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問題
新生寶寶的每一個問題對新媽媽來說都是大事,但由於缺乏經驗,新媽媽們往往在問題發生後感覺束手無策,別怕,平安好媽媽來啦。
常見的問題有哪些? 下面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吐奶
吐奶是寶寶嬰兒時期最常遇到的問題。這種情況下,首先需要判斷寶寶是溢奶,還是吐奶。
溢奶是指奶汁從寶寶的嘴角溢出來,量少,一般只有一兩口。這不叫「吐奶」,屬於正常生理現象,家長不必太過擔心,平時加強護理,勤拍背即可。
吐奶則指新生兒大口地將奶水吐出來,量多。外觀健康的新生兒,可能由於餵奶量過多、咽下空氣過多、吃奶過急、吃奶前後哭鬧等引起吐奶,屬生理性吐奶。
如果寶寶沒有存在以上問題,或者以上問題經過醫生或人為糾正後,寶寶仍頻繁吐奶,則屬病理性吐奶,寶寶可能合併其他疾病,需要排除感染、新生兒腸梗阻、食道閉鎖、腸道閉鎖、幽門狹窄等可能,應及時就醫。
Q: 如何預防吐奶?
首先,吃奶前後不要太折騰寶寶,比如不要剛吃飽就換尿布、洗澡;吃奶時儘量把寶寶抱起來喂,同時讓寶寶儘量多地含住乳頭或奶嘴,避免吸吮時吞入大量空氣;吃奶後記得給寶寶拍背約15~30分鐘。
對於吐奶或溢奶的寶寶,拍完背後儘量讓寶寶側著睡,目的是防止新生兒吐奶誤吸導致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
抓握反射
抓握反射是新生兒無條件反射的一種。新生兒在第一個月會常緊握拳頭,但如超過2個月仍持續握拳,可能是中樞神經系統損傷。由於握持反射,手心總是不透氣,潮溼,容易滋生細菌,加之新生兒愛吸吮手指,所以家長要特別注意新生兒的手掌清潔。
新生兒紅斑
新生兒紅斑又稱新生兒蕁麻疹、新生兒過敏性紅斑,是一種以紅斑、丘疹和膿皰為特徵的短暫性皮膚病,病因不明,多發生在新生兒出生後2周內。
輕中度新生兒紅斑無需特殊治療,注意皮膚清潔。
重度新生兒紅斑,可外用藥物爐甘石、兒膚康等,合併有感染傾向者,可外用莫匹羅星,本病有自限性,且無嚴重併發症,不需隔離。
打嗝
嬰兒打嗝時,可餵些溫開水,或抱起輕拍背部,打嗝就會止住。此外,餵奶時,要避免空氣吸入,餵奶後豎抱嬰兒輕拍其背部,讓其胃內空氣排出,可預防打嗝。
部分資料引用:我和寶貝 2020年6月第10卷第6期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