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早晨,小區花園裡時不時會傳來一種奇怪的鳥叫,叫聲很怪異,從前聽到的鳥叫聲都是歡欣雀躍的,但是這種鳥叫聽起來感覺就像在哭泣,仿佛是喪偶或者喪子的哀號,讓人聽著惻惻然難受。昨天早晨就是被這種鳥叫給驚醒!沒研究過鳥類生物學,聽不出這是什麼鳥,也聽不出這叫聲是否正常,但就這鳥叫聲,那悽慘的尾音,著實讓人覺得心裡不安,總覺得是不是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
小區最近還有一種鳥很反常地在夜間不停地叫,就我的認知,鳥都是早晨迎接黎明的時候開始叫起。不知道疫情期間,鳥兒夜晚不停啼叫,是不是想對我們說什麼?只是我們沒聽懂,聽不懂。總是隱隱有些擔心,但願沒什麼事。
心裡隱隱的擔心,會不會是這段時間過度的消毒,給鳥兒的生態環境造成了一些影響?當然希望這或許就是自己無知,希望本身這種鳥叫就如此,是自己想多了。但是確實目前過度消毒是造成了生態的影響。
看到科技日報相關的報導,重慶周邊就有不少野生動物死於消毒,希望人類能與動物們和平相處吧,同處於一片藍天下,如果死去大量的動物,下一個受影響的必定是我們自己。對於生態的保護必須著眼於未來,絕不能短視,只顧及眼前。
2月22日下午快要睡午覺的時候,看到歡樂海岸往西側的一個地方在冒濃煙,打電話給119,說是出火警了,說那邊有別墅起火。猜想估計又是過度的酒精消毒造成的?
帶著疑問,查閱一些近期關於過度消毒的報導。
國家城市環境汙染控制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彭應登在接受科技日報採訪時表示,「如果環衛等部門在作業時,消毒劑用量過大,消毒次數過於頻繁,特別是在深夜或凌晨作業時段,容易出現逆溫天氣,不利於汙染擴散,空氣中含氯濃度會累積上升,可能對一些小型野生動物產生直接傷害。因此,各部門應制定精準的消毒方案,切勿病急亂投醫。」
廣東省疾控中心強調,環境消毒是一個科學的工作,要根據流行病學指徵和病原學監測、傳染源排出的病原體及可能汙染的範圍為依據,來確定開展消毒處理的範圍和方式。特別是對外環境的消毒,必須經專業人員評估後方可開展。
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張流波也表示,對物品消毒能用物理方法消毒就不用化學消毒劑。室外空氣消毒是沒有必要的,馬路、廣場、草坪等外環境的表面,不應反覆噴灑消毒劑。局部環境明確受到傳染源汙染時,只用消毒劑進行一次性終末消毒處理即可。對人體進行化學噴霧消毒,吸入消毒劑會導致人體肺部損傷等,要儘量避免。
消毒不當,還得防止中毒;避免過度消毒,也是避免了再次傷害。
聽著怪異的鳥叫,或許我是聽懂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