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經常需要和數據打交道,如入職率、離職率、加班費計算等。日常工作中,HR需要用到很多的公式,確實很容易混淆,甚至計算失誤。今天小編整理了HR常用的100個人力資源計算公式,快來看看吧!
一、招聘分析常用計算公式
招聘入職率:
應聘成功入職的人數÷應聘的所有人數×100%
月平均人數:
(月初人數+月底人數)÷2
月員工離職率:
整月員工離職總人數÷月平均人數×100%
月員工新進率:
整月員工新進總人數÷月平均人數×100%
月員工留存率:
月底留存的員工人數÷月初員工人數×100%
月員工損失率:
整月員工離職總人數÷月初員工人數×100
月員工進出比率:
整月入職員工總人數÷整月離職員工總人數×100%
二、考勤常用的統計分析公式
個人出勤率:
出勤天數÷規定的月工作日×100%
加班強度比率:
當月加班時數÷當月總工作時數×100%
人員出勤率:
當天出勤員工人數÷當天企業總人數×100%
人員缺勤率:
當天缺勤員工人數÷當天企業總人數×100%
三、常用工資計算、人力成本分析公式
月薪工資:
月工資額÷21.75天×當月考勤天數
月計件工資:
計件單價×當月所做件數
平時加班費:
月工資額÷21.75天÷8小時×1.5倍×平時加班時數
假日加班費:
月工資額÷21.75天÷8小時×2倍×假日加班時數
法定假日加班費:
月工資額÷21.75天÷8小時×3倍×法定假日加班時數
直接生產人員工資比率:
直接生產人員工資總額÷企業工資總額×100%
非生產人員工資比率:
非生產人員工資總額÷企業工資總額×100%
人力資源費用率:
一定時期內人工成本總額÷同期銷售收入總額×100%
人力成本佔企業總成本的比重:
一定時期內人工成本總額÷同期成本費用總額×100%
人均人工成本:
一定時期內人工成本總額÷同期同口徑職工人數
人工成本利潤率:
一定時期內企業利潤總額÷同期企業人工成本總額×100%
四、培訓統計分析公式
培訓出勤率:
實際培訓出席人數÷計劃培訓出席人數×100%
五、HR常用基礎公式匯總
新晉員工比率:
已轉正員工數/在職總人數
補充員工比率:
為離職缺口補充的人數/在職總人數
離職率(主動離職率/淘汰率):
離職人數/在職總人數
離職率:
離職人數/((期初人數+期末人數)/2)×100%
離職率:
離職人數/(期初人數+錄用人數)×100%
異動率:
異動人數/在職總人數
人事費用率:
(人均人工成本*總人數)/同期銷售收入總數
招聘達成率:
(報到人數+待報到人數)/(計劃增補人數+臨時增補人數)
人員編制管控率:
每月編制人數/在職人數
人員流動率:
(員工進入率+離職率)/2
員工進入率:
報到人數/期初人數
員工當月應得薪資的計算方程式為:
每天工資=月固定工資/21.75天
當月應得工資:
每天工資x當月有效工作天x當月實際工作天數調整比例
當月應工作天數:
當月自然日天數–當月休息日天數
當月有效工作日;
當月應工作天數–全無薪假期
當月實際工作天數調整比例:
21.75天/當月應工作天數
生產型企業勞動生產率:
銷售收入/總人數
六、成本效用評估
總成本效用:
錄用人數/招聘
總成本招募成本效用:
應聘人數/招募期間的費用
選拔成本效用:
被選中人數/選拔期間的費用
人員錄用效用:
正式錄用人數/錄用期間的費用
招聘收益成本比:
所有新員工為組織創造的價值/招聘總成本
七、數量評估
錄用比:
錄用人數/應聘人數*100%
招聘完成比:
錄用人數/計劃招聘人數*100%
應聘比:
應聘人數/計劃招聘人數*100%
工資計算:
月工資/21.75*實際工作天數(不計算周六日)
加班率:
總加班時間/總出勤時間
直接間接人員比例=直接人員/間接人員
八、制度工作時間的計算
年工作日:
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節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
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
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時數的計算:
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時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
(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九、社保計算方式
根據最新的養老金計算辦法,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
個人帳戶養老金=個人帳戶儲存額÷計發月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