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來,中國飽受外國侵略者的欺凌,由於晚清統治者的盲目自信,使其落後於世界發展潮流,只能忍受外國敵人的欺辱。民族危在旦夕,無數愛國志士迎難而上,有的加入了軍隊,參加了保家衛國,有的以文壇為陣地,喚醒了國人,他們所作出的犧牲是不可估量的,為了祖國,他們甚至願意獻出生命。
亂世時期,難免有許多賣國求榮者,他們為了個人私利,出賣國家,出賣組織,陷於敵國,侵華中國,這種人就是我們所說的漢奸。自古以來,人民對叛國者的態度是不能容忍的,戰爭結束後,漢奸們淪為侵略者的幫兇,都受到了嚴厲的懲罰。
抗日戰爭結束後,許多叛國者和漢奸受到應有的懲罰,並直接被判死刑。在這些人中,有一人為日本人美化侵華罪行,也為日本關東軍做宣傳,成了日軍推行戰爭政策中的「糖衣炮彈」,此人叫李香蘭。
提到李香蘭,也許很多讀者覺得很陌生,如果說到她的作品《夜來香》,想必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出生於中國遼寧省燈塔市的李香蘭,其父親因被日方懷疑與中國抗日者有聯繫而被拘留。於是李香蘭隨家人搬到瀋陽居住。李香蘭在撫順開往瀋陽的火車上認識了一個俄羅斯猶太裔少女柳芭,兩人後來成了好朋友。
在柳芭的推薦下,李香蘭得到了一次機會,拜蘇聯著名歌劇演員波多列索夫夫人為師,並因此走上了歌唱之路。奶奶1933,李香蘭認出父親的朋友李際春是她的養父,因此改名為李香蘭(原名為山口淑子)。日寇入侵期間,日本關東軍大力包裝李香蘭,並仍以中國歌星的身份出道,後來因一曲《夜來香》而紅遍大江南北。自此以後,李香蘭為日本侵華軍隊做宣傳,還粉飾侵略罪行。
在日本宣布投降後,李香蘭被中華民國政府指控犯有漢奸罪,經搜集證據發現李香蘭所犯有各種「罪行」,最終判處其死刑。行刑前,李香蘭讓人送來證件,國民政府才發現她原來是日本人,而不是真正的中國人,只是她在中國長大而已。因為李香蘭是日本人,所以「漢奸」二字不能用在她身上,只能說她也是侵華日軍的一員,最終被判無罪,送回日本。
回到日本後,李香蘭把名字改成了山口淑子,並開始進入日本電影圈,期間還想過前往美國發展。一九六九年,現年五十歲的李香蘭成為日本電視節目主持人,並與曼德拉、阿拉法特等名人進行過訪談。很快,李香蘭參加了競選,成為18年的參議員。上了年紀的李香蘭為中日友好事業奔走,她主動站出來作證日本侵華罪行,還公開勸告日本首相不要參拜戰犯某社。
李香蘭從1975年到2005年多次來中國訪問,非常希望中國和日本能友好相處,中日友好協會主席廖承志也親自接待了她。李香蘭於2014年9月去世,享年94歲。早些年,她為侵華日軍做宣傳,這確實令人無法原諒,但她在戰後勇敢地承認了日本侵華的事實,而且她的態度也非常真誠,這一點也應當肯定,大家認為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