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次我們介紹了人類是否有可能被外星人「設計製造而來」的可能性。雖然迄今為止的科學發展,和宇宙觀測的結果,都在證實著我們生活在一個由自然狀態發展而來的生命家園中。似乎人類「被設計製造」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而言,我們人類的科技文明僅僅發展了數百年的時間,就已經取得如此巨大的進步。那麼,在宇宙其他角落存在著的智慧文明,它們所能夠擁有的科技狀態,是我們人類目前完全無法輕易窺探的。從這一點來說,如果有某種文明程度遠高於人類的地外文明,時時刻刻在監視著我們,或者更嚴酷地說,我們人類自身的存在就是他們的某種「實驗結果」。作為我們人類而言,是無論如何也無法探知它們的存在的。
雖然這種可能性非常的低,但卻有一個科學史上著名的悖論,無懈可擊地證明著這件事的存在,那就是著名的「費米悖論」,由它的提出者,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費米教授而導致這個悖論的影響力很大。悖論的主要意思是說,宇宙存在的130多億年裡,按照人類幾百年科技文明的發展速度,結合其他星球「可能產生智慧文明」的各種概率數據綜合在一起的演算,得到的結果便是:宇宙現在必然已經每個角落,都充滿著智慧文明的痕跡了,然而我們卻看不見它們的存在。根據這個悖論發展而來的動物園假說,得到了科學界最高的支持率,它認為「人類目前被外星智慧文明控制著」是這個悖論唯一可能的結果,並且由於文明程度差距太大,我們根本看不見它們。
除了從理論層面推算出的悖論本身,有沒有什麼實際的可以通過觀測獲取的證據,支持科學家的這種猜想呢?排除掉那些捕風捉影的傳說或者流言,在天文學界最著名的就是「太陽系的三大不可能特徵」了。許多科學家由於這三個不可能特徵的存在,始終相信太陽系是被外星人設計製造的。
第一個特徵我們在上一篇文章中介紹過,是月球與所屬母星(地球)的比例,遠遠超過了宇宙中所有正常衛星的比例,導致地球的引力根本不可能捕獲到月球這樣的衛星。地月系統的存在本身就是無法解釋的。科學家們認為,唯一稍微可能解釋的成因,是地球在一次星際事件中產生的大爆炸,從地球自身分離出去的部分形成了月球。但是不論地球目前的地質特徵,還是月球的形態、結構特徵,都無法充分證明這件事的存在。所以更多的科學家依然認為,地月系統的存在是無法解釋的,導致「被外星文明設計製造」成為它最有可能的成因。
第二個特徵終於可以擺脫地月系統這個小環境,正式回歸到太陽系當中了,那就是在天文學界非常著名的:太陽系行星順序反向之謎。天文學家介紹道,從恆星演化的角度來看,太陽系目前的「行星分布狀態」是無法解釋的。
宇宙中主要的行星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氣態巨行星,它們由氣體組成,體型非常巨大,行星內部的壓強非常高;另一類是巖質小型行星,它們的主要成分是金屬和巖石,體型比氣態巨行星小得多,我們的地球就是這一類。太陽系目前公認的八大行星,全都屬於這兩類行星。問題就在於,從恆星系演化的角度來說,它們的順序是不正常的!
天文學家介紹道,恆星形成之初,在恆星附近那些「沒有被恆星利用完」的宇宙塵埃,就會形成行星,而它們在物質成分和特性上與恆星是非常接近的,並且由於貼近恆星,宇宙塵埃的濃度較高,所以會形成體積較大、物質成分與恆星一致的行星,也就是氣態巨行星。相反,離恆星較遠的地方,宇宙塵埃比較少,並且在恆星發出的光和熱的輻射下,重金屬元素會被「拋射」到距離恆星更遠的地方,所以在恆星的外側軌道上會形成巖質小型行星。天文學家觀測到的宇宙其他恆星系,是符合這個演化結果的,但是太陽系卻恰恰相反:巖質小型行星在內側軌道,氣態巨行星在外側軌道,這種現象是無法解釋的。
但是如果這是地外智慧文明設計製造的結果,就說得通了:氣態巨行星由於超高的壓強,無法產生地球這樣的碳基生命,而碳基生命生存的另一個條件就是充分的光和熱。似乎是某種難以解釋的力量,把原本處於太陽系外側軌道的巖質小行星,包括地球在內,給「拿」到了內側軌道,讓生命的誕生和發展成為了可能。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精彩推薦
地球自轉一圈是一天,月球自轉一圈呢?太陽的自轉最奇葩
地球「自轉」速度究竟有多快?為何人類毫無感覺?看完太震撼了
木星和月球位置互換,我們眼中的天空將會變成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