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每個人家裡都有充電器和移動電源,出門的時候也是不離手。但是總體來說終究是兩件物品,對於出行來說無形之中增加了負擔。而廠商們針對這個問題將移動電源和充電器合二為一,推出了雙模充產品,以方便用戶的出行使用。最近,小米也上架了一款新的雙模充產品,一起來看看表現如何。
一、外包裝
1、正面
產品的外包裝,中間帶有產品的外觀展示圖,頂部帶有掛鈎設計,方便線下商家上架售賣商品。
正面的底部帶有產品的一些信息:內置6700mAh的電池容量,小米50W二合一充電器/充電寶(1A1C),既是充電器又是充電寶/USB-C支持最大45W快充等等。
外包裝的側面只有「MI」Logo,再無其他。
2、背面參數
看一下包裝盒背面的參數部分
產品名稱:小米50W二合一充電器/充電寶(1A1C)
產品型號:AD55
接口類型:UBS-C、USB-A
充電器輸出
USB-C:5V 3A、9V 3A、12V 3A、15V 2.7A、20V 2.25A 45W Max
USB-A單獨輸出:5V 3A、9V 3A、12V 2.25A、20V 1.35A 27W Max
USB-A(雙口同時輸出):5V 1A
充電寶輸出
USB-C:5V 2.4A、9V 2A、12V 1.5A 18W Max
USB-A:5V 2.4A、9V 2A、12V 1.5A 18W Max
雙口同時輸出:5V 2.4A 12W Max
電池種類:鋰離子電池
額定容量:3500mAh(5V 2.4A)
電池能量:23.4Wh/24.12Wh(MIN/TYP)、6500mAh/6700mAh 3.6V
包裝內容:小米50W二合一充電器/充電寶(1A1C)、說明書
二、開箱
打開外包裝,採用抽拉式設計,內部帶有紙板包裹,可以進一步的保障產品的完好無損。產品帶有防刮保護袋,可以防止產品的外殼部分被劃傷。
包裝內物品一覽,產品以及使用說明書一份。
三、產品賞析
接口面板上帶有防塵貼,防止接口進入灰塵。
產品整體呈現方正的白色外觀造型,CD紋設計的電源按鍵被放置在了側面。
雙模充的接口配置為1C1A雙接口的設計,下方有順序的排列著四顆白色電源指示燈。
雙模充採用了摺疊插腳的設計,無論對於用戶收納整理還是出行攜帶都是非常方便的。
看一下產品的具體參數
產品名稱:小米50W二合一充電器/充電寶(1A1C)
產品型號:AD55
接口類型:UBS-C、USB-A
充電器輸出
USB-C:5V 3A、9V 3A、12V 3A、15V 2.7A、20V 2.25A 45W Max
USB-單獨輸出:5V 3A、9V 3A、12V 2.25A、20V 1.35A 27W Max
USB-A(雙口同時輸出):5V 1A
充電寶輸出
USB-C:5V 2.4A、9V 2A、12V 1.5A 18W Max
USB-A:5V 2.4A、9V 2A、12V 1.5A 18W Max
雙口同時輸出:5V 2.4A 12W Max
電池種類:鋰離子電池
額定容量:3500mAh(5V 2.4A)
電池能量:23.4Wh/24.12Wh(MIN/TYP)、6500mAh/6700mAh 3.6V
四、外觀參數
使用卡尺看一下產品的尺寸,長度約為77.57mm。
寬度約為73.63mm。
厚度約為36.46mm。
大小大致和蘋果的96W充電器差不多。
將一元硬幣附在旁邊看一下整體的厚度,整體的看上去要比一元硬幣高一些。
產品的重量約為248g,但是很多人對於重量沒有具體的概念,為此,小編找來了超市裡面比較常見的500ml的茉莉清茶,重量約為507g,二者對比起來產品的重量大致相當於飲品重量的一半,這樣大家都可以清晰的了解到產品具體有多重了。
