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你能否接住「橄欖枝」
——空軍面向社會公開招考文職人員首次補錄面試西安考區見聞
■陳賀 袁真明 解放軍報記者 賽宗寶 特約通訊員 趙第宇
公開招考補錄工作
當前,空軍第二批通過面向社會公開招考錄用的文職人員崗前培訓已經結束。幾個月前,他們從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如願收到來自藍天方陣的邀請函。
然而,在同一場招考中,更多人因為種種原因與「孔雀藍」失之交臂。幸運的是,今年全軍首次實行補充錄用。這意味著他們將有機會彌補遺憾,成為軍隊文職的一員。
多一次機會,少一分遺憾
11月中旬,備考休息室內,考生宋朝豔仿佛聽到了自己「砰砰」的心跳聲。她刻意放慢呼吸,試圖緩解緊張的心情,可思緒難寧。
「軍人」和「教師」始終是宋朝豔心中最嚮往的職業。本科就讀期間,她因為對徵兵政策不了解錯過「軍人夢」,研究生畢業留校從事行政工作又錯過了「教師夢」。年初,當看到軍隊文職人員招聘簡章上軍校教員的崗位時,她看到了夢想成真的可能,便毅然報名。可順利通過筆試後發現,面試日期和早已定下的婚期意外「撞了車」。
「我仿佛一直都在錯過。」宋朝豔有些無奈,「婚後,我又回到了熟悉的工作崗位,但心裡總覺得有些遺憾和可惜。」
一則補錄面試通知讓她彌補了那場充滿遺憾的「錯過」。她憑藉紮實的專業知識,順利通過面試。
對維吾爾族小夥兒伊力爾江來說,是否參加補錄面試充滿了糾結。首次面試被淘汰後,他專心備戰家鄉哈密氣象局的考核,並順利入職成為一名氣象分析師。
10月中旬,伊力爾江接到軍隊文職補錄的面試通知。一邊是逐漸適應的工作狀態,一邊是前路未知的再次嘗試。去還是不去,成為擺在他面前的一道難題。
伊力爾江告訴記者,他小的時候便覺得軍人「威風凜凜」,做夢都想成為其中一員。如今機會再次擺在面前,對軍營的嚮往讓他決心放手一搏。當天,他自信地走出考場,感覺自己表現「還不錯」。成績公布,伊力爾江果然榜上有名。
有人順利入選,有人鎩羽而歸。來自河北保定的考生於澤民不願意放棄補錄機會,卻又一次在面試環節「栽了跟頭」。「還是太緊張了,沒發揮好。我會總結好經驗,爭取來年再戰!」於澤民說。
「部分考生對招錄比不清楚,盲目選報造成競爭壓力過大;有些考生臨場發揮不穩定,自身能力沒有得到全面展示,只能抱憾而歸……我們希望通過補錄的方式給一些符合條件的考生多一次機會,也給我們招攬人才多一次機會。」西安飛行學院政治工作部人力資源處處長王建偉談道。
寧缺毋濫,補錄標準不降
考生孫偉強接到補錄面試通知後的第一反應是「幸運」。可他不知道,這種「幸運」是數輪嚴格篩選審核後的結果。
據悉,今年入圍空軍文職人員補錄的考生有200餘名,各級機關對照崗位要求,對入圍人員基本情況、學歷學位、專業資格、工作經歷等材料進行細緻審核,最終僅有101人有機會參加面試,孫偉強便是其中一員。
踏進考區,嚴肅緊張的氛圍讓孫偉強感覺似曾相識,相比於半年前的面試,他感到這次面試沒有任何放鬆。
面試現場,考官一連串密集發問讓孫偉強心情驟然緊張起來。他一邊在腦海中仔細回憶知識點,一邊迅速組織語言應答。
「考官們都是本領域專家,提問專業犀利,指出錯誤也是一針見血。」孫偉強心裡難免有些忐忑。
雖然當時並不知道考生的姓名,但考官徐軍還是對他印象很深:「這名考生表現出紮實的基本素質,讓我們看到了很強的可塑性。」
採訪過程中,記者發現考官們頻頻提及潛力、資質、可塑性、基本素質這類詞彙。「我們會刻意打斷考生設計好的思路,提出『意料之外』的問題,目的是考驗考生長期積澱形成的基本素質,而非簡單的面試技巧。往往在這個時候,他們的真實水平就會顯露,是否具備培養潛力也初現端倪。」徐軍談道。
記者了解到,這次面試,選人標準並沒有因為是補錄而打折扣。空軍工程大學物理助教崗位招錄1人、入圍1人,通過0人的結果並不奇怪。「補錄並不意味降低標準。」空軍工程大學政治工作部人力資源組組長李穎路告訴記者,「我們先後面試2個崗位,都是入圍1人、招錄1人,但他們的表現對比很鮮明。一名考生準備充分,很有邏輯,展現出很好的培養潛力;另一名考生的表現明顯不能讓人滿意。我們秉持同一套用人標準進行選擇。」
流程不打折扣,結果方能服眾
「我的編號是A2,報考崗位代碼2019005254……」
記者在補錄面試現場發現,和首輪面試相同的是,考生的姓名被編碼代替。不僅如此,他們還被要求禁止私下與考官接觸,禁止提及自己的畢業院校等信息。
「當一名考生坐在我面前,說明他已經符合入圍條件,我需要衡量的只有他的現場表現。」一名考官告訴記者,「我們盡力避免產生『偏見』。考生身上出現類似『名校光環』等因素,考官容易產生主觀偏好,這樣對其他考生不公平。」
面試評審團的選擇也充分體現維護公平。考官由外校專家、用人單位和用人單位上級機關共同組成,擔任主考官的外校專家都是各領域內學術權威,這樣在保證專業性的同時,盡力避免由於性別、年齡等對面試結果造成影響。
一場評分討論讓考官陳天平印象深刻。兩名考生應聘同一崗位,陳天平在預打分環節分別給出了80分和60分的評分。綜合評定中,其他評審基於兩名考生的現場表現對較為懸殊的分差提出質疑。
多方觀點的交鋒讓陳天平感到,不同考官觀察同一名考生的角度是不同的,這樣的討論有助於形成對考生相對全面的認識。最終,他在採納其他考官意見的基礎上,將第二名考生的成績由60分調整到68分。
考生梁棟清是第二次參加文職面試,除了面試地點不同,他感覺整個流程都和首次別無二致。「同一考場的考生面試結束後,考官很快便逐人告知成績,整個過程高效透明。」
「此次空軍文職人員補錄面試堅持選人標準不變、選拔流程不變的原則。我們希望藉此向所有考生傳遞一種聲音:無論是招錄還是補充錄用,空軍文職人員選拔的各項標準一以貫之。這種『不變』既是公平、公正、公開的要求,更是對全體考生負責的體現。」採訪結束時,空軍政治工作部兵員和文職人員局局長趙玉江介紹說。
來源:軍報記者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