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哲學系畢業後,他成為了只想和生活把酒言歡的音樂人

2020-12-12 故事君MrStory

Start here:

第一次得知馬瀟的名字,覺得這兩個漢字組在一起,確實夠好聽。

馬,意在馳騁。瀟,帶一股灑脫。擁有這名字的,似乎命裡就註定著是個有故事的人。

第一次見到馬瀟是在珠海,一場跨年音樂節的後臺。他一個人坐在沙發上,身上穿著一套利落的外衣,戴一副文質彬彬的眼鏡,這時候任何人經過這裡,看見馬瀟,可能都猜不出他已經是一個全職歌手。

馬瀟在廣州讀完了四年中山大學哲學系,剛畢業就迫不及待地去了北京,正式地做起音樂人。說是正式的,是為了和過去的學生時代相比。走上了這條看似沒有盡頭的路,馬瀟就不能再有少年時的遲疑。

這讓我對馬瀟很感興趣,於是去搜他所在的博雅學院,才知這在競爭激烈的雙鴨山(中大別名),並非等閒之輩能入,要擇優錄取,且艱苦嚴格。

認識他以後,微博關注了@馬瀟還是個孩子,發現他的確熱衷於傳播書法,在今天更通俗地說,叫做「一起練字」。所以,如果你注意看他最近的微博,滿篇都是各地歌迷抄寫的馬瀟歌詞。

這麼看,馬瀟的這股博雅氣質,和其他曬自拍的日常比,的確與眾不同,更多了份文學青年的書卷氣。

一百個人讀到這兒,總該有一個人問我了:難道說,唱民謠需要有文化麼?這民謠裡的故事,多半說得不就是菸酒與愛情,姑娘與村莊,流浪與遠方罷?

是嗎?我說:不是吧。如果民謠真如這設問裡的甲與乙那般簡單,中國的民謠歌手就不該是幾千幾萬人,而是幾千萬。你我能聽到的民謠歌曲,也不會都只是模仿「北方女王」與「南方姑娘」,還應該有「雙鴨山的人字拖」和「江湖酒吧的馬掌柜」。

誠然,多解釋一句,對剛提到的兩首,我只有偏愛,毫無貶義。倘若民謠不需要用文化來給養,用閱歷來沉澱,那我們作為聽眾所看到的只有千人一面,就不會有今天的馬瀟,和他的那首《請你愛我或給我一把槍》

腹有詩書氣自華,我想起這句古語,也請各位記住這個真理:沒有生活的歷練或者專業的磨礪,絕不會有好的作品傳播於世。放在任何人身上都如此,不管是雷子、十三,還是今日的馬瀟。

說回馬瀟和「雙鴨山的人字拖」。在我看來,這段往事格外有意思,說的是馬瀟大學時的一件趣事:馬瀟在廣州上學的時候,人送外號「人字拖哥哥」。據說他當年在中山大學一個唱歌比賽裡被評委點評說穿人字拖不尊重舞臺,他在臺上說了一句「我用嘴唱歌又不是用鞋唱歌」,從此成了中大的非議人物。

我在腦子裡描繪著那時的馬瀟,當時腳上踩著人字拖,坐在臺上彈吉他,用得該是哪種很拽的樣子。我想不出,記憶裡全是一股少年的青澀稚氣,就像他自己常說的,「還是個孩子」。

站在藝人的角度來說,這也是馬瀟作為歌手的加分項,18歲時看他像二十,到了三十歲還是二十的樣子。卷總告訴我,這叫天生的童顏。我有點嫉妒,為何我天生三十多。

不過,這句「我用嘴唱歌,又不是用鞋唱歌」,放在今天依然是碉堡了。短短幾個字,還是露出了穿破牆壁的青春殺氣,想必當時臺下見證此刻的妹紙,應該都被撩得差不多了吧,滿屋子的桃心眼鋪滿了一地。

接著說說,「江湖酒吧的馬掌柜」,這也是馬瀟跟我第一次見面時的自我介紹。他跟我說自己在江湖酒吧做演出經理,我會覺得面前的90後,如果不是在唬我,那定對自己的人生規劃很有些想法的有志青年。

等認識多了,了解深了便知,這正是馬瀟自我設定的特質,凡事想得遠,想得多,想足夠明白,可能是大學時哲學專著看多了,遇人處事老練起來根本不像個孩子。

我時常思考一個問題,站在歌手與聽眾的兩端世界裡,如果是我,會去選擇做怎樣的聽眾,去喜歡怎樣的歌手;或者換個角度來說,若我去做歌手,我最想傳達的態度,最想表達的音樂理念該是什麼,我的意義究竟為何?

