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是今年就業服務工作的重中之重。今日(9月12日)下午,東莞市高校畢業生「莞邑啟航 逐夢灣區」計劃雲上發布會以直播形式拉開帷幕,市人社局局長司琪帶隊走進直播間,為「莞邑啟航 逐夢灣區」計劃系列品牌服務線上「帶貨」,全面解讀十項行動計劃,以真招實招向廣大高校畢業生拋出橄欖枝。
人社局領導結合ppt講解發布「莞邑啟航 逐夢灣區」人才計劃基本情況
十大行動「引才、留才、育才」
高校畢業生就業,一頭連著國家社會,一頭連著萬千家庭。在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如何讓高校畢業生就業不再困難?
在雲上發布會上,市人社局局長司琪、市人社局副局長湯麗華、市人力資源服務中心主任劉越峰、市人社局就業促進與失業保險科科長汪建鋒共同啟動了「莞邑啟航 逐夢灣區」計劃。司琪介紹,市人社局整合了一系列資源,也想了很多實招,對現有政策服務進行整合、升級,提出了高校畢業生「莞邑啟航、逐夢灣區」就業創業計劃。
該計劃從「引才、留才、育才」三大方面提供鏈條服務,全方位拓渠道、強保障、優服務,讓高校畢業生在莞邑大地有用武之地、有成長之望、無後顧之憂,為推動東莞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今年東莞僅戶籍應屆畢業生就有約2.2萬人,預計將有2萬人在莞辦理報到手續,其中包括92名困難家庭畢業生。該計劃力爭實現年內應屆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96%以上,應屆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100%。
整個計劃細分為精準就業服務計劃、就業牽線計劃、線上線下招聘計劃、實習見習計劃、就業激勵計劃、託底安置計劃、素質提升計劃、創業支持計劃、在莞安居樂業計劃、打造服務載體計劃十大行動計劃。從為高校畢業生與東莞牽線搭橋開始,到服務畢業生在莞找到好工作、開拓一番屬於自己的事業,以全鏈條的優質服務讓廣大高校畢業生「引得進、留得住、發展得好」。
「未來,東莞有著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也會更加開放包容。我們始終會敞開胸懷歡迎各位大學生,也希望你們能夠在告別大學青春的同時,選擇來東莞就業,繼續啟航,去追逐你們的夢想。」司琪在直播間中向廣大高校畢業生拋出「橄欖枝」,為東莞就業創業環境和系列政策服務「帶貨」,「我們希望大家不僅來到東莞,而且在東莞有更好的發展,有一份自己的事業,在灣區實現自己的夢想。這就是我們策劃『莞邑啟航 逐夢灣區』品牌的初衷和目的。」
雲上為畢業生答疑解惑
為了讓廣大畢業生更充分地了解「莞邑啟航 逐夢灣區」計劃系列品牌服務,雲上發布會特別設置互動問答環節,針對畢業生們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了解答。
「莞邑啟航 逐夢灣區」十項行動計劃的發布,將更好地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保駕護航。畢業生如何簡單明了地直接找到匹配自己條件的相關扶持政策?市人力資源服務中心主任劉越峰介紹,市人社局將推出「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雷達」,畢業生屆時可以通過東莞市人社局官網、東莞市就業創業服務公眾號等平臺,輸入關鍵字或本人信息一鍵查詢到適合自己的政策服務。如果畢業生通過了實名認證,還可以直接通過大數據精準判斷其能享受哪些補貼,部分符合條件的補貼更可以實現「秒批、秒領」。
圍繞「莞邑啟航 逐夢灣區」計劃提出的託底安置計劃,市人社局就業促進與失業保險科科長汪建鋒進行了詳細介紹,困難高校畢業生除了可以按規定享受我市當前所有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補貼之外,市人社局還特別針對困難高校畢業生量身定製出臺了兩個政策,一是在全市範圍內開發了35個基層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崗位,二是在全市範圍內開發了100個基層社區工作者崗位,專門吸納建檔立卡等困難高校畢業生就業,目前都在順利推進中。
此外,圍繞畢業生如何在職場繼續提升個人技能、來莞創業如何尋求幫助、線下如何找到靠譜的招聘會等,市人社局相關部門負責人也均作了詳細解答。據介紹,我市擁有豐富的服務平臺,包括各鎮街、村(社區)的就業服務平臺,各種創業孵化載體,還有青年人才驛站、優才服務中心等等,能夠全鏈條為畢業生服務;雄厚的產業體系,上萬家規上企業,能夠為畢業生提供充足的就業崗位;豐厚的政策禮包,真金白銀的投入,能夠為來莞就業創業畢業生解決後顧之憂。
來莞就業畢業生代表分享就業經驗
來莞優秀畢業生現身說法
「感謝東莞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創業環境,給我們年輕人提供了更多的創業機會……」在當天的雲上發布會上,幾位來莞就業創業的優秀「學長」現身直播間,與觀看直播的高校畢業生分享了自己的就業創業經驗,講述了自己與東莞的邂逅和成長故事,並為畢業生們現身說法提供了實用的就業創業建議。
