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SCI期刊引證報告》出臺 高教社期刊《Protein & Cell...

2020-12-17 科學網
2018年《SCI期刊引證報告》出臺 高教社期刊《Protein & Cell》影響因子再創新高

2019年6月20日,在美國湯森路透發布的2018年度《SCI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中,高等教育出版社與中國生物物理學學會、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聯合主辦的學術期刊《Protein & Cell》2018年度影響因子為7.575,在2017年度影響因子6.228的基礎上繼續提升,在SCI細胞生物學學科193種期刊中排名第30位,在中國大陸所有學科SCI期刊中位列第9名。

英文學術月刊《Protein & Cell》致力於報導生命科學和生物醫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熱點,維度跨越分子、細胞、模式生物、生物技術、基礎與臨床醫學,研究對象涵蓋微生物、植物、動物、人體,是一本國際化的綜合性學術期刊。自2010年創刊以來,《Protein & Cell》始終秉承主編團隊的辦刊理念,堅持學術期刊非營利性(Non-profit),堅持全球免費開放獲取(Global Open Access)出版,堅持為及時、公正地發表全球學者,尤其是青年學者的最新科研成果提供綠色通道(Green Channel for Rising Stars In Science)。同時,做到公平公正,在世界範圍內積極推動生命科學發展,促進人類的進步。以上辦刊過程中始終踐行的原則,使《Protein & Cell》具有鮮明的特色,獲得了較高的國際知名度。

