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姓氏圖騰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刊

2020-12-13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

  在中國,一般每人都有姓。人們初次交往,彼此總要先問:「您貴姓?」可見姓氏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我國到底有多少姓呢?至今尚未有一個精確的統計數字,我們俗稱「百家姓」,其實在明朝(1368—1644年)時就已有3000多個姓了。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國家,大約在5000年前的伏羲時期,「姓」被定為世襲,且由父親傳遞。在古代「姓」和「氏」是有嚴格區別的,「姓」代表氏 族的血統,起源於母系社會,稱為族姓,是為了區分血緣,防止血緣婚配而發明的相應識別標誌。「氏」是古代貴族標誌與宗族系統的稱號,從夏朝中期開始「氏」 成為「姓」的支系,表示功勳和地位。當時部落的大團體,裂變成了若干小團體,出於相互交往中識別的需要,這些小團體在得到新的居住地的同時獲得了一種與地 域有聯繫的新標誌—姓。

  我們再來說一下圖騰。圖騰是原始人氏族的徽號或標誌,是他們群體的親屬、祖先、保護神的標誌和象徵,也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一種文化現象。社會生產力的低下和原始民族對自然的無知則是圖騰產生的基礎。運用圖騰解釋神話、古典記載及民俗民風,往往可獲得舉一反三之功。

  快看看你的姓氏圖騰是什麼吧!

  姓氏的產生和演變

  姓氏的雛形:就是整個氏族的族名

  

  遠古人類崇拜大自然,他們將自然界的某種事物神化,然後引入自己族群的精神生活。這種神化了的自然物就是圖騰。圖騰大多是動物、植物或者自然現象。一般而言,圖騰是區分不同氏族的主要標誌。因此,大多數氏族都以圖騰為族名,比如以豬為圖騰的「封稀氏」和以熊為圖騰的「 有熊氏」。追本溯源,現在的很多姓氏都是源自圖騰和族名。鳳姓源自圖騰鳳鳥,柏姓源自圖騰柏樹。

  

  第二階段:區別血緣和財產繼承的需要

  

  人類遠古時期的母系社會,在同一原始群體內,同一行輩或同一年齡階段的男女既是兄弟姐妹又互為夫妻的集團婚姻形式。後來,人類開始慢慢意識到「男女同姓,其生不蕃」。血緣相近的父母,生出的後代往往在體力、智力、生殖力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為了避免血緣相近的男女結合,遠古人試圖區別彼此的血緣關係。於是,真正的姓氏應運而生。

  姓氏的出現,達到了區分血緣、方便通婚的目的。《說文解字》將「 姓」字解釋成:「姓,人所生也。古之神聖,因感天而生子,故稱天子;從女從生,生亦聲。」意思就是,同姓的人都源於同一位女性始祖。因此,遠古的最早一批姓氏都帶有強烈的母系特點。比如姬、姒等姓氏都是女字旁。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社會出現了私有制。這個時候,社會的中心從女陛轉移到了男性。姓氏在區分血緣之外,也承擔起確定財產繼承的責任。到了這個階段,姓氏的三大基本功能就都體現出來了。

  一是區別族群;二是區分血緣;三是確定財產繼承。

  

  第三階段:姓名發展為區別等級的需要

  

  在遠古時代,一切都是平等的,包括姓名。在封建時代,大多數事物都是不平等的,包括姓名。於是,在某個時間段內,姓名就成為貴族的專利,而毫無地位的平民和奴隸則有名無姓。善於解牛的庖丁和善弈的弈秋都有名無姓,「庖」和「弈」只是他們的職業。

  與此同時,貴族卻非常慎重地對待自己和後代的姓氏和名字。商朝和周朝的貴族都用天幹、地支來代表排行。商湯之後的商朝國王大多用排行來代表自己,如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排行並不是他們的名字。以商朝的末代君主商紂王為例,排行為辛,名字卻是受德,有「接受恩德」之意。相比之下,庖丁的名字丁就顯得非常隨意。

  一直到周朝,姓名的不平等也沒有得到改善。直到春秋戰國,生產關係出現了巨大的變動之後,平民才有了自己的姓氏。

  

  第四階段就是姓名的繁榮

  

  在春秋之前,姓氏是貴族的專有物,數量極為稀少,數來數去也不過媯、姒、子、姬、贏、己、任、祁、羋、曹、董、姜、偃、歸、曼、熊、隗、漆、允等幾十個姓氏。然而,春秋戰國,天下大亂後,不過幾百年,姓氏的數量就已經過千。人們利用祖先崇拜,利用封地、居住地、官職、技藝等取姓。發展到現代,已知的漢字,很多都成為中國人的姓氏。名字也更加多樣,單字名、帶虛詞的雙字名、雙字名陸續出現,名字的來源也從器物之間發展到典籍文字。姓名也從簡單的寓意發展到引經據典。這些都標誌著姓名體系已經逐步走向成熟。

