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裡的文化課 諸暨米果果小鎮成農旅融合文化創新代名詞

2020-12-18 浙江在線

2019-07-09 16:24 |浙江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王曉銘 李廷巧 編輯 趙仙芳

文化的魅力是神奇的。

7年前,諸暨山下湖鎮解放村的那一片土地還是以傳統農業為主的湖畈區。米果果小鎮的建設者以文化創新改變了這片土地,把一個既無自然景點、又無歷史沉澱且拋荒嚴重的傳統農業湖畈區,打造成為國家旅遊4A景區和全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先進典例,創造了江南特色的農業田園綜合體奇觀。

如今,米果果小鎮已成為農旅融合、文化創新的代名詞。

農耕文化觸及心靈 

進入暑期,一批批學生來到米果果小鎮的夏令營,呼吸來自山野的涼風,採摘大自然饋贈的果實,撒下一串串歡樂的笑聲……在蝦蟹垂釣、珍珠工藝、種植採摘、特色土灶、農業科普等眾多適合青少年的遊樂項目中,玩得不亦樂乎。

2016年6月,浙江米果果生態農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照米趕到紹興市教育局,要求審批素質教育培訓基地的辦學許可證。

陳照米說:「現在的孩子親近大自然、接觸大自然成了一種奢望,許多孩子連一日三餐糧食和蔬菜都認不出來,有的孩子連草都不敢碰。我們有義務和責任為孩子補上農耕文化這一課。」

很快,米果果集團成立了青少年素質教育基地,組建了一支有實踐經驗的素質教育團隊,與教育部華中師大開展合作,為基地定製了實施綜合實踐活動基地品質提升計劃,量身打造一系列新時代農耕文化研學課程。

從此,米果果小鎮的廣袤田野成為孩子們參與實踐的好課堂。每當新學期一開始,數以萬計的中小學生輪流走進米果果小鎮,下田體驗各種農村社會實踐活動,在活動中體驗農村生活的酸、甜、苦、辣,初步認識「三農」。

這幾年,米果果青少年素質教育基地已開發出7大類近100個農耕文化實踐課程,其中包括大地種植、手編草藝、歡慶豐收、果蔬育苗、古法捕魚、挑水灌溉等等,還有包粽子、細磨豆腐、趣味陶吧等動手課程,米果果小鎮在田野上建起了80多個教室,真正把課堂「搬」到了大自然中。

2018年,一位來自上虞的小學生來到米果果小鎮。因父母離異,他的性格有些孤僻,與家人和同學的關係相處也不融洽。他在米果果小鎮參與了一系列的傳統文化課,特別是聽了孝德文化課後,內心有所觸動。在一次串珍珠加工課中,他突然提出要親手串珍珠手鍊送給母親作為禮物。校長激動地對陳照米說:「米果果短短幾天這樣的教育,讓孩子心靈產生了震撼。」陳照米聽了特別高興,後來還特意到上虞去看望這個學生,與他約定好好學習,長大成材。

鄉村氣息的民俗文化活動

「老寧東西」「起翹頭」「烏毛蠶」「溫吞鱉」「拗起拗倒」「白頭亂念」……這些諸暨方言,許多諸暨年輕人都已陌生,卻出現在米果果小鎮紫藤長廊的一塊塊展板上,讓外地遊客感到很新奇,也讓諸暨遊客頗有興趣。

米果果小鎮把中國農業的發展歷程和民間傳說故事收集,作為「鄉愁」精心展示出來,還精心策劃舉辦各種具有鄉村氣息的民俗活動。  

迎春廟會,俗稱「會場」,是諸暨傳統的農村物資交流會。米果果小鎮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都會舉辦迎春廟會。會場期間,諸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農耕趣味活動、猜燈謎、特色美食小吃火龍果年糕、草莓採摘等,吸引人們觀賞體驗。

農耕季節,米果果小鎮定期舉辦稻草文化節。園區準備了大量精心設計的稻草人,擺設在道路兩側及通景公路旁。稻草人以卡通形象以及人們熟知的人物、動物為原型製作,充分展示了小鎮景區的稻草文化。