這些問題看起來很大,但仔細思考一點不大。時間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我們去選擇和音樂作伴,或以音樂為生,在相同的空間裡,所消耗的單位時間大體都一樣。

算筆帳吧,正常生活的每天24小時,除去8小時睡覺、8小時工作,用在吃飯社交消遣的時間,也只剩下8小時。

如何爭取更多人的8個小時,該是好歌手去思考的問題。如何在8小時裡得到更多的享受與滿足,是作為聽眾的大多數,該去重視的問題。

不然,民謠歌手這麼多,到底該去聽哪個?這是我做了民謠故事快一年,常在讀者那裡聽到的聲音。實際上,當你問出這句話來時,你就在告訴我,自己早已失掉了對音樂品味的判斷。先不論哪種音樂是好的,你已經不知道哪種歌手是適合你的。

每當這時候,我們總會跟隨大多數,成為隨波逐流的一員。看大家都在現場聽《成都》,所以你也跟著揮舞起了不合時宜的螢光棒。看男友前男友男性朋友們都在聽梵谷先生,你也開始學起數字油畫,到最後才發現這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別跟風了,我最愛的讀者朋友。如果你有幸讀到這裡,我想告訴你一件事,你已經花掉了每天8小時的5分鐘。但這5分鐘似乎比你刷朋友圈更值得,因為你記住或更加了解了一個名字,他是馬瀟。不知道他也沒關係,你肯定在哪裡聽過他的那首,《請你愛我或給我一把槍》。

站在即將邁過三十歲高齡的人生分水嶺,我的老半卷總嘲笑我,還在苦口婆心地把大道理說成小兒科,是啊,沒錯。我上輩子可能是一個在幼兒園給大家餵糖吃的小姐姐,所以才有今天以叔的審美告訴各位,該聽啥,不該聽啥;該睡覺了,就別玩手機了。

我想起第一次聽馬瀟的時候,我在某個歌單裡隨機點開了一首歌。那可能是2015年初的某一天,我會在廣州每個看不見太陽的陰雨早晨醒來,燒壺開水衝一杯速溶咖啡,然後插上了耳機,聽見了馬瀟歌裡的小提琴前奏響起。

那時候我的家擠在一堆幾十年的老房子中間,我端著這杯冒著熱氣的咖啡,站在潮溼的陽臺望向窗外。眼前忙碌的都市裡大人早起送孩子上學,老人出門去市場買菜,上班族穿上制服去擠地鐵,我現在的同行們已經開始做起我現在做的這件事。

我記得,馬瀟重複著唱「你就沉默不語,沉默不語」。我隨手把一段副歌的間奏截成了手機鈴聲,用了大概一年多。直到那部電話再也找不到了,我也辭去了當時夢寐以求的那份工作,做了一個全職的自媒體創業者。

直到多年後的這個八月,我在北京的夜裡再次見到馬瀟,他的第二張專輯已經發行,這張被命名《和生活把酒言歡》的專輯,多了一份安穩的宿命感,不再是初識時的一鳴驚人,而一聲來自老朋友久違的帶著笑的問候。誠如主打歌《在九月某個清晨,帶你離去》,馬瀟將在九月帶上這份問候開啟一段新的旅程。

