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發表的時候經常會看到SCI,SSCI,CSSCI是什麼意思,sci,ssci與cssci之間有哪些區別?
說到論文發表,大家還會經常看到一些業內的常見詞彙,比如前面我們已經提到過的什麼南核,北核,科技核心,另外除了這些還會有一些英文詞彙也是會經常見到的,這就是今天李編輯想跟大家繼續分享介紹的,什麼是SCI,SSCI,CSSCI,它們具體的含義是什麼,彼此之間又有哪些不同之處,下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首先,我們都已經知道了論文發表的目的就是為了分享自己在某個學科領域的成就與經驗,目前,在國際科學界,如何正確評價基礎科學研究成果已引起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度。而從專業的角度出發,被SCI、SSCI收錄的科技論文的數量則被大家看作是衡量一個國家的基礎科學研究水平、科技實力和科技論文水平高低的重要評價指標。
首先來看一下SCI,SCI即《科學引文索引》的簡稱,其全稱為:Science Citation Index,它是世界三大檢索系統(EI,SCI,ISTP)之一,是由美國科學情報研究所(Institute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簡稱ISI)1961創立並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獻檢索工具,它是根據現代情報學家加菲爾德(Engene Garfield)1953年提出的引文思想而創立的。它收錄全世界出版的數、理、化、農、林、醫、生命科學、天文、地理、環境、材料、工程技術等自然科學各學科的核心期刊。
然後來看SSCI,SSCI即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為SCI的姊妹篇,也是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創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來對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社會科學論文的數量進行統計分析的大型檢索工具。1999年SSCI全文收錄1809種世界最重要的社會科學期刊,內容覆蓋包括人類學、法律、經濟、歷史、地理、心理學等55個領域。收錄文獻類型包括:研究論文,書評,專題討論,社論,人物自傳,書信等。選擇收錄(Selectively Covered)期刊為1300多種。

再就是CSSCI,是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英文全稱為「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由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開發研製的資料庫,用來檢索中文社會科學領域的論文收錄和文獻被引用情況,是我國人文社會科學評價領域的標誌性工程。
CSSCI作為我國社會科學主要文獻信息統計查詢與評價的重要工具, 它可以提供多種信息查詢、檢索途徑,可以為社會科學研究者提供國內社會科學研究前沿信息和學科發展的歷史軌跡;為社會科學管理者提供地區、機構、學科、學者等多種類型的統計分析數據,從而為制定科學研究發展規劃、科研政策提供科學合理的決策參考。
目前,教育部已將CSSCI數據作為全國高校機構與基地評估、成果評獎、項目立項、人才培養等方面的重要考核指標。CSSCI資料庫已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吉林大學、山東大學、南京大學等100多個單位購買使用,並將CSSCI作為地區、機構、學術、學科、職稱、項目、成果評價與評審的重要依據。

以上就是關於csi,ssci與cssci的各自含義與用途,介紹的比較簡單,還是比較容易看得懂,希望能夠對看到的朋友們有所幫助或者是參考,論文發表還是需要一個完整的過程,充分的了解與準備才是成功發表論文,順利出刊的前提,在這裡李編輯提前祝各位讀者朋友論文發表成功,能夠順便在預期時間周期內見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