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行賄?中聯重科稱與公司無關,律師稱送錢或為迫不得已

2020-11-13 時代財經

作者:時代財經 蘭爍 編輯:賈紅輝

(來源:圖蟲)

11月13日,針對相關媒體報導「中聯重科員工向某環衛處長行賄」一事,公司回應該報導不實。

中聯重科介紹,公司於2017年5月21日與外部投資方籤訂《股權轉讓協議》,轉讓了公司主營環衛機械的全資子公司長沙中聯重科環境產業控股權。環境產業公司於2017年6月30日召開了股東大會,重新選舉了董事會,變更了《公司章程》。自此,公司不再承擔環境產業公司的經營管理責任,報導所稱行賄事項與公司無關。

中聯重科表示,「天津區域銷售經理楊某」屬於環境產業公司員工,不屬於公司員工。

時代財經記者致電中聯重工求證此事,相關負責人表示,環境產業現在已經不屬於我們的子公司,這個事情跟公司無關。「至於行賄的真實性,我們也不知道。」記者多次致電長沙中聯重科環境產業公司,均無法接通。

受該事件影響,中聯重科A股(000157)13日開盤低走,截至發稿報7.46元/股,跌2.86%,當前總市值590.8億。截至今年9月30日,該股股東戶數為23.25萬。

前員工涉行賄,公司緊急回應

中聯重科因一家賣掉的子公司「攤上事」了。

裁判文書網11月10日發布的《宋某有貪汙、受賄一審刑事判決書》相關內容顯示,2015年至2019年,被告人宋某有利用其擔任濱海新區環境局環境衛生管理處處長,具體負責環衛車輛的採購、驗收、付款以及農村垃圾收集、運輸項目的職務便利,為福建龍馬、煙臺海德、中聯重科、北汽福田、青島中集、深圳龍澄環保等單位在環衛車輛招投標、中標車輛驗收、合同款支付等方面謀取利益,先後收受上述公司天津區域負責人送予的錢款,共計289萬元。

其中涉及中聯重科的內容顯示,楊某在任中聯重科銷售經理期間,負責整個京津冀地區環衛設備的銷售業務。2015年至2016年,中聯重科股份中標了濱海新區一批大型環衛專業洗掃車輛項目。中標後,公司將掃路車和洗掃車等交付給濱海新區環境局。環境衛生管理處負責進行驗收及向公司支付採購款。為使該處儘快驗收設備和結算貨款,在2017年~2018年間,楊某兩次給付時任環衛處長的宋某總計人民幣30萬元。

11月12日,有相關媒體對此事進行報導,引發輿論。隨後,中聯重科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布緊急聲明稱該描述與事實不符,報導所稱的銷售經理楊某不屬於公司員工。

11月13日,廣東卓建律師事務所律師丁濤告訴時代財經記者,單位有關人員如果發生行賄行為,既可能代表單位行賄,也可能為實現個人目的而以單位名義行賄。

若以單位名義「行賄」,法律該如何追究責任?

丁濤表示,結合目前已知信息、結合裁判文書內容判斷,楊某向宋某支付此筆款項的動機肯定是為了單位利益,並非其個人利益,至於這是其自作主張還是單位授意則無從知曉。如果構成行賄罪,究竟是單位犯罪還是個人犯罪,有賴於司法機關的進一步調查,如果查證存在行賄犯罪的,則會依法提起公訴,由法院進行審判。

在丁濤看來,僅從判決書內容暫時無法得知相關細節,如果長沙中聯重科環境產業公司的訴求是合理而正當的,比如其已經按照政府採購合同約定交付了設備,設備不存在任何重大質量瑕疵,之前也不存在權錢交易,一切流程正當,但政府方面的拖延行為已經構成合同約定的違約情形,超過了約定期限,環境產業公司僅僅是為了推動事項進展而「被迫送錢」,那麼這個目的從表面來看是合法而正當的。

