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欣欣前幾天剛生了二胎,頭胎是女兒,二胎生了兒子,這下可把他老公樂壞了。於是我拿著大包小包去看她,可我一去了,卻絲毫從她臉上看不到喜悅,只看到了痛苦。欣欣生頭胎時因為孩子頭圍大,所以選擇了剖腹產,所以二胎只能選擇剖腹產。等我到的時候,她正在被護士盯著下床運動,據說是怕腸粘連。
這時我看到欣欣捂著傷口,一直扶著床走,每走一步臉上的表情都異常痛苦,她一直叫喚傷口痛,雙腿沒勁,可我看她還是在咬牙堅持,突然她打了個噴嚏。這個對別人而言簡簡單單的噴嚏,對她而言卻異常痛苦,她疼的瞬間眼淚都飈了出來,我在旁邊實在不忍直視。
看到這一幕,我就非常感激自己當初選擇了順產,雖然開宮口的時間比較長,但從進入產房到生產完還不到一個小時,生產後也是自己走著出的產房,完全不需要別人扶,也不存在剖腹產的這些痛苦。雖然我知道有一些女性因為害怕疼痛而選擇了剖腹產,她們認為剖腹產的話只要打了麻藥,自己就感覺不到痛苦,就不用經歷九死一生的考驗。其實,剖腹產所承受的痛一點也不必順產少,甚至更多、更麻煩。
現在我們一起來了解女性在剖腹產過程中都要承受哪些傷痛呢,其中哪種痛最厲害呢?
1.插尿管的痛
有一些女性是順轉剖,所以可能是在有宮縮的情況下進行的剖腹產,此時產婦本來就非常難受了,神經也是高度緊繃,此時插尿管就很容易緊張,導致反覆插幾次,這就比較痛苦了。如果產婦可以放鬆,那插尿管就進行得很快,所以也不會那麼痛苦。
尿管一般會留置1~2天,過程中也不會覺得很難受,只是在拔掉後需要練習排尿,因為如果產婦無法小便,有可能再次留置尿管,而長期留置會引發泌尿系統感染,引發一系列症狀。所以,其實插尿管的痛取決於產婦的配合程度,正常來說,這種痛是無須擔心的。
2.打麻藥的痛
我們知道,打麻藥其實就是往腰部扎一針,但那根針比較粗、長,有時遇到新手還需要扎幾次才行,之後病人就會漸漸失去知覺。打麻藥的痛對生孩子的產婦來說,幾乎是完全可以忍受的。
3.手術過程的痛
如果是剖腹產,那麼產婦在整個過程中都是感覺不到痛的,及時有的產婦說在孩子被取出的一瞬間自己有被拉拽的感覺,那也是幾秒鐘的事。所以,產婦在剖腹產手術過程中幾乎感覺不到痛。
4. 刀口痛
雖然剖腹產的人在手術過程中感受不到痛,但麻藥過後刀口的痛就會發作出來,且因為當時止痛泵的緣故,很多人是可以承受的。而隨著止痛泵的去除,刀口痛會逐漸顯現出來。剖腹產的人在生產後的幾年甚至十幾年,一遇到陰雨天氣就會又痛又癢,可以說是長期的痛啊!
5.產後氣體排不出的痛
很多產婦都知道,剖腹產後醫生會讓喝一些促進排氣的東西,比如白蘿蔔湯。醫生會叮囑產婦一定要儘快排氣,如果排氣不順,就會一直憋得,讓人疼痛難忍。
6.醫生按壓腹部的痛
生過孩子的都知道,在生產完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醫務人員過來按壓你的腹部,要看看子宮收縮是否良好,而對於順產的來說,則會按壓腹部來看看排血是否乾淨。但因為順產的人沒有傷口,所以就算按壓也不會怎麼痛,而剖腹產就不是了。剖腹產的人本身就有傷口,此時按壓腹部就會拉扯到傷口,再加上按壓的疼痛、宮縮的疼痛,這種痛會讓人難以承受。
7.下床運動的痛
不要以為生完孩子就沒事了,就可以舒舒服服當媽媽了。對於剖腹產的人而言,下床運動的痛可能是最難承受得了。產後刀口痛、宮縮痛,再加上雙腿無力,本來就難受得要死,醫務人員還會不停催你趕緊下床運動,勉強下了地,每走一步都痛到無法呼吸啊!
8.宮縮痛
宮縮不只存在於孕後期,也存在於產後,比如我在生產完後就出現了宮縮,而且是每次孩子一吃奶,我就肚子疼,然後還會流血。其實,產後有宮縮痛是正常的,是由子宮間歇性收縮引起的,對於產後恢復是有幫助的,這種痛可自行消退。
看完以上的幾種痛,你還覺得剖腹產輕鬆嗎?在這八種痛中,最讓人難以忍受的應該是排氣、按壓腹部和下床運動的痛了,因為要因人而異,所以也難以界定到底哪一種最痛,建議大家能順產還是順產的好!
我是幼教咖,幼兒園園長、早教師,傳播更好育兒乾貨。歡迎關注,您的點讚、轉發,是對我最好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