  圖騰感生與古姓聯繫

  我們這裡所說的「圖騰」,即族號。「圖騰感生」是圖騰崇拜的一種表現形式,指母系氏族時期的人們不了解男歡女愛媾合生子的奧妙,而把氏族繁衍的「功勞」歸之於圖騰的意志和行為。圖騰崇拜的對象是自然物,大多數為動物。母系氏族社會時期的人們認為,氏族中的女性只要與圖騰發生神秘的接觸,就可以感而受孕。有關遠古聖處女感生的方式大致有下列幾種:

  一是「履跡」感生。即聖處女踏某種足跡而受孕,如姜「履大人之跡」而生后稷系典型例證。又如伏羲也系其母履跡感生。據《易·繫辭》正義引《帝王世紀》:「有大人跡出於雷澤,華胥履之,而生包犧。」包犧,即伏羲。周人因為其始祖母姜踩了熊的腳跡而受孕生了后稷,所以周人以熊為圖騰,並姓「姬」,「姬」字的右半部像「熊跡」之形,即由姜履大人之跡的圖騰信仰而來。

  二是「吞物」感生。即聖處女下意識地吞食某種圖騰物而導致受孕,這一類圖騰多為植物,或動物的卵。例如《白虎通義·姓名篇》載:「禹姓姒氏,祖以薏生;殷姓子氏,祖以玄鳥子也。」《論衡·奇怪篇》記載:「禹母吞薏苡而生禹,故夏姓曰『姒』。」這兩段文字表述的方法不同,但說的都是有關聖處女吞食感生的故事:禹的母親因為吞吃了薏苡,就是車前子,受孕生下禹,所以夏人就以薏苡為圖騰,並姓「姒」。商族的先人是因為其始祖母簡狄吞食了玄鳥的子,就是燕子的卵,而生了契,所以商人就以鳥為圖騰,並姓「子」。《詩經·商頌·玄鳥》所謂「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就指此事。

  三是「遇異」感生。即聖處女與怪異圖騰事象發生接觸或受其「幹擾」而導致受孕,這一類圖騰多為無生物或自然氣象,如雷電。據《史記·五帝本紀》正義記載:「母曰附寶,之祁野,見大電繞北鬥樞星,感而懷孕,二十四月而生黃帝於壽丘。」《帝王世紀》云:「帝堯,陶唐氏,伊祈姓。母曰慶都,生而神異,常有黃雲覆其上,為帝嚳妃。出以觀河,遇赤龍,然陰風,而感慶都,孕十四月而生堯於丹陵。」 

  郭沫若在《中國古代社會研究·導論》中說:「黃帝以來的五帝和三王的祖先的誕生傳說都是『感天而生,知有母而不知有父』,那正表明是一個野合的雜交時代或者血族群婚的母系社會。」由於母系氏族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水平極其低下,「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只好聚集在一起,來抵禦禽獸蟲蛇。又不知「男女構精,萬物化生」的道理,把「生育」這一大事,看得十分神秘,將生男育女歸之為冥冥之中某種異物的意志和力量作用於聖處女身上的結果。對于氏族社會的先民來說,受孕與生育,卻是不能破譯的神秘之謎。

  我國先民在造字時,對「姓」是很有研究的。《說文》上說:「姓,人所生也。古之神聖母感天而生子,故稱天子;從女從生,生亦聲。」因此,所謂姓者,女生也。「姓」所要確認詮釋的乃是女性始祖因何而生子的問題。究竟因何而生子呢?答曰:「母感天而生子。」即圖騰感生。班固《白虎通義·德論·姓名篇》:「姓,生也,人所稟天氣所以生者也。」《詩》:「天生民。」這裡的「天」就是冥冥之中作用於始祖母聖處女身上便導致其受孕的異物,也即圖騰。所謂「母感天而生子」,實為母感「物」而生子。於是,這一直接導致始祖母受孕的異物或曰始祖母的原配男根———圖騰,就成了氏族的共同崇拜物,奉若神明,而且禁止食、殺、冒犯。這樣,氏族社會的先民就將祖妣崇拜與祖妣的原配「男根」———圖騰崇拜熔為一爐,而且將圖騰物的名作為氏族部落全體成員共同擁有的符號標誌,這就是族號。於是,不同氏族部落的全體成員頭上,都頂有一個代表他們本部落的圖騰名稱———族號,畫在旗幟上或者刻在山崖上,有的還刺在身上。當部落與部落之間發生交往時,這一名稱就成了他們的區別符號;當部落與部落之間發生戰爭,或流放他鄉時,這一名稱———族號就無疑產生了精神紐帶作用和強大的凝聚力量。久而久之,作為各族族號的圖騰,就逐漸演變成了同一氏族的共同標記———姓。這就是由「圖騰感生」演化的姓的秘密。生殖崇拜是圖騰崇拜的中心,也是人類賴以繁衍的基礎。                                            (綜   合)

