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9日新媒體專電(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楊金志 仇逸 嶽德亮)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9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受全國人大常委會委託,張德江委員長向大會報告工作。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文風清新,亮點頻頻。不少代表,尤其是從事地方人大工作的代表,結合報告中的重點、亮點,向新華社記者表達了他們的「贊」與「盼」。
【報告體現好文風】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殷一璀:報告充分體現了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也牢牢把握了全國人大作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的定位和工作的正確方向。報告翔實、實事求是地總結了過去一年的工作,言簡意賅地部署了今年的工作,並提出了明確要求。通過報告,我們可以看到本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履職第一年的很多亮點,包括更加注重統籌謀劃,實現良好的開局;注重精細化立法,提高立法質量;更加注重完善機制和方法,加大監督工作的力度;更加注重代表和人民群眾參與,積極發揮人大民主渠道的作用等。
【基層代表的兩個「五年都能」】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上海分院常務副院長朱志遠:報告提出「努力讓來自基層的全國人大代表在五年任期內都能列席一次常委會會議」,「讓來自基層的全國人大代表在五年任期內都能接受一次學習培訓」,這是全國人大常委會主動健全代表工作的「實招」。在過去,確有一些基層代表在任期內沒有機會列席常委會會議,沒有接受過學習培訓。我相信,這兩個「五年都能」,將有力促進基層代表更好發揮作用,提高履職能力。
【處在「第一線」的人大】全國人大代表、寧波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宋偉:報告指出,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處在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的第一線,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程中擔負著重要職責。這一點,我們從事人大工作的代表感到特別鼓舞。既然處於第一線,人大工作就要保持「一線狀態、一線作用、一線作為」。人大要依法積極履行各項職權,以奮發有為、實幹興邦的精神取信於民。
【關注民生、科學立法】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民法室主任孫憲忠: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特別關注民生,涉及民生的有很多處,這一點特別值得肯定。報告還強調立法的科學性,特別是強調增強法律的可執行性、可操作性,報告傳遞出的積極信號,對整個社會尤其是對法學界有很大的鼓舞作用。
【統籌運用地方人大資源】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茅臨生:報告強調全國人大加強同地方人大的聯繫,委員長會議組成人員加強同直接聯繫代表的交流。希望全國人大繼續創新立法理念、方式方法,統籌運用地方各級人大的資源。因為地方人大、基層人大在聯繫民眾、匯集民意方面有豐富經驗。某些專門領域的立法工作,可以在一個地方先行先試,指導地方立法,發揮地方人大的「試驗田」作用,這樣既可以節約立法成本,也能更好地促進該項工作持續推進。我們還期盼全國人大加強對地方人大具體工作的指導,組織地方人大參與法規草案的調研,加強對地方人大實踐探索的總結提升。
【加強「就地調研」,善用新興媒體】全國人大代表、杭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金財:報告提出,「完善代表聯繫群眾制度」「拓寬和豐富代表聯繫群眾的渠道和內容,更好地發揮代表在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方面的獨特作用」。人大代表來自人民,工作重點要放在對民情民意的掌握和就地調研上。我建議,人大在組織開展集中性視察同時,還要更加重視代表就地發揮主體作用;當前可以藉助網際網路、移動通信等新興媒體方式,建立全天候人大聯繫代表、代表聯繫群眾的渠道。
(原標題:人大這一年,我的「贊」與「盼」——人大代表眼中的常委會工作報告)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