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像遊戲本、輕薄本,市面上沒有所謂的專門針對程式設計師的筆記本。那麼我們需要首先確定一個原則,程式設計師或軟體開發需要什麼樣的電腦。
選購基本原則
大學裡搞軟體開發,面對的領域不會太重,這個是前提。那麼必須考慮3個點:
CPU:現在常規的i5、i7就能滿足日常開發所用,不需要追求太高了。什麼十代啊這些可以有,但絕對不是必須。另外綜合來看,建議用Intel系列。
內存:建議8G起步。比如搞Java開發的人現在挺多的,我用Intellij IDEA,一般默認給至少2個G。雖說IDEA的最低配不需要2G,但是IDEA喜歡通過對代碼和開發人員行為的分析來預測你的下一步行為,從而更好地給出開發建議。更多的內存是有利於IDEA的分析行為的。現在很多做常規Java開發的程式設計師也就用到8G。當然有預算可以搞到16G。
而且內存現在也不貴,8G的金士頓、三星啊,也就是300以內。帶來的價值絕對超過一個4/500的機械鍵盤。
硬碟:至少有一個SSD來裝系統,先保證系統運行夠快。 如果SSD夠大或有兩塊SSD,建議把日常代碼也放在SSD上。
CPU、內存、硬碟,這三者聯動,是完成軟體運行的關鍵路徑。
這三者處理數據的速度是有差異的,CPU處理速度最快、內存次之,硬碟最慢。這相當於一根車鏈條上有3個輪子。整條鏈子的速度取決於轉動最慢的那一個,也就是硬碟的處理速度。因此硬碟是筆記本的一個性能瓶頸。
首先,內存的出現,就是因為CPU與硬碟之間的IO差異太大,弄個內存在中間來適配一下。其次,內存通過緩存等機制來拉近與CPU之間的速度差異。但硬碟與這兩者的速度差異很難拉近,特別是機械硬碟。現在有了SSD(固態硬碟),好歹也算提升了一下讀寫速度。
隨手翻到兩個數據,雖然不代表所有的內存和硬碟,但是大家可以看到兩者的差距在數量級上是多麼大:
一個DDR4-3200讀取速度40GB/s,寫入46GB/s左右;
一個傲騰的固態讀取速度1500MG/s、寫入600MB/s。
其他考慮
屏幕:因為要長時間編寫代碼,盯著屏幕看的時間不少。可以在預算範圍內考慮儘量好的屏幕。
鍵盤:類似地,長時間敲代碼,你可能需要一塊敲字舒服的鍵盤。當然,有預算的建議購買外接鍵盤。當然,預算夠,就搞機械鍵盤,青軸或茶軸的。
顯卡:如果不是做遊戲開發,或者對遊戲要求不高的話,集顯足夠了。當然,對於一個學生黨來說,也做不了複雜的遊戲開發。
擴展性:這個原則說重要也重要,說不重要也不重要。如果你看好某款電腦,但是對其中某個配置不滿意。那麼就要考驗電腦的擴展性了。比如某電腦其他都好就是內存只有4G,那麼你要先弄明白此型號的內存是否是雙插槽,主板最大能支持到多少G。一般而言,電商網站的在線客服可以幫你解答這些問題。我在某東網站試過,客服回答還是比較專業的。
小問題:如果有較多的外設,比如外接鍵盤、外接音箱、散熱器等,可以考慮一個USB集線器來統一管理這些USB接口的外設。另外,如果筆記本有type-c接口,可以考慮用一個type-c擴展塢來管理。type-c擴展塢可以支持包括usb、hdmi、音頻、網線、pd快充等等。比usb集線器更能有效管理你的外設。
推薦幾個筆記本
首先,雖然學生黨編程對筆記本的要求並不是太高,但是不等於學生黨沒錢,不等於不能追求高性能。所以先從性能強勁的角度,推薦幾款。
惠普Spectre x360做工好、性能強勁、不重、貴。CPU: Intel Core i5 – i7 | 顯卡: Intel UHD Graphics 620 | 內存: 8GB – 16GB | 屏幕: 13.3英寸全高清(1,920 x 1,080)–超高清(3,840 x 2,160)觸控螢幕| 存儲: 256GB – 2TB PCIe SSD。
聯想ThinkPad X1 Extreme性能強勁,昂貴(¥14000起)。4K屏、很棒的用戶體驗、有點重。
接地氣的:
ThinkPad E系列首先,Thinkpad系列有一個基本的質量保障。然後,產品比較豐富,i5、i7的都有,豐儉由人。可擴展性強,從內存到硬碟,都可以再擴展。還是那句話,根據個人預算去搞。擴展硬碟的時候最好搞成SSD。內存擴展的時候最好用跟買的筆記本一樣的內存廠商的產品,如果不好搞,優先買金士頓和三星的,兼容性好。
華碩zenbook13強大的功能,便攜性,埠,電池壽命和精美的設計,非常適合編程。CPU: Intel Core i5 第 8 代1.6GHz 內存: 8GB 存儲: 256GB固態硬碟。
Apple MacBook Pro如果要搞蘋果相關的編程,那只有Apple MacBook Pro了。Apple MacBook Pro也有很多版本,比如屏幕大小,比如不同年份出的配置有差異。這些反正就一個基本原則,根據預算來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