相關焦點

  • 課外知識 | 古代姓氏的圖騰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看中華姓氏圖騰,了解了解你的姓氏圖騰是什麼樣子?代表什麼意義?中華姓氏的起源,直溯到距今大約5000多年伏羲氏時期。它的作用主要是便於辨別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後代,便於不同氏族之間的通婚。
  • 一種姓氏,一種圖騰,你的姓氏圖騰是什麼樣子?今天可算漲知識了
    一種姓氏,一種圖騰,你的姓氏圖騰是什麼樣子?今天可算漲知識了中國的姓氏文化源遠流長,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出現姓氏的國家。中國人都有一種「落葉歸根」的文化,自古以來,一姓為一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在中國古代,姓和氏還是有明顯的劃分,而到漢朝司馬遷時期,大家都以姓和氏合二為一了,氏即是姓。既然中國的姓氏文化源遠流長,數量眾多,而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圖騰,每種姓氏也有自己每種的專屬圖騰,那麼你的姓氏圖騰是什麼樣子呢?接下來就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 中國100大姓氏圖騰大全,看看你的姓氏圖騰長啥樣?
    中國最新姓氏人口數目的排名,由人口普查辦公室統計,列出了目前中國人口最多的前 十大姓和人口最多的前300名姓氏。李王張劉陳——中國五大姓人口近4億,好龐大的數字啊!中國人口最多姓氏前十排名:1.李姓-佔全中國漢族人口的 7.94%=95,300,000人。2.王姓 -佔全中國漢族人口的 7.41%=88,900,000人。3.張姓 -佔全中國漢族人口的 7.07%=84,800,000人。4.劉姓 -佔全中國漢族人口的 5.38%=64,600,000人。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刊
    本報海口12月22日訊(記者 劉豔)本報為創刊8周年所舉行的特別演出「華夏天籟縈繞海南·南國都市報之夜新年音樂會」,將用兩場精彩的演出回饋廣大讀者多年的支持。今天,將於2009年1月3日率先登場的歸國演奏家世界名曲音樂會的演出曲目出爐,整臺音樂會將充分演繹經典時尚的西方神韻以及古典音樂的完美境界。
  • 每個姓氏都對應一種的圖騰,你的專屬圖騰什麼樣子?
    每個姓氏都對應一種的圖騰,你的專屬圖騰什麼樣子?文/在下董賊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有著數不勝數的姓氏,而在原始社會中,每一個姓氏都有自己獨特的圖騰,下面小編就帶大家看看各個姓氏的圖騰以及意義,看看有沒有專屬你自己的圖騰吧。
  • 各姓氏圖騰簡介
    孫姓是一個歷史悠久、來源較多的姓氏。西周時,周武王將康這個地方封給他的弟弟姬封,後來又將衛地封給姬封,所以歷史上稱姬封為衛康公。衛康公的後裔有個叫惠孫的,居住在今河南,後來惠孫的子孫就以孫作為姓氏,就是孫姓。
  •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即將出爐 ,中國最新姓氏人口數目的排名.附中國100大姓氏圖騰大全,看看你的姓氏圖騰長啥樣?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國總人口為十三億七千萬(1370536875)人中國最新姓氏人口數目的排名,由人口普查辦公室統計,列出了目前中國人口最多的前 十大姓和人口最多的前300名姓氏。李王張劉陳——中國五大姓人口近4億,好龐大的數字啊!中國人口最多姓氏前十排名:1.李姓-佔全中國漢族人口的 7.94%=95,300,000人。2.王姓 -佔全中國漢族人口的 7.41%=88,900,000人。3.張姓 -佔全中國漢族人口的 7.07%=84,800,000人。
  • 中國獨有的姓氏圖騰,漲知識了!
    根據《中國姓氏大辭典》的解釋,中國歷史上出現的姓氏,大概有兩萬多個,流傳至今的有七千餘個。姓氏圖騰,是原始時代的人們把某種動物、植物或非生物等當作自己的親屬、祖先或保護神。相信他們有一種超自然力,會保護自己,並且還可以獲得他們的力量和技能。在原始人的眼裡,圖騰實際是一個被人格化的崇拜對象。圖騰作為崇拜對象,主要的不在他的自然形象本身,而在於它所體現的血緣關係。
  •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 ,中國姓氏人口數目的排名.附中國100大姓氏圖騰大全
