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尿液的起源到排出體外,所經的任何一個器官部位出現疾病,都會影響尿液的顏色,如果發現小便顏色異常,排除食物和藥物影響,便要警惕身體疾病的可能,儘快到醫院檢查。換句話說就是尿液的顏色與疾病有關。
從小便顏色看你得了什麼病(東方ic供圖)
正常的尿色
正常人的尿液顏色呈淡黃色,其色素主要來自尿黃素及少量的尿膽素和尿紅質,這些物質都是機體新陳代謝的產物。飲水少或出汗多時,尿量減少尿液濃縮,尿色變為深黃。大量飲水時尿量增加,尿液稀釋,尿色變淺甚至透明。
尿色異常應該警覺
當尿液顏色發生變化時,可能是因為喝水太少、服用藥物或罹患某種疾病所致。究竟是什麼因素造成尿液異常,不同顏色的尿液又是何種疾病的徵兆?以下簡單介紹。
一、紅色尿液:
可能為血尿,它可以分為肉眼血尿和鏡下血尿。每1升尿中混有1毫升以上血液,即可呈肉眼血尿;鏡下血尿,指離心尿液在顯微鏡下每高倍視野中紅細胞計數在3個以上。
血尿是泌尿系重要症狀,是泌尿外科異常的表現,一旦發現應及時就診,徹底檢查。醫學統計約50%感染、67%結石、40%結核、20%腫瘤表現為鏡下血尿。有些血尿一時可能找不到原因,但是可以通過檢查排除一些常見病如結石、腫瘤等。
鄰近器官疾病如直腸癌、女性生殖系統疾患、急性闌尾炎等,如果影響輸尿管也可表現為血尿。特別要提到運動性血尿,即劇烈活動後的血尿,多見於運動員、學生,表現為運動後突然出現,程度與運動量一致,不伴其他症狀或體徵,一切生化功能檢查正常,24-72小時消失,良性過程、預後良好。
應當特別注意的是,血尿有間歇性,絕不可以把血尿的間歇期誤認為是「自愈」而延誤治療。還不能把血尿「常理化」,比如有人做了前列腺手術,此後長時間有血尿,不能簡單地認為手術創面沒有癒合,要想到是否有其他部位腫瘤存在的可能,以免誤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