「另一種可能性是,如果行賄事件與當時的採購流程有關,司法機關會進行調查核實,以確定採購流程是否與後續的送錢行為存在刑法意義上的關聯,從而確定是否追究相應責任人以及責任單位的行為。」丁濤指出。

3年前賣子公司,與美的關聯

記者了解到,中聯重科早在2017年便將旗下的長沙環境產業公司出售。

天眼查APP顯示,長沙中聯重科環境產業是中聯重科在2012年成立的子公司,辦公地點位於長沙高新開發區,註冊資本21億,主營業務為生產專用車輛、環境保護專用設備、建築垃圾 處置設備、新能源汽車零配件、改裝汽車的製造,同時以自有資產進行環境汙染治理項目投資等。

2017年5月21日,中聯重科與盈峰控股、粵民投、綠聯君和及弘創投資等4家企業組成的受讓方籤訂了《股權轉讓協議》,以116億元的價格轉讓長沙中聯重科環境產業80%的股權,其中盈峰控股為主要交易方,交易完成其將持有環境產業公司51%股權。

值得一提的是,盈峰控股是一家成立於2002年、位於佛山順德區的投資集團,其實控人何劍鋒是美的集團董事長何享健獨子、美的集團股東之一。2016年,何享健、何劍鋒父子以780億元位列胡潤百富榜第十名。

記者注意到,本次股權轉讓後,對應環境產業公司整體估值水平為 145 億元,較其截至2016年12月31日經審計的模擬淨資產30.9億元增值幅度為369.3%,對應2016年模擬淨利潤的19.2倍。而轉讓前夕的2017年3月31日,長沙環境產業資產總額為36.58億,負債總額14.86億,2017年1~3月淨虧損1924萬。

對於高溢價轉讓環境產業,中聯重科當時表示,公司在環境裝備領域佔據市場領先地位,主導產品市場佔有率長期位居首位,競爭優勢明顯。為進一步取得業務突破,公司必須進行產業鏈延伸,向環境運營等領域拓展。

中聯重科創立於1992年,其前身為原建設部長沙建設機械研究院,分別於2000年、2010年在深交所、港交所掛牌,是業內首家A+H股上市公司,主要從事工程機械、農業機械等高新技術裝備的研發製造,其主導產品覆蓋10大類別、56個產品系列、600多個品種,客戶遍布全球6大洲80多個國家。香港中央結算(代理人)有限公司為其第一大股東,持股17.54%;第二大股東為湖南省國資委,持股15.87%。

財報顯示,中聯重科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452.44億,同比增長42.48%;實現淨利潤56.86億,同比增長63.41%;扣非淨利潤49.56億,同比上升79.16%。

此前9月30日,太平人壽終止參與對中聯重科19億資金的定向增發,原因是「市場環境及監管政策變化、中聯重科對原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方案進行相應調整」。據7月份披露的公告顯示,若本次定增完成,太平人壽將持有中聯重科A股3.60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3.93%。