雙模充產品的定位就是便攜,將產品放在手上,整體感覺還不錯,不會有太大的壓力。但是由於方正的外觀設計,手掌不能完全合併。
五、快充協議
1、充電器模式
(1)USB-A
讀取USB-A接口的快充協議,支持Apple2.4A、QC2.0、QC3.0、AFC以及FCP等快充協議。
(2)USB-C
讀取USB-C接口的快充協議,同樣支持Apple2.4A、QC2.0、QC3.0、AFC以及FCP等快充協議。
(3)PDO
讀取USB-C接口的PDO報文,支持5V 3A、9V 3A、12V 3A、15V 3A、20V 2.25A五個固定電壓檔位檔位,支持最高45W的功率輸出。在實際的測試當中發現和包裝上的PDO參數有所不同。
2、移動電源模式
(1)USB-A
讀取移動電源模式下USB-A接口的快充協議,支持Apple2.4A、QC2.0、QC3.0、AFC以及FCP等快充協議。
(2)USB-C
再來看一下移動電源模式下USB-C支持的快充協議,同樣支持Apple2.4A、QC2.0、QC3.0、AFC以及FCP等快充協議。
讀取移動電源模式下USB-C接口的PDO報文,支持5V 2.4A、9V 2A、12V 1.5A三個固定電壓檔位。
六、輸入測試
使用雙模充自帶的AC插腳進行充電,從功率計上可以看出當前的充電功率為11.72W。
在測試USB-C輸入的時候測試表沒有反應,也就是說雙模充的USB-C為單輸出接口。
七、輸出兼容性測試
1、充電器模式
(1)USB-C
對產品在充電器模式下USB-C的輸出進行測試,iPhone 11 Pro Max支持USB PD/Apple2.4A快充協議,使用USB-C為iPhone 11 Pro Max充電,功率為8.85V 2.46A 21.82W,成功握手PD快充協議。
努比亞紅魔5G手機支持PPS/USB PD/QC快充協議,使用USB-C為努比亞紅魔5G手機充電,功率為11.88V 2.35A 28.01W,成功握手12V電壓檔位,開啟PD快速充電模式。
iPad Air 3支持USB PD/Apple2.4A快充協議,使用USB-C為iPad Air 3充電,功率為14.92V 2.35A 35.14W,成功握手15V電壓檔位,開啟PD快速充電模式。
iPad Pro 11支持USB PD快充協議,使用USB-C為iPad Pro 11充電,功率為14.96V 2.13A 32.00W,成功握手15V電壓檔位,開啟PD快速充電模式。
華為MateBook支持USB PD快充協議,使用USB-C為華為MateBook充電,功率為19.89V 2.07A 41.30W,成功握手20V電壓檔位,開啟PD快速充電模式。
MacBook Pro支持USB PD快充協議,使用USB-C為MacBook Pro充電,功率為19.89V 2.11A 42.07W,成功握手20V電壓檔位,開啟PD快速充電模式。
Switch帶有底座TV模式,但是比較特殊的是,激活底座TV模式的前提是需要輸入檔位在15V 3A及以上,使用充電器模式下USB-C為底座供電,功率為15.01V 0.91A 13.79W,成功開啟底座TV模式。
將測試的數據放在柱狀圖當中,從數據上看,兩款筆記本的充電功率最高,隨後是支持PD快充的蘋果設備,支持PD快充的安卓設備緊隨其後,同樣均成功握手PD快充。
將測試的數據以柱狀圖的形式表現出來,兩款筆記本的充電功率最高,分別為41.17W和41.97W,其他支持PD快充的蘋果設備成功握手PD快充,充電功率在11W-36W之間;支持PD快充的安卓設備緊隨其後,功率在14W-28W之間,此外,USB-C還支持FCP快充協議。
(2)USB-A
