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媽
常聽說孩子有宮內記憶,能記得在媽媽肚子裡發生的事情,一直感覺半信半疑的。看到一個視頻中2歲寶寶和媽媽的對話,有網友也說出了自己的經歷,才感覺有一定真實成分。
012歲寶寶說出胎兒期的事情
看到一個視頻,一位媽媽在哄2歲寶寶睡覺時,進行了一段對話:
媽媽:歲歲,你知不知道你是從哪裡來的?寶寶:從媽媽肚子裡出來的,肚子裡有水。媽媽:那你在媽媽的肚子裡幹嘛?寶寶:玩水。媽媽:那你是怎麼突然到媽媽的肚子裡來的呢?寶寶:因為我看到有水就跑過來了。媽媽:那你是怎麼決定要住下來了呢?寶寶:有光,聽到爸爸喊「出來了」。
看到這段對話,有很多網友表示自己的孩子也有過類似的說法,當時感覺很神奇。
網友一:我四歲的女兒,總說在我肚子裡是什麼樣的,每當給她洗澡時,她就會表演在肚子裡的樣子,把自己縮成一團,還說在肚子裡遊泳、喝水。
網友二:問兒子,他說,肚臍裡有個長長的帶子,跟媽媽的身體連在一起了。
網友三:女兒說在肚子裡只尿尿,不拉粑粑,在肚子裡天天玩繩。
看到過高曉松說的一段話,聽說投胎的決定時間只有5秒鐘,看來你心眼明亮有辦法。
還有個8歲男孩朱爾寫了一首詩叫做《挑媽媽》:
你問我出生前在做什麼我答我在天上挑媽媽看見你了覺得你特別好想做你的兒子又覺得自己可能沒那個運氣沒想到第二天一早我已經在你肚子裡
不知道是孩子的想像還是真的有宮內記憶,這些懸而未決的秘密,其實有很多人在研究。
02胎兒有宮內記憶嗎?看看研究成果
江蘇中文系的徐山用日記形式,記錄了6歲女兒回憶胎兒期記憶的過程,從孕育到出生整個過程都很清晰,女兒還畫出了記憶中的圖畫。
他對此問題非常好奇,查閱了很多資料,並對自己進行了催眠,最終找到了解釋女兒「奇怪」說法的解釋依據。他在《人的精神文化原型的發現》中寫到:人類的精神起點是胎兒期記憶,而且在個人歷史和人類文化中均能看到胎兒期記憶所留下的強烈痕跡和影響,而虛空記憶則是和胎兒期記憶密切相關的心理活動過程。
美國雷蒙德·穆迪博士在1972-1974年期間收集了150例瀕死體驗的實例,其中有15個相似點和胎兒期有密切關聯。黑暗通道、光的存在、界限,能分別對應胎兒期的不同過程:產道經歷、著床後和母體相連以及隱性的移至子宮內和個體生命誕生的瞬間。
1985年前後,法國、美國、英國三個國家的科學家,分別採用不同的實驗方法證實了胎兒在8個月左右有聽覺記憶。
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德卡斯珀做了一個實驗,對16名分娩前一個月的孕婦朗讀《中的貓》,累計時長5小時。嬰兒出生後一長一短地吸吮奶嘴時,用錄音機播放《中的貓》,大多數嬰兒就用一長一短的方式吸吮。德卡斯珀認為嬰兒的「知覺選擇」受到出生前「聽覺經驗」的影響,這從一個方面證實胎兒有記憶。
我國胎教專家鮑秀蘭、劉澤倫等追蹤調查的胎教案例也以確鑿事實證明 :胎兒在妊娠末期已具有了初步的聽覺記憶能力 。
懷大寶的時候,喜歡聽鋼琴曲,大寶出生後,哭鬧的時候,一旦播放音樂,他就會安靜下來,4歲學鋼琴,樂感很好,這或許就是當時的胎兒記憶吧。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說出宮內記憶,2歲的二寶知道羊水、臍帶、在宮內的生活,是因為看了幾本關於身體的書,介紹了孕育的過程,他才知道。
日本的一個醫學博士對1620名幼兒進行調查,發現33%的幼兒有胎內記憶,21%的還記得自己出生時的事情。所以,如果孩子不能說出胎兒期記憶,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03做好胎教很有必要
胎兒期有記憶,這意味著胎教工作非常重要。
深圳一家醫院對龍華新區9289名3-4歲的學齡前兒童行為問題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孕期進行胎教,尤其是音樂胎教和語言胎教,有利於減少學齡前兒童不良行為問題的發生。
胎教也並非新鮮事物,中國古代就開始對孩子實施胎教。美國學者託馬斯·伯尼在《神秘的胎兒生命》中指出: 「中國在1000多年前就開設了世界上第一個胎教『診療所』。」
進一步說明胎教很有必要,那麼如何進行胎教呢?孕期胎教主要關注以下幾個問題:
*控制自己的情緒:懷孕之後,激素水平升高,加上身體的諸多不適,和對孩子的擔心以及未來的恐懼,情緒上會有很大波動,容易動怒發脾氣。但是孕媽媽的壓力激素會通過胎盤傳遞給胎兒,使胎兒受到不良影響。所以一定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保持平和的心態,給孩子營造一個舒適的環境。
*控制飲食:胎兒的營養全部來自母體,孕媽媽的飲食關乎孩子的健康。《範志紅詳解孕產婦飲食營養全書》中提到孕婦營養均衡很重要,而且要注意幾個飲食要點:嚴格注意藥物使用、遠離有細菌毒害的食物、小心寄生蟲、遠離燒烤等食物、避免食用不耐受的食物。
*音樂胎教:心理學家認為,音樂能深入人們的心靈,激起人們無意識超境界的幻覺,並能喚起平時被抑制了的記憶。聽一些自己喜歡的輕柔音樂,讓自己的情緒平定下來。胎兒從16周開始也有聽力能力,聽音樂也會對孩子有正面影響。李虹在《胎教音樂對胎兒影響》中提到:實施音樂的胎教的胎兒,在出生後對音樂有偏好傾向。
*語言胎教:懷孕5-8 個月時,胎兒具有了初步的聽覺反應,能分出樂音、噪音和語音,具備了對語言的辨別和記憶能力,這時媽媽多跟胎兒說話、給他讀書、講故事,孩子出生後能很快熟悉媽媽的聲音。
04結語
有研究證實胎兒期有記憶,但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說出這個記憶。不過弗洛伊德認為:比起我們所認為的人在出生那一刻引人注目的停頓,胎兒在子宮內的生活和嬰兒初期之間的連貫性更甚」。所以在懷孕期間,要關注胎教問題,讓胎兒健康成長。
如果你為胎教感到困惑,推薦看這本《準爸爸孕媽媽睡前胎教》,還有配套音頻,晚上沒事的時候翻閱或者聽都可以。一本書38元,可以讓寶寶更健康,會很知足的。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