米果果小鎮還有一個知名的「鄉村記憶館」,館內收藏著諸暨地方的老物品。在這裡,有村民自發捐獻出來和陳照米四處收購來的歷代農具、生活用品、古老家具、字畫、龍燈、戲服、道具、老照片等,那些犁、耙、水車、獨輪車、石臼、石磨……是農耕文化遺留的寶貴記憶,成為米果果小鎮的「鎮館之寶」。

田野裡的中華文化大觀園

這幾天,米果果小鎮幾十名員工頂著烈日施工,抓緊建設「百菜園」「百果園」「農業嘉年華」三個展館。陳照米的夢想是要讓中華五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在米果果小鎮「落地」。

如何讓土地產生更大的效益,就必須讓農業園區「好吃好看又好玩」。在陳照米看來,「文化是農業園區的根與魂,也是農業園區的核心競爭力。」 在他的精心布局下,米果果小鎮在景點設計中融入中華傳統文化元素,把中華五千年的歷史和文化,通過實物、雕像、圖片、文字展示出來。走過5000平方米的大廳,猶如穿越5000年中華文明的隧道,可以領悟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春節、七夕、端午、元宵、中秋、重陽節……還有十二生肖,孝文化等等。

據悉,展館將在今年十月份建成。這也是國內首個建在田野裡的中華文化大觀園。

1562660680000

相關焦點

  • 米果果小鎮:一個「農旅融合」的鮮活樣本
    「陳照米,創新實踐者。」  接過陳照米名片的人常會覺得有些特別:上面醒目的字體沒有註明他米果果生態農業集團董事長的名銜,卻以一個特別的稱謂標明了他創新者的身份。  火龍果現代農業設施、新品種試驗區、農業旅遊、科普館……一腳踏進陳照米經營的諸暨米果果小鎮,農旅融合帶來的農業新業態讓人目不暇接。
  • 鄉村振興|從種植園到國家4A級景區,米果果小鎮是如何打造的?
    【廣振按】從種植園到國家4A級景區,米果果小鎮成為了浙江鄉村旅遊發展的一個樣本。觀其發展歷程,米果果小鎮從觀光遊向體驗遊、研學遊轉變,蓄力打造集「商、養、研、閒、情、奇」一體的鄉村休閒旅遊小鎮,實現農旅融合,以旅帶農,開闢了鄉村振興的新境界。
  • 直徑6米 諸暨米果果小鎮這隻中國碗「紅」了
    而在諸暨米果果小鎮的黨建展示廳——米果果小鎮鄉村振興敘事館內,就有這麼一隻直徑6米的中國碗。「大家都看出來了,這是中國老百姓家裡最常見的碗。」9月28日,浙江米果果生態農業集團黨支部書記兼董事長陳照米,對來參觀鄉村振興敘事館的客人們介紹道。
  • 米果果小鎮陳照米:一個現代農業踐行者的「鄉愁」
    2018-12-12 15:07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甘居鵬陳照米的辦公室乍看之下沒有什麼特別,只是在角落裡多了一頂圓草帽、一套灰色的工裝和幾雙沾滿泥土的鞋子。陳照米不是農民,也非基層幹部,他是紹興諸暨綜合農業開發綜合體米果果小鎮的創辦者。
  • 火龍果的天地,兒童的樂園,諸暨米果果小鎮
    火龍果的天地,孩子們的樂園, 諸暨米果果小鎮在諸暨,有一個火龍果的天地。它是位於浙江諸暨山下湖鎮解放村的米果果小鎮。這裡已經成為了一個集集餐飲、燒烤、住宿、火龍果觀光工廠、火龍果主題館、青少年科普館、農耕文化館、九品蓮花館、西施稻田畫、珍珠體驗館等項目於一體的生態觀光小鎮。米果果小鎮是一個生態園區,佔地超過兩千多畝,種著四季果蔬,還有生態餐廳特色民宿,自助燒烤,戶外拓展基地,親子娛樂項目。我最鍾愛的就是小鎮裡的生態養殖大棚,種植著各類的蔬菜和水果,很適合全家人帶著孩子,一起過來採摘。
  • 「米果果」:田野上的變革
