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說人生三大憾事,鯽魚多刺,海棠無香,紅樓未完。讀得好好的,到了後80處突然覺得人物面目可憎,事物繁雜不清,匆匆結尾。後來,張愛玲發現,原來紅樓只是前80回是完整的,如今,經過人們的多方考究,發現紅樓的後面回合,可能經人多次著筆,遂改無名氏。
紅樓後八十回出入和前面相比,第一就是語言的差別。前八十回語言下筆流暢,最突出之處在於人物的描寫。特別是紅樓夢中的代表人物,林黛玉。曹公在前八十回之內,神筆一般,從未直接下筆寫實過黛玉的具體相貌和衣著。向來是雋煙眉,含情目,衣衫飄逸,頗有出塵之感。
而寶釵的形貌描寫,向來是落筆到實處的,家常的衣服,有顏色的描寫,寶釵是現實的,有骨有肉的。黛玉和寶釵的描寫,著筆亦虛亦實,黛玉著虛,寶釵著實。後面的描寫,黛玉與寶釵通通落實,黛玉開始穿著紅紅綠綠的衣服,而且常常不顧及身份,跑到寶玉那裡相對而立。
黛玉雖然情系寶玉,但是黛玉是名門閨秀,絕不可能做一些眾人明顯側目的事情。這些都是續書作者考慮不周全的地方。續書雖然是一件好事,但是高下立見,可以讓人看出明顯的對比。第二:紅樓夢的後八十回,賈家的復興之象。紅樓夢是一部開篇就寫結局的書,映照著飛鳥各投林,白茫茫的大地一片真乾淨開始賈家的故事。而且是甄士隱,即真事隱,賈雨村,假語存。處處埋著衰敗的伏筆,從淫敗的寧府,到衰敗的賈府,從荒淫無道的賈赦,到弄權飽囊的鳳姐,從丫鬟婆子,到小處的人物。
從原應嘆息,到回天無力的金玉良緣。無處不是在說衰朽,無處不是在話悽涼,埋伏筆。怎道,後四十回突然開始蘭桂齊芳,還有挽回之勢。這種寫法一看就不是曹公的本意。很多人物的命運,早已經一詩一畫一夢說清楚了,偏偏在曲終人散之後。續書的作者還要在大廈已傾的前提下,再議寶玉高中三甲,賈蘭復興賈府。寶玉一生恨透此等事情,後面早已看盡世事,怎麼會有這些突兀的情形。可見,前八十回和後四十回的差別實在太大了。
紅樓夢中有過這樣的描寫:賈政問這賈璉關於東西的數量的事情,賈璉說,妝蟒撒堆,各色綢緞,共120架,得了80架,還剩40架。再無下文,實在是令人細思極恐。難道,草灰蛇線,伏延千裡,也不小心預言了書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