    中國最新姓氏人口數目的排名,由人口普查辦公室統計,列出了目前中國人口最多的前 十大姓和人口最多的前300名姓氏。李王張劉陳——中國五大姓人口近4億,好龐大的數字啊!中國人口最多姓氏前十排名:1.李姓-佔全中國漢族人口的 7.94%=95,300,000人。
  • 2015-2016中國報刊經營價值排行榜揭曉 海都報躋身全國都市報十強
    閩南網9月8日訊 中國傳媒市場「風向標」、「2015-2016中國報刊經營價值排行榜」昨在南京揭曉。在「全國都市報三十強」榜單上,海峽都市報排名第十。榜單客觀呈現出了中國報刊媒體的市場格局以及市場價值,進一步凸顯了紙媒強大的品牌影響力。
  • 中華姓氏圖騰,看看你的姓氏長啥樣?
    自古以來,華夏子孫以姓氏為家族延續的標誌。姓是一種族號,氏是姓的分支。秦漢以來,姓氏合為一體。蔣姓圖騰,蔣姓是掌握建木天杆刻度的氏族。「蔣」,由甾木、寸、爿合成。甫木設在中,築壇臺需要把土加高夯實,於是發明了版築壘壁的築牆技術,「爿」即版築的「版」。壇與版築合文為蔣。
  • 看看各家姓氏的圖騰長啥樣?
    您祖上姓氏圖騰啥樣呢?假如有人問,貴姓何來?該如何回答?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姓氏者,標示家族血緣之符號也」。古姓的最初來源,是基於原始崇拜、圖騰崇拜與祖先崇拜。原始圖騰崇拜是中國古姓的根源。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歡迎訂閱2018海南日報 南國都市報《法制時報...
    歡迎訂閱2018海南日報 南國都市報
  • 中國的「五大姓氏」王李張劉陳人數排行,血脈始祖以及圖騰介紹
    01《紅塵論道》系列第14篇大家都知道我們中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截止到2019年3月份為止,光是我們中國大陸的人口就達到了1,394,750,000,佔整個世界人口比的18.1%,這還沒有包括港澳臺同胞。
  • 中國前八大姓氏圖騰,每一個都超美,有你的姓氏嗎?
    很多人都知曉百家姓的前八大姓氏,很多人的姓也因為是排行前八大姓氏中而倍感榮耀,但是很多人卻不知,在遠古時代,這八大姓氏都是有部落圖騰的,下面,來讓我們走進歷史的軌道中,去重新了解這八大姓氏的圖騰之美吧。
  • 族徽|快來看看,你的姓氏圖騰是什麼?
    中國最古老的文字是從巖畫、陶文、甲骨文、金鼎文逐漸演化而成方塊字,一直承傳不息。上古時期,每個氏族都有自己的圖騰,後來不少圖騰演變為姓氏。圖騰崇拜就是對祖先的崇拜。姓氏與圖騰的關係,不少學者進行過探討。在姓氏的文字裡,我們還可以解讀出遠古祖先在一個簡單的象形文字裡留下的圖騰。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英語小達人是如何煉成的?
    南國都市報8月6日訊(見習記者 陳棟)由南國都市報主辦、南國學堂承辦的「我是英語小達人」
  •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出來了 ,中國最新姓氏人口數目的排名.附中國100大姓氏圖騰大全,看看你的姓氏圖騰長啥樣?
    古代中國人認為,太陽每天從東方大海中的湯谷(溫源谷)升起,傍晚落入西方弇茲山(又作崦嵫山)的虞谷,經過歸墟又回到湯谷,洗個澡,在東海扶桑樹下休息,另一個太陽從扶桑樹頂起程。所以湯是以龍為扶桑木和大海的代表,推動太陽的升起,以此為圖騰組合。羲和十子受封湯谷得姓,又傳商湯裔以湯為姓。始祖:商湯。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一種叫Love的米飯
    (南國都市報記者 文盛)  本版圖片均由南國都市報記者陳衛東攝
  • 《南方都市報》《華商報》等總編輯祝賀《南國都市報》創刊20周年
    深情寄語 一路同行《南方都市報》總編輯戎明昌:港灣對話,瓊粵共進。《南方都市報》祝賀《南國都市報》創刊20周年,也祝願《南國都市報》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越辦越好!《半島都市報》總編輯韓浩大河報社副總編輯貢振國:南國弄潮20年,砥礪前行寫新篇。誠摯祝願《南國都市報》在媒體融合的大潮下,乘風破浪、延續輝煌。也希望《大河報》與《南國都市報》今後繼續攜手並肩,登上融媒發展的頂端。大河報社副總編輯貢振國上遊新聞總編輯劉長發:民報生南國,春秋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