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木瓜的種類和品種、苗木繁殖與栽培技術
一、經濟價值:番木瓜(木瓜、番瓜、萬壽果)為華南農村常見果樹之一。果實除鮮食外,可加工製成木瓜糖、果醬、果脯及罐頭。並可將青果切成薄片,在鹽水、糖水或醋中浸潰約5-7天即可,作蔬菜食用。番木瓜營養價值高,每100克果肉中含蛋白質0.43-0.71克,脂肪0.26-0.70克,糖類12.3克,並有多種維生素,尤以維生素甲和丙含量最多。未熟青果的乳汁,含有豐富的番木瓜酵素,有消化蛋白質的功能,可供藥用,在工業上用途亦廣泛。番木瓜栽培易,生長速,結果快,產量高,由播種至結果只需1年多的時間,經濟收益很高。在廣州地區,栽植後4-5個月開花,果實130-150天成熟,第2、3年為盛果期,畝產2000-2500公斤,高產達5000公斤。
二、種類與品種:番木瓜屬於番木瓜科番木瓜屬,約25種,產於熱帶美洲。按果樹而言,以番木瓜最有經濟價值,其他如山番木瓜、檞葉番木瓜等,果實無利用價值,較耐寒,可供抗寒育種之用。番木瓜引入華南地區栽培,約有200-300年的歷史。目前分布地區主要在廣東南部及海南島,廣西南部、福建南部、雲南南部及臺灣,也已有栽植。番木瓜的栽培品種主要有蘇勞、碧地、藍莖、暹羅種、南洋種等。
1、蘇勞:是夏威夷的主要栽培品種,果梨形,重約0.5公斤,肉厚,香甜,且較耐貯運。
2、碧地:樹矮生,抗風力強,惟耐寒力弱。結果期早,莖高30釐米即可結果。果重約1.5公斤,品味好。廣州郊區已有多量栽培。
3、藍莖:葉柄、葉脈呈紫色。矮生,樹高約50釐米即開始結果。果長圓形,重2-4公斤,肉厚,味香。在海南島瓊山單果重達6-7公斤,單株產果25個,重100餘公斤。
4、暹羅種:1951年從曼谷引入海南島,抗風力強,是比較豐產的品種。
5、南洋種:1956年自南洋引入廣東。結果多,含糖量高,具玫瑰香味。
三、番木瓜特性:番木瓜為常綠軟木性喬木,高可達7-8米。葉大,互生,掌狀深裂;葉柄中空,長達60釐米。番木瓜按花性,可分為雄株雕株與兩性株。雄株栽培價值低,果園內種植數株以作傳粉用。雌株全年能生雌花結實,產量高。兩性株產量較雌株低,一般僅4-7月抽生完全花結果。番木瓜性喜炎熱光照,不耐寒,遇霜即雕。在廣州以南皆可栽培,廣州以北或較冷地區栽種,冬季注意防霜。根系淺,忌大風,更忌積水。對地勢要求不嚴,山地、丘陵亦可栽植;對土壤適應性較強,以肥沃、疏鬆的沙壤土或壤土生長最好。
四、苗木繁殖:番木瓜一般均用種子繁殖,能在短期內提供大量整齊優質苗木。
1、選種:播種用的種子,須從豐產、早熟、健壯、矮生型的雌株或兩性株的果實中採集。當果實黃熟過半時採摘,並經後熟3-4日,選取充分成熟的黑色大粒種子。除去不飽滿的淡白色粒、特大粒和特別黑色的種子。據群眾經驗,果實中部的種子,品質最好。種子若不即播,用清水洗淨,脫去假種皮,曬3-4小時後陰乾。每公斤種子約4萬至5萬粒,可貯藏半年至1年。
2、育苗:苗床應施足基肥,多施草木灰和有機質完全肥料,一般每畝施肥不少於2000公斤。播種前,浸種24小時,則發芽快且整齊。每畝播種量1.2-1.5公斤。在廣州地區2-9月均可播種。當幼苗葉片相接時,即可間苗,以保證充分光照。在幼苗長出真葉1-2片時,每隔1-2周施稀薄液體氮肥一次。幼苗生長50-80天,即可出圃移栽。
3、選苗:選苗可以獲得多數雌株,據各地經驗,幼苗節間密,主幹基部粗大,主根不明顯,側根發達,葉片較厚和缺刻較小的植株,多為雌性。雄株一般生長快,特別高大,出圃時應予以淘汰。
四、栽培技術:
1、栽植:果園宜選擇日照長、排水保水力強、土質鬆軟、肥沃的平地或緩坡地。定植前,需細緻整地,施足基肥,每穴施廄肥或堆肥25-50公斤,適當混以氮、磷化肥0.25-0.50公斤,如土壤過酸(pH值5.5以下),應加施石灰,這樣定植後2、3個月即可形成花芽,促進植株早結實。適度密植是增產的一個重要措施,一般肥沃平地的株行距為2×2.5米,在冬旱的坡地可2×2米,並用三角形定植,以利葉片獲得充分光照。定植時,依苗木標準,選擇高度20-30釐米的植株,過大或傷根過多的苗木,不利於迅速形成花芽。3-4月和8-9月間均可定植。秋植時可截去頂部,能提高成活率,使植株冬季緩生,翌春結實位置矮。
2、追肥:番木瓜生長快,特別4-9月間為生長最盛期,需多量養料。一般豐產果園每年施肥4、5次,第1次於3-4月,以促開花;第2次5-6月,為旺盛生長期;第3次7月間,促進植株開花;第4次8-9月,以促果熟;第5次於10-11月,增強樹勢和抗寒力。為使植株連年豐產,單株每年應施腐熟垃圾或堆肥、人糞尿等50-1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