對產品在充電器模式下的USB-A口進行測試,小米9支持27W ChargeTurbo/USB PD/QC快充協議,使用USB-A為小米9充電,功率為9.50V 2.75A 26.15W,成功握手9V電壓檔位,開啟ChargeTurbo快充。
魅族17 Pro支持PPS/USB PD/QC快充協議,使用USB-A為魅族17 Pro充電,功率為8.93V 2.62A 23.47W,成功握手9V電壓檔位,開啟QC快速充電模式。
將USB-A輸出的測試數據放在柱狀圖當中,從數據上看,大多數支持QC快充的安卓設備成功握手QC快充,小米9成功握手ChargeTurbo快充協議,華為手機成功握手FCP快充,蘋果設備均成功握手Apple2.4A快充協議。
將測試的數據放在柱狀圖當中,從數據上看,小米9的充電功率最高,達到了26.13W,隨後是其他支持QC快充的安卓設備,充電功率在14W-24W之間,蘋果設備均成功握手Apple2.4A快充協議,充電功率在10W-13W之間。
(3)雙口同時輸出
對充電器模式下的雙口同時輸出進行測試,使用USB-C為MacBook Pro充電,功率為19.74V 2.20A 43.54W,同時使用USB-A為小米9充電,功率為4.70V 1.50A 7.05W,在充電器模式下雙口同時輸出時USB-C為單獨一路輸出設計不受影響,功率分配策略為45W+5W模式。
2、移動電源模式
(1)USB-C
對移動電源模式下USB-C接口進行輸出兼容性測試,iPhone 11 Pro Max支持USB PD/Apple2.4A快充協議,使用USB-C為iPhone 11 Pro Max充電,功率為8.94V 1.97A 17.66W,成功握手9V電壓檔位,開啟PD快速充電模式。
努比亞紅魔支持PPS/USB PD/QC快充協議,使用USB-C為努比亞紅魔5G手機充電,功率為11.97V 1.68A 20.18W,成功握手12V電壓檔位,開啟PD快速充電模式。
將測試的數據放在表格當中, 從數據上看,努比亞紅魔的充電功率最高,隨後是支持PD快充的蘋果設備,支持PD快充的安卓設備緊隨其後,同樣均成功握手PD快充。
將測試的數據以柱狀圖的形式表現出來,可以看出努比亞紅魔5G手機的充電最高,達到了20.11W,隨後是支持PD快充的蘋果設備,充電功率在14W-18W之間;其他支持PD快充的安卓設備的充電功率在11W-18W之間。
(2)USB-A
對移動電源模式下的USB-A輸出進行測試,魅族17 Pro支持PPS/USB PD/QC快充協議,使用USB-A為魅族17 Pro充電,功率為8.38V 2.19A 18.36W,成功握手9V電壓檔位,開啟QC快速充電模式。
將測試的數據放在表格當中,從數據上看,支持QC快充的手機均成功握手QC快充協議,華為手機成功握手FCP快充協議,蘋果設備成功握手Apple2.4A快充協議。
將測試的數據以柱狀圖的形式表現出來,魅族17 Pro的充電功率最高,達到了18.35W,隨後是其他支持QC快充的安卓手機,功率在13W-17W之間;華為手機成功握手FCP快充協議,蘋果設備成功握手Apple2.4A快充協議,充電功率在11W-12W之間。
(3)雙口同時輸出
對移動電源模式下的雙口同時輸出進行測試,使用兩個接口分別為小米9和魅族17 Pro充電,功率分別為8.28W和5.29W,雙口同時輸出時共享5V 2.4A輸出。
八、充電器模式最大輸出功率測試
使用EB程控電子負載測試小米二合一雙模充的最大輸出功率,以0.1A為電流步進幅度,10秒為時間間隔,最終錄得最大輸出為19.72V 2.60A 51.3W,額外的功率餘量為14%。
九、充電器模式45W輸出一小時溫升
充電器熱量跟功率密度、效率值、內部方案設計、環境溫度等等有關,功率密度低的產品因為體積大有足夠的空間讓元件布局隔開,表面溫度會較低,但體積往往較大。而功率密度高的產品,內部往往採用了立式插板元件堆疊等設計,儘可能地將充電器做小方便用戶攜帶,理論上溫度會比功率密度低的產品熱。
