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海嬋 陳驍鵬
通訊員 周春
「英語差生」復讀參加日語高考、「尖子生」以刷題為樂立志學醫、「樂天派」從200多名考到前3名......日前,記者走進惠州市綜合高級中學,了解惠州高分考生背後的故事。
英語「差生」選擇日語高考
學校專門安排空教室供他學習「今年沒有英語拖後腿了!」得知成績的劉弘毅鬆了一口氣。他是一名復讀生,今年高考成績540分,其中日語考了144分,成為了學校「單科狀元」,在全市名列前茅。
一直以來,英語都是劉弘毅的弱項。「高三班裡英語平均分能達到120分,而我只有一次考試是及格的,」直到去年高考前夕,他才知道可以將英語換成日語。「動漫迷」的他對日語充滿學習熱情,便下定決定復讀,全身心投入。在50多天的暑假中,他通過動漫、網課視頻等各種渠道每天自學兩三個小時,日語水平迅速提高。
劉弘毅
高三一開學,學校專門安排了日語老師進行授課,還為他提供了安靜的空教室。「這一點特別貼心,這讓我很感動!」學校在不同的學習階段,根據他的學習情況實時調整進度。剛開始一周2節課,逐漸調整為一周3節、一周5節,上課時長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調整。在疫情期間,劉弘毅都會自覺保證日語課的學習,甚至額外找了很多學習資料,臨考前每天4個小時的日語學習成為習慣,在不懈努力下,現在他的水平基本能夠看懂動漫。「我希望能夠順利考到江西師範大學日語專業,以後繼續深造成為日語研究生,從事教師工作。」
經歷疫情堅定從醫的決心
高考考出611分好成績的藍瑞琪,看起來還是有點失落,「其實可以考得更好」。一直以來,她成績都非常優秀,同學們對她的評價都是「非常努力」「睡得最晚刷題最多」「別人家的孩子」。如他們所說,藍瑞琪積極主動學習,會充分利用好空餘時間,提早半小時起床背書,課間休息時間都會拿來刷題,而且樂在其中,「刷題不僅能夠鞏固知識,檢驗學習成果,做完題會有自豪感,特別開心。」
藍瑞琪
成績一直保持在前列,藍瑞琪對自己要求很高,有著較強的好勝心,壓力也很大。在一模考試中,她過於緊張導致成績不理想,情緒一直很低落。為此,她找了學校的心理老師傾訴,在老師的開導下,藍瑞琪對「開心」兩個字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做讓自己開心的事情」這句話也深深刻在她的心裡,她多嘗試做一些「浪費時間」但是簡單快樂的事情,學習成績逐漸穩定下來。問到理想的院校,藍瑞琪堅定地選擇南方醫科大學。「去年有段時間很迷茫,看到了茨威格的作品《猩紅熱》,好像與主人公感同身受,產生了從醫的想法。醫生能夠讓垂危的人看到希望,我也希望能夠為社會奉獻一份力量,」她說,因為這次疫情,更加堅定了這一決心。
同是取得優秀成績的謝雨庚,性格十分開朗。今年高考成績633分,是班級第一名。在三年前,他的中考成績只有582.5分,排名靠後。轉折點發生在高一期末考,他一躍成為班級第一,自己也意想不到。他深刻記得,當時班裡還特地開了表彰會,老師準備了很多禮物,獎勵了他很多筆,用了兩個多學期才寫完。
謝雨庚
進入高中,第一次受到鼓勵表揚,讓謝雨庚更加自信。「我相信只要盡到最大努力去學就好了,」在學習方面,他一直緊跟著老師步伐,細緻地掌握每個知識點,以教材為主,鞏固基礎知識,準備錯題本做總結,著重記下典型的案例,穩紮穩打之下,成績穩步上升。「千萬不要熬夜,保持規律的作息習慣,認真聽課!」「三年來幾乎每一次都在進步,偶爾有一些小起伏,都能順利度過,」謝雨庚是個十足的「樂天派」,有什麼事情睡一覺,或者打一場羽毛球基本都能解決。在高三的班級裡,他感受到了相互競爭共同成長的濃厚學習氛圍。讓他印象深刻的是,班裡有個「師徒結對」的學習模式,能夠讓同學間互幫互助。同時,班裡比較團結,經常會在操場上聚會,放鬆身心,同學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來源|羊城派
責編|吳彤
審籤|吳瑕
實習生|陳愷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