相關焦點

  • 中聯重科:向某環衛處長行賄員工不屬我司
    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13日電 13日凌晨,被曝捲入「環衛處處長巨額受賄案」的中聯重科在微信號發聲明稱,近日,我司注意到有媒體在網絡上發布報導稱公司員工向某環衛處長行賄,此描述與事實不符。環境產業公司於2017年6月30日召開了股東大會,重新選舉了董事會,變更了《公司章程》。自此,我司不再承擔環境產業公司的經營管理責任。報導所稱行賄事項與我司無關。  聲明指出,報導所稱「中聯重科天津區域銷售經理楊某」屬於環境產業公司員工,不屬於我司員工。
  • 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關於網絡不實報導的聲明
    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聲明近日,我司注意到有媒體在網絡上發布報導稱公司員工向某環衛處長行賄,此描述與事實不符。現聲明如下:1、我司於2017年5月21日與外部投資方籤訂了《股權轉讓協議》,轉讓了公司主營環衛機械的全資子公司長沙中聯重科環境產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環境產業公司」)控股權。
  • "清水衙門"領導的貪汙傳奇:下屬部門辦事要上供,企業行賄女銷售成情人
    多家大企業向其賄賂,包括中聯重科、龍馬環衛等大企業除了貪汙之外,2013至2019年間,宋玉有利用自己的職位為多家企業謀取利益,向他人索要或非法收受他人錢款總計人民幣407萬元。在宋玉有的行賄大軍中,還包括中聯重科、龍馬環衛等大企業。
  • 中聯重科員工英語協會受熱捧
    隨著協會平臺的升級和會員隊伍的不斷壯大,為分享協會工作成果,增強協會凝聚力,中聯重科英語協會(以下簡稱ZEA: Zoomlion English Association)於6月21日舉行了以「分享進步、展望未來」為主題的新老會員見面會,來自中聯重科各分公司的近三十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 加碼農機業務版圖 中聯重科增持中聯重機股權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趙碧君 劉濤)繼去年8月以20.8億現金成功競購奇瑞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現更名為「中聯重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聯重機」)60%股權後,中聯重科再度加碼農機板塊。
  • 加碼農機合併報表 中聯重科絕對控股中聯重機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趙碧君  劉濤) 繼去年8月以20.8億現金成功競購奇瑞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現更名為「中聯重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聯重機」)60%股權後,中聯重科再度加碼農機板塊。
  • 中聯重科、愛爾眼科、步步高和鹽津鋪子等公司成湖南抗疫...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湖南不少上市公司表現突出,在此次表彰大會上獲得最高禮遇。其中,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黨委被授予「湖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和「湖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稱號。中聯重科黨委書記、董事長、CEO詹純新出席表彰儀式領獎,並作為唯一企業代表發言。
  • 中聯重科股票怎麼樣?經濟不景氣中聯重科業績下滑
    中聯重科股票怎麼樣?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創建於1992年,2000年10月12日,中聯重科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為:000157,發行價是12.74元,首日開盤價是25.55元。2010年12月在香港聯交所上市(股票代碼01157),是中國工程機械裝備製造領軍企業,全國首批創新型企業之一。
  • 中聯重科全球發布新VI 「青出於藍」升華品牌形象
    當地時間6月19日下午,作為全球領先的裝備製造企業,中聯重科在世界藝術之都義大利米蘭面向全球發布全新企業VI(企業視覺識別系統)。以「星耀灰、砂礫灰、極光綠」為最新標準色的VI系統充分演繹了「青出於藍」的品牌主題,將中聯重科「綠色製造」實力和走向全球的品牌魅力彰顯無遺。
  • 中聯重科混合所有制三步跨越
    2003年  經歷股改後的中聯重科實現了良好的股權治理結構,但是依然存在國有股一股獨大的狀態。2005年  2005年10月,建機院完成公司化改造,成為國有資本絕對控股的有限責任公司。其中國有股佔94.1%,員工持股5.9%(科研院所國有資產增值的政策性獎勵)。
  • 中聯重科:證監會核准公司非公開發行不超過10.60億股新股
    每經AI快訊,中聯重科(SZ 000157,收盤價:9.39元)12月18日晚間發布公告稱,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於2020年12月17日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出具的《關於核准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批覆》:核准公司非公開發行不超過10.60億股新股。
