏽嚴重,容易掛住紙巾。
〓除了臺北和新北,臺灣島其他地方的汙水下水道普及率都不到50%
這個問題,在老樓林立的各大城市裡都普遍存在。臺灣人在爭論「廁紙入坑還是入簍」時也有相似的擔憂:臺灣不少社區下水道老化,汙水下水道普及率不足,如果把衛生紙丟進馬桶,極易造成通水不順。
而且,沒有汙水管道,排洩物和紙巾一起堆積在化糞池中,不僅影響容積,甚至可能造成低樓層馬桶糞水逆流,以及更嚴重的情況……
考慮到這種極端情況,似乎還是衛生間的異味更能忍受一點。
給句痛快的,
衛生紙到底扔哪?
如果你想要一個直截了當的答案,下面是幾個簡明扼要的tips:
1.新建社區,新馬桶,廁紙放心扔!
2.高齡小區,老舊設施,扔之前先測試一下水流衝力和下水情況。
3.不要一次扔太多廁紙,記得細水長流。
面巾紙最好不要扔進馬桶。如果沒有選擇(找不到垃圾桶),可以將面巾紙撕碎後分批扔進去。
衛生巾、嬰兒尿布等吸水膨脹的製品,千萬不要扔進下水道!
當然,對於一些推行無紙化如廁的國家來說,根本不存在這樣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