    「米果果」在浙江諸暨山下湖鎮,是一個集果蔬種植、農事體驗、產品深加工、休閒度假、科普教育、文化創意為一體的農業開發綜合體,也是一個集「商、養、研、閒、情、奇」等「新旅遊六要素」為一體的綜合性功能小鎮。    米果果生態農業集團公司總經理陳照米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雖未正式開園,但今年春節期間,小鎮遊客接待總量就達25萬多人次,高鋒時每天大約有5萬人次。
  • 從「低小散」到「高精尖」 諸暨:小鎮經濟領跑轉型升級
    2016年,諸暨開啟「珍珠小鎮」建設,計劃3年內投入50億元,將山下湖打造成一個以珍珠產業為核心,集「珍珠產業+特色旅遊+網際網路+文化創意+金融資本」為一體的特色小鎮。  「立足現有珍珠產業的集群優勢、品牌優勢和配套優勢。」山下湖鎮副鎮長徐越說,目標是做優做精做強珍珠產業,建設「宜業、宜遊、宜居」的珍珠小鎮。
  • 米果果小鎮拓展銷售空間
    米果果小鎮拓展銷售空間 發布日期:2020-05-24 09:10 瀏覽次數: 字體:[ 大 中 小 ]
  • 萬年縣委副書記、縣長吳樹儉到浙江諸暨考察米果果小鎮建設
    8月19日,萬年縣委副書記、縣長吳樹儉,副縣長顏紅霖,上饒市旅投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紀永盛一行到浙江省諸暨市考察米果果小鎮建設以及交流洽談合作事宜,米果果生態農業集團董事長陳照米陪同並參加座談。  吳樹儉一行先後參觀了火龍果文化創意館、農業科普館、澳洲龍蝦養殖、鄉村文化館以及米果果直播大廳等展示館,詳細了解了米果果小鎮各展示館的特色內容、米果果研學教學課程以及旅遊資源配套建設等相關情況。隨後在米果果生態農業集團會議室召開了座談會。  會上,參會人員圍繞合作事宜進行了交流座談,並結合自己的的工作實際就打造萬年研學旅遊提出了意見建議。
  • 諸暨米果果小鎮邀你玩轉生態樂園
    米果果小鎮位於浙江省諸暨市東北部的山下湖鎮,緊鄰中國最大的淡水珍珠市場——華東國際珠寶城,與白塔湖國家級溼地公園隔湖相望。小鎮創建於2013年,總面積3152畝,是一個集種養殖、農產品深加工、休閒旅遊、教育培訓、創新創意發展為一體的綜合性農業園區。
  • 諸暨米果果小鎮:一曲田園交響樂(圖)
    呼吸來自山嵐的涼風,吮吸來自天籟的清露,採摘大自然饋贈的果實,撒下一串串歡樂的笑聲……坐落在浙江省紹興諸暨市山下湖鎮解放村的米果果小鎮,就是這樣一個令人嚮往的所在。
  • 早讀| 米果果小鎮獲評省中小學生研學教育營地
    浙江新聞客戶端諸暨頻道的讀者朋友們,早上好!今天是2019年5月1日,農曆三月廿七,星期三。【諸暨本地】1.近日,為弘揚「楓橋經驗」,鼓勵公益事業,諸暨楓橋鎮政府聯合諸暨農商行推出「楓橋公益卡」,這是紹興地區首張公益性質的聯名卡,該卡除了具備日常金融功能外,更是楓橋鎮各公益組織成員的身份標籤和積分載體,結合專門開發的楓橋公益達人系統,可有效地將公益活動折算成一定積分,積分可兌換相應的榮譽或物質獎勵,如評選最美楓橋人、貸款利率優惠以及超市折扣等,真正體現「越公益越受益
  • 米果果小鎮:讓你再一次感受童年的年味
    最近,有一大波諸暨人拖兒帶女地趕往山下湖,聽說那一帶都擠爆了!他們並不是去買年貨,也不是去走親戚,居然是去米果果小鎮看馬戲,吃美食!真有那麼精彩嗎?來看看現場圖片吧!
  • 聖燈山鎮堅持「三旅融合」打造康養農旅小鎮