對雙模充在充電器模式下的溫度進行測試,測試條件為在約25°的室溫下以20V 2.25A 45W持續輸出一小時進行測試,一小時後可以看到當前的最高溫度為55.7°,溫度上升了30.7°。
看一下另一面,最高溫度為46.3°,溫度上升了21.3°,可以看出整體的溫度比較均勻。
一小時滿載溫升環節是用來測試充電器在極限使用的情況下的發熱情況,用戶日常使用中很少會遇到這種長時間滿載的情況。手機、平板、充電寶等數碼設備功率不大,溫升會較為緩和,而筆記本充電則會隨著電量逐漸飽和而降低功率,發熱也會同步降低。
目前國家標準中對充電器表面溫度要求是,不高於95度,小米的這款二合一雙模充的充電器模式最高溫度為55.7°,遠低於國家要求的溫度,符合國家的標準 。
十、效率
1、10W
對雙模充作為移動電源使用時的輸出效率進行測試,首先以5V 2A檔位進行輸出效率測試,測試全程電壓、電流和功率均持穩定輸出狀態,全程耗時約2小時05分。放出的能量約為21.2529Wh,所以產品在以5V 2A檔位輸出時效率約為21.2529/24.12=88.11% 。
2、18W
接下來對產品以9V 2A檔位進行輸出效率測試,測試全程電壓、電流以及功率三大數據平臺均持穩定輸出狀態,全程耗時約17.3286Wh,所以產品在以9V 2A檔位輸出時效率約為17.3286/24.12=71.84% 。
充電頭網總結
目前雙模充產品已經走過了很長的時間,從最開始的整體5V 2A輸出到充電器模式支持18W PD再到移動電源模式也支持18W的PD快充。現在小米再將雙模充的充電器性能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將充電器模式輸出提高到了45W的實用級別。
小米最新推出的這款雙模充產品,方正的外形設計,通體呈現白色的外觀,接口配置方面為一個USB-C和一個USB-A雙輸出設計。雙模充的定位就是方便用戶的出行,將二化為一,而小米推出的這款產品則很好的詮釋了這一點,整體大小控制的不錯,摺疊插腳設計,方便用戶外出攜帶。
充電器模式下支持5V 3A、9V 3A、12V 3A、15V 3A、20V 2.25A五個固定電壓檔位,支持最高45W的功率輸出;移動電源模式下支持5V 2.4A、9V 2A、12V 1.5A三個固定電壓檔位,支持最高18W的功率輸出,兩種模式在實際的兼容性測試中和大多數設備均可以很好的握手相應的快充。快充協議方面兩種模式均支持PD、Apple2.4A、QC2.0、QC3.0、AFC以及FCP等快充協議,可以滿足大多數用戶的快充需求。此外在充電器模式下USB-A還支持小米27W ChargeTurbo快充協議,
多口輸出方面,充電器模式輸出策略為45W+5W,USB-C接口獨立輸出不受影響,實測可以為華為MateBook和MacBook Pro提供41W以上的充電功率,同時USB-A也可以為手機提供充電;移動電源模式充電策略為5V 2.4A輸出。
產品作為充電器使用時性能表現突出,可以提供最高45W的功率輸出;而作為移動電源使用時電池容量還能保證夠用,充電方面也可以提供18W的PD快充,這樣即使在移動電源模式也能為用戶帶來不錯的充電體驗。
雙接口的設計對於手持兩臺設備的用戶也可以滿足充電需求,直接接上插座就可以使用,唯一不足的地方在於USB-C僅支持輸出,對於用戶來說只能通過自帶的插腳為產品充電,在實際使用功率計測試輸入功率為12W。但是總體來說產品既沒有脫離雙模充產品的定位也做到了性能方面突出,小米最新推出的這款二合一雙模充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