他那些新歌裡的評論數,早已經蓋過我聽到的那第一首。圍繞在他身邊的那些歌迷,早已經散落在天南地北,等待著跟他在路上相遇。

對於命運的奇遇,和時間的魔力,我只剩下感慨。送上衷心的祝福之餘,以何不助馬瀟一臂之力,於是乎就有了寫下這篇文章的緣起。

你不要問,你不要問,親愛的姑娘。

馬瀟在那首《請你愛我或給我一把槍》的最後,給出了他對所有問題的回答。對啊,這世上問題向來這麼多,最好的答案就是不再有問題。

最後,關於我問你們的,「要不要去馬瀟的巡演」這個問題,也可以這樣回答我:你不要問,你不要問,我們去就是了。

好吧,我知道了,反正我會去,感謝他多年未收的鈴聲費用。

- End -

文 | 王悅

編輯 | 卷總

相關焦點

  • 揭秘臺黑幫老大白狼:和黨幹部們把酒言歡
    揭秘臺黑幫老大白狼:和黨幹部們把酒言歡 字號:小大 2013-06-30 21:29晚間在王朝大酒店席開三桌和親友及統一促進黨幹部們一同把酒言歡。
  • 以元旦之名,與愛的人把酒言歡
    以元旦之名,與愛的人把酒言歡 2016-12
  • 致佳佳:友誼長存,把酒言歡
    這裡是淡漠時光記,記錄生活中的小確幸。分享成長中的各種情感與變化,願我們認真生活,用力熱愛。朋友就是把你看透了,還能喜歡的人 ——易中天友誼長存,把酒言歡,到現在我們還是無話不談 ,雖然初中三年我們在不同的班級,受著貌似一樣的教育
  • 中大哲學系教授因患腦瘤去世 滿腹經綸會5門外語(圖)
    (圖片由其學生提供)  學生說,他是一個內心乾淨的人,有著真正的美德,儼然古代哲人生活在自己身邊。11月28日上午,57歲的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張憲因患腦瘤在廣州逝世。他瑞士深造9年熟練掌握5門外語,其中兩門是古典語言希伯來語和希臘語。中大哲學系教授馮達文說,他屬於典型的厚積薄發的學者,正處於思想成熟期,但天妒英才實在太讓人惋惜。
  • 朋友圈很流行的這些話,想要和你把酒言歡,怎奈人生無常
    1.夜深泛著幽藍的光,這樣的季節叫人有所嚮往,生活足夠叫人迷茫,可是我們還要等待明天希望,道一句晚安,早早休息,明天還要努力堅強,道一句晚安,好好休息,安好一整夜!2.喜歡就爭取,得到就珍惜,生活就是這樣,腳長在自己身上,往前走就對了,直到嚮往的風景,變成走過的地方。
  • 劉禹錫和白居易把酒言歡,席間寫下一首詩,其中兩句流傳千古
    既然提到白居易,就不得不說跟他並稱「劉白」的劉禹錫,他也是當時詩壇上炙手可熱的人才。劉禹錫聰明好學,二十一歲進士及第,同期上榜的才子還有柳宗元。將近十年內,劉禹錫先是在京城任職,之後又到淮南、揚州做官,朝廷對他一番考核後,提拔劉禹錫為監察御史。喜好交友的他,與韓愈、白居易和柳宗元關係都非常好,其才學受到王叔文賞識,卻也因參與「永貞革新」被貶外地。
  • 一曲高歌把酒言歡 農曆六七月節慶遊完全推薦
    我們既習慣在古老的神話傳說面前,虔誠訴苦、贖罪、祈福,又習慣在現代文明的節慶活動中盡情歡聚、把酒言歡。除賽馬、射箭和馬術表演等傳統項目外,近年來賽馬節還增加了舉重、拔河、說唱《格薩爾》等活動,同時還舉行大型物資交流會。看點:看各種表演 每年5月至9月是那曲地區的最佳旅遊時間。這時氣候溫和,風和日麗,草原一片青綠,萬物茂盛,人歡畜旺。
  • 大宋第一狂詞,作者罵遍古今文人不過癮,與一棵樹還能把酒言歡
    大宋第一狂詞,作者罵遍古今文人不過癮,與一棵樹還能把酒言歡文/我家小寶貝5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古代的有才人真的相當的多,從詩人李白到個個有名的寫詞作家。中國的文人讓世界各國羨慕。往往詩人和詞作家都會借酒來寫詩作詞,似乎喝酒以後會讓他們心血來潮。喝酒就會發狂,這幾乎是每個人喝酒以後都要做到的,狂而不燥,古時候,詩詞裡的狂似乎是貶義詞。但是直到今天,狂似乎成了一種現代人的標誌。狂慢慢變成了一種褒義詞。孔子一直被成為聖人,而在唐朝的李白時代卻以狂而出名。李白被稱為詩人中的詩仙,李白寫詩無數,令人想不到的是李白在喝酒以後對詩更是情有獨鍾。似乎天下男人沒有不愛喝酒的。
  • 哲學系·中山大學·曾馨儀
    今天哲學系學子給大家說說中山大學哲學系(珠海)和中山大學珠海校區的一些情況,揭開兩者神秘的面紗。嘿。畢竟中大的