    一是以農強旅,農旅融合。利用閒置農房打造大佛寺農場、花竹澗等特色民宿及星級農家樂39家,流轉土地800餘畝建成茶葉、獼猴桃、藍莓採摘園。二是豐富業態,體旅融合。依託15公裡崖線及峽谷、5000畝茶海、2000萬方水體等自然景觀資源,培育以聖燈山森林公園為中心的森林康養基地,快速推進聖燈山康養農旅小鎮項目,動工建設藍城「聖燈山郡」項目。三是挖掘特色,文旅融合。舉辦「醉美聖燈山、楓彩五洲園」春季紅楓開園慶典等活動8次,打造「聖燈山」避暑休閒養生、茶山風情等文化旅遊項目,讓文化資源要素轉化為旅遊產品。
  • 「中國珍珠之鄉」竟然還藏著一個現實版的QQ農場,成親子遊度假地
    諸暨有太多被人熟知故事,其實還有很多美好的東西,值得去挖掘。在西施故裡、珍珠之鄉的諸暨還有一個現實版的QQ農場——米果果小鎮,是一個集果蔬種植、產品深加工、休閒度假、教育培訓、文化創意為一體的合性功能小鎮。
  • 孝感:農旅融合「融」出一片春光
    以農興旅,以旅強農,孝感農旅融合態勢喜人。孝感市農辦主任邱顯春介紹,該市目前有一定規模的農旅融合示範點342個,經營總面積22.6萬畝,資產規模110多億元。「我們計劃用3年時間建成20個農旅融合示範區,打造11條農旅融合示範帶,將農旅融合產業培育成戰略性支柱產業。」資本下鄉 鄉村崛起「田園綜合體」伍欣甸園園主葉小伍是安陸趙棚鎮團山村人。
  • 米果果小鎮獲評4A級景區,至此諸暨共有四家4A級景區
    日前,省旅遊區(點)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發布公告,16家旅遊景區批准為國家4A級景區,諸暨市米果果小鎮名列其中。至此,諸暨市已擁有五洩景區、西施故裡旅遊區、華東國際珠寶城、米果果小鎮等四家4A級景區。米果果小鎮位於山下湖鎮解放村,由浙江米果果生態農業集團投資建設,總佔地面積達3000畝,其中超過2000畝為四季果蔬採摘基地,是集果蔬種植、產品深加工、休閒度假、教育培訓、文化創意為一體的農業開發綜合體。項目預計投資總額達6億元,目前已累計投入近3億元。
  • 花溪區赴臺學習臺灣農旅融合發展和文化創意經驗
    近日,花溪區委常委、區政府常務副區長趙代剛,花溪文化旅遊創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孫昕一行8人前往臺灣學習臺灣農旅融合發展和文化創意植入方面經驗。  考察學習採取座談交流和實地考察相結合的方式,先後到南投縣農會、臺灣農業發展協會、華山文創廣場等地進行座談交流臺灣農旅發展情況,考察了苗慄飛牛牧場、臺中燻衣草森林、臺一生態農場、松山文創園區等一批休閒農場、文化創意產業園。
  • 我委赴諸暨開展重點水利建設項目與農村產業融合發展「三服務」調研
    為深入推進我市重大水利項目建設和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近日,我委柳建軍調研員帶領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處赴諸暨市開展調研,諸暨市相關部門領導陪同調研。調研組還走訪了諸暨米果果小鎮,該小鎮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總面積3152畝,是集種養殖、農產品深加工、休閒旅遊、教育培訓、文化創意為一體的綜合性農業園區。
  • 以農興旅 以旅強農 長泰農旅融合綻放「並蒂花」
    長泰新聞網訊(朱春燕楊偉江)把農業基地打造成旅遊景點,把農產品開發成旅遊商品。近年來,長泰縣堅持「農旅結合、農旅共強」的農業與旅遊發展戰略,推進農業資源與旅遊要素結合,以農耕文化為魂,以美麗田園為韻,以生態農業為基,大力拓展農業休閒旅遊發展空間,走出了一條農旅融合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