《Protein & Cell》由饒子和院士擔任主編,自籌備創刊即獲得了國內外同仁的鼎力支持,在各方的支持努力下,創刊以來,不僅取得了較快發展,也得到了學術出版界的認可,2013-2018年被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清華大學圖書館、中國學術文獻國際評價研究中心連續評選為「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併名列前茅,2014-2018年持續獲「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資助。目前,期刊正穩步前進,力爭早日進入國際一流生命科學學術期刊的行列,成為一個學術水平高、可讀性強、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生命科學期刊品牌。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學會動態】學會期刊《Protein & Cell》2020年最新影響因子再創...
    >2020-07-01 04:46 來源: 澎湃新聞 中國生物物理學會 原創 Protein & Cell 中國生物物理學會責編 ∣吉相佳喜報C 2020年6
  • 最新《期刊引證報告》揭曉,IEEE期刊持續領先
    2019年《期刊引證報告(JCR)》於昨晚2020年6月29日公布,IEEE期刊在相關技術領域繼續保持領先。
  • 2020年度《期刊引證報告》發布 重慶郵電大學一期刊首個SCI影響...
    >14時21分訊(李婷婷 蒲靜 通訊員 敖永春)6月29日,信息服務提供商科睿唯安發布了2020年度《期刊引證報告5.382,位居《期刊引證報告》Q1區。《期刊引證報告》 重慶郵電大學供圖 華龍網發據悉,《數字通信與網絡(英文)》是由重慶市教委主管,重慶郵電大學主辦的全OA英文期刊。
  • 最新《期刊引證報告》揭曉2017年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學術期刊
    費城2017年6月15日電 /美通社/ -- 科睿唯安(原湯森路透智慧財產權與科技事業部)今天發布了2017年最新《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簡稱JCR)。
  • 科睿唯安《2019年期刊引證報告》揭示學術期刊影響力—新聞—科學網
  • 2020年度《期刊引證報告》發布—新聞—科學網
    2020年度《期刊引證報告》發布
  • CSCD 最新大氣科學領域期刊引證指標(2018年)
    2019年9月,中國科學引文庫(CSCD)發布了最新中國科技期刊引證指標(2018年),該統計數據以CSCD核心庫為基礎,所有指標統計遵循文獻計量學的相關定律及統計方法,這些指標反映了國內中文科技期刊的價值和影響力。
  • 推薦兩個免費查詢SCI期刊影響因子(IF)的網站
    上個月SCI的東家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發布了2020年度「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 最新SCI期刊引證報告:《海洋學報(英文版)晉級海洋學Q3區,AOS 2019...
    最新SCI期刊引證報告:《海洋學報(英文版)晉級海洋學Q3區,AOS 2019 SCI影響因子1.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20年6
  • SCI期刊Top100榜單公布以及2020年SCI影響因子及方便查詢工具,附最全EXCEL完整版目錄!
    主頁面:以cell research期刊為例,打開後,影響因子(20.507) 、中科院分區(JCR分區/中科院分區)、國人佔比(50.82%)、版面費(4300美元)、自引率(1.4%)、影響因子趨勢圖、經驗分享等直接顯示在頁面內。
  • 2020年度《期刊引證報告》發布,48本SCI期刊被警告
    科睿唯安的Web of Science索引了21,000種期刊,但年度期刊引用報告(JCR)中僅包含12,000種期刊,並且獲得影響因子。科睿唯安正在採取措施來打擊期刊惡意提升影響因子的行為,2020年對33種期刊進行了壓制(也就是暫時不公布影響因子),所有這些都是出於明顯的自我引用,從而提高了期刊的排名/影響因子。
  • 2019年期刊引證報告發布!我國創辦的這本期刊首次獲得影響力因子
    ◎ 李迪 科技日報記者 盛利近日,科睿唯安 (原湯森路透智慧財產權與科技事業部)發布了2019年度《期刊引證報告》(簡稱JCR),引起了業內人士的關注。據科睿唯安公布,今年的報告囊括了來自五大洲83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2000種期刊,涵蓋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236個研究領域。
  • sci期刊影響因子幾年更新
    sci期刊有分區,分區劃分標準,與影響因子有關。sci期刊的影響因子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每次更新,都可能會導致sci期刊重新劃分分區。那麼,sci期刊影響因子幾年更新?影響因子是一種期刊評價工具,是JCR對包括SCI收錄的3800種核心期刊(光碟版)在內的8000多種期刊(網絡版)之間的引用和被引用數據進行統計、運算,並針對每種期刊定義了影響因子等指數。sci期刊影響因子是以年為單位進行計算的。
  • 2018年高分子科學類SCI期刊點評
    2002年adv polym sci的IF=5.4,同是聚合物綜述類雜誌的prog polym sci,if也只有3.7。現在,adv polym sci的IF降到2.677,而prog polym sci的IF卻已經漲到24.558。
  • 什麼是SCI期刊及SCI期刊分區
    它收錄全世界出版的數、理、化、農、林、醫、生命科學、天文、地理、環境、材料、工程技術等自然科學各學科的核心期刊3700多種。通過嚴格的選刊標準和評估程序來挑選刊源,SCI收錄的文獻能夠全面覆蓋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它主要收錄文獻的作者、題目、源期刊、摘要、關鍵詞,不僅可以從文獻引證的角度評估文章的學術價值,還可以迅速方便地組建研究課題的參考文獻網絡。
  • SCI期刊分區,一次性整明白!
    SCI論文指南(ID:scizhinan)提供專業的SCI論文寫作與發表經驗精細的論文發表指導▲長按二維碼關注文章來源:南開管理評論作為一個科研工作者,了解期刊論文的一些基本常識是大有裨益的關於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期刊引證報告) 期刊分區影響較為廣泛的有兩種:一種是 Thomson Reuters 公司制定的分區(中文一般翻譯為湯森路透分區);第二種是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制定的分區(簡稱中科院分區)。這兩種分區方式均基於 SCI 收錄期刊影響因子基礎之上進行分區的。
  • 目標SCI期刊的選擇
    SCI是美國《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的簡稱,是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SI)E.加菲爾德博士(Eugene Garfield)於1964年創辦的一種期刊文獻檢索工具,也是當前世界自然科學領域基礎理論學科方面的重要期刊文摘索引資料庫,是國際公認的進行科學統計與科學評價的主要檢索工具,SCI
  • sci期刊如何判斷級別高低
    sci期刊相比較其他期刊來說,已經處於頂尖的地位。但sci收錄的期刊不止一本,在sci期刊這一圈子內也難免互相比較高低。那麼,sci期刊如何判斷級別高低?分區或影響因子。首先,sci期刊分區判斷級別高低sci期刊分為了四個區,採用的分區標準有兩種。
  • 2020年體育科學SCI期刊影響因子報告
    北京時間6月29日18:00,2020年(2019版)《期刊引證報告該期刊近年來總體呈現繼續上漲趨勢,2018年為自引率僅為0.2%。
  • sci期刊如何選擇
    投稿發表sci論文,可選擇的sci期刊範圍比較廣。不同的論文,不同的目的,選擇sci期刊的標準是不同的,一旦選錯,很難成功發表,或者發表了不被認可。可見,期刊選擇很重要。那麼,sci期刊如何選擇?首先,確定自身對sci期刊的需求發表的sci論文,可能是用來評職稱、畢業、展示科研成果,也可能是其他。不同的目的,面對的要求是不同的。比如評職稱發表sci論文,sci期刊要達到職稱單位認可的標準,比如幾區、影響因子。作者在選擇sci期刊前,需要確認這些標準是什麼,從而圈定自己可選擇sci期刊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