東莞市樂派體育發展有限公司創始人黃洲來自湖南,在師兄的引薦下來到東莞一家幼兒園當「阿叔」從事體育教學工作,2015年開始創業,公司主要面向幼兒園、小學派遣合格的體能、籃球、足球教師,開展第二課堂、直營籃足球俱樂部等,五年時間共培養了超過6萬名學員,迅速在多個地方開設了分公司,並準備繼續深耕東莞。對於東莞的營商環境,他稱讚有加,「像我們這種體育教育培訓公司,在東莞有這麼好的營商環境,離不開東莞政府的引導和打造,感謝東莞這片沃土!」
廣東耀地設計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創始人王珪因市人社局提供的校園招聘平臺結緣東莞。從一名實習施工圖繪圖員,慢慢做到繪圖員、實習設計師、設計師,最終做到一家知名的裝飾公司的設計總監,最終於2018年創立了廣東耀地設計裝飾工程有限公司。「這是一座美麗而包容的城市。」王珪深情感嘆,東莞有很多優點,最吸引他的莫過於這個城市自身的氣質——海納百川,「每個有夢想的年輕人在東莞都有屬於自己的舞臺。」
還有受父輩影響對東莞產生興趣,因校企合作洽談會來到東莞的袁明星,如今已是東莞市商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這座製造業實力雄厚的城市,讓他看到了廣闊的前景。一次偶然的機會,袁明星在東莞開啟了創業之路,2016年至今團隊連續幾年被天貓評為星級服務商。「東莞政府部門對新興行業的扶持、幫助和推廣,給了我們這樣的企業十分大的幫助。」袁明星分享道。
/權威解讀/
「莞邑啟航 逐夢灣區」計劃
關鍵詞1:「數智化」
依託東莞市人社局官網、東莞市就業創業服務公眾號等平臺,開發「就業政策雷達」,只要求職者輸入關鍵字或本人信息,就可以一鍵查詢到適合自己的政策服務;聯手「校校招」平臺,有針對性地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全流程就業跟蹤服務。
關鍵詞2:「搭平臺」
在東莞高校開展校園專場招聘及政策宣傳活動,有針對性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就業創業的政策支持;組織我市重點企業赴外省高校召開校園專場招聘活動及東莞形象宣傳推介;通過在國內重點城市組建一批國內人才工作站,協助舉辦人才招聘活動。
關鍵詞3:「拓渠道」
大力開展「民營企業招聘周」「應屆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活動」「國有企業專場」「金秋招聘月」等專場招聘,做到時時有服務、月月有活動;大力推進「雲上校企洽談會」,搭建全國各地院校與我市重點企業對接線上平臺,促進畢業生與招聘崗位便捷、精準對接。
關鍵詞4:「促見習」
支持各地高校與我市企業開展校企合作,共建產教融合實習基地,為高校學生提供實習崗位和就業機會;鼓勵企業開發見習崗位,企業可以享受每人每月最低工資標準50%的見習補貼,留用見習人員的還可以享受每人3000元的見習留用補貼。
關鍵詞5:「強扶持」
提高高校畢業生就業補貼,畢業2年內高校畢業生可享受一次性3000元就業補貼;畢業5年內高校畢業生,按每人每月200元給予基層就業崗位補貼。實施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社會保險補貼、一次性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補貼等,鼓勵企業招用高校畢業生。
關鍵詞6:「保託底」
開發100個基層社區工作者就業崗位吸納建檔立卡等困難高校畢業生,吸納困難高校畢業生就業;開發35個基層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崗位,優先用於吸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殘疾等困難高校畢業生。
關鍵詞7:「助安居」
簡化來莞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入戶程序,具備條件的可實行「秒批」。入戶東莞符合住房保障條件的可申請入住公共租賃住房,或者領取每年最高不超過1.2萬元的貨幣補貼(最長3年);在莞就業創業高校畢業生符合住房保障條件的可申請入住公共租賃住房,或者領取每年最高不超過6000元的貨幣補貼(最長3年)。新引進的本科、碩士、博士畢業生,還可申請1萬至30萬不等的綜合補貼。
關鍵詞8:「優服務」
依託東莞市優才服務中心,提供 「一站式」「一對一」協代辦、人才項目對接、人才政策諮詢等服務。依託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青年人才驛站等,提供政策宣傳與諮詢、創業孵化、培訓交流、文化融入、免費住宿等人才服務。
關鍵詞9:「提素質」
支持進修提升能力,取得碩士、博士學位的,分別給予一次性2萬元、4萬元的資助。支持參加職業技能提升培訓,給予最高3000元的培訓補貼。採取線上線下培訓模式,大力開展「一鎮一品」產業人才培訓和企業職工適崗培訓。
關鍵詞10:「挺創業」
舉辦SYB創業培訓班,提供專業創業培訓和創業諮詢、創業指導服務。在校及畢業5年內高校畢業生創辦的初創企業可申請10000元一次性創業資助。高校畢業生創業可申請最高30萬元的貼息創業擔保貸款。開展創新創業大賽、青創大賽、青創講堂等活動,推動青年實現創新創業。
全媒體記者 朱珍珍/文
全媒體記者 藍業佐 圖/視頻
全媒體編輯 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