  • 跳蚤不跳市 跳價不跳值——中聯重科員工開辦跳蚤市場
    為提高員工節約意識,變廢為寶,宣揚勤儉樸素的生活作風,達到互利互惠的交易效果,8月21日,中聯重科混凝土機械公司團委在麓谷公寓籃球場內組織開展跳蚤市場活動,吸引了200餘名員工參加。在歡快的音樂聲中,活動現場人來人往、絡繹不絕。員工們精心裝扮了自己的攤位,吸引顧客的到來。
  • 18名律師涉嫌向張家慧行賄,絕大多數避談此事,一律師哭訴「不得已而為之」
    而在這37名行賄人中,有18名律師。一時間,律師行賄問題引起關注。中央紀委國家監察網站刊文,引述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助理教授蔡元培的觀點稱,律師行賄是嚴重不法行為,這一行為將受到法律法規的嚴肅追究,輕則停止執業、吊銷其律師執業證書,重則構成犯罪,需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此外,根據具體案情,律師涉嫌行賄行為還可能牽涉到偽證罪、虛假訴訟罪等罪名。
  • 天津一環衛處處長貪汙受賄 行賄者涉中聯重科龍馬環衛
    5、2015年至2016年間,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聯重科」)中標濱海新區環境局環衛設備採購項目後,被告人宋某有接受該公司天津區域銷售經理楊某的請託,為該公司在車輛驗收、購車款支付等方面提供幫助,在2017年下半年至2018年初,先後兩次收受楊某送予的現金,總計人民幣30萬元。
  • 中聯重科與常德財經機電職院(籌)共建中聯產業學院
    1月8日上午, 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與常德財經機電職院(籌)共建中聯產業學院籤約及揭牌儀式在常德財經機電職院(籌)舉行。雙方建立戰略合作關係,並在常德財經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籌)智能製造系掛牌「中聯產業學院」。市政府、市教育局、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人社局相關領導,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出席儀式。
  • 中聯重科(01157)子公司中聯重機擬於蕪湖市投資智能農機產業化項目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訊,中聯重科(01157)發布公告,公司建議採納持股計劃,持股計劃旨在進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建立和完善勞動者與所有者的利益共享機制,提高員工凝聚力、構建公司核心競爭力,倡導公司與個人共同發展的理念,充分調動公司員工的積極性和創新能力
  • 湖南省勞動模範中聯重科熊焰明:為裝備製造發展奮勇攀登
    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熊焰明榮獲湖南省勞動模範榮譽稱號。熊焰明現任中聯重科副總裁,併兼任中聯農業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CEO。他曾先後擔任長沙建設機械研究院助理工程師、工程師,中聯重科第一屆監事會監事,中聯重科副總經理,常務副總裁,第二屆董事會董事,中聯重科工程起重機分公司總經理,中聯重科海外公司總經理等。
  • ...中聯重科現在有能力跑得更快!」——訪中聯重科副總裁、工程...
    近年來,在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持續低迷的大背景下,中聯重科「苦練內功」,尋求新突破,全面實施產品4.0工程,不斷推進型譜優化、模塊化設計與智能化研究,打造精品,取得了顯著成績。根據中聯重科近期發布的2017年半年度報告,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27.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2.05%。
  • 天津官員受賄400餘萬 多家環衛公司牽涉其中
    判決書信息顯示,宋某某於2013年至2019年間,利用其負責環衛車輛採購、驗收、付款,市容市貌、戶外廣告管理,農村垃圾收集及運輸項目等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並索要或非法收受錢款。其受賄背後,出現了龍馬環衛(603686.SH)、中聯重科(000157.SZ)等多家公司的身影。不過,龍馬環衛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否認行賄事件與公司有關,並稱「有可能是裁判文書有筆誤」。
  • 中聯重科牽人工智慧公司Landing.AI:「AI+農機」,洋氣又接地氣?
    》2018年第32期)「世界一流的企業都在向AI轉型,我很堅定地投入與中聯重科的合作,將中聯重科重機公司打造成為一個全新的成功的AI公司。」7月31日,世界人工智慧領袖級人物吳恩達教授在中聯重科長沙總部如是說。當天,中聯重科宣布與吳恩達教授的人工智慧公司Landing.AI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過去三四年,作為我國裝備製造龍頭企業的中聯重科在智慧農機領域已多有探索,此次與吳恩達合作發展「AI+農機」,又會擦出何種火花? AI大神吳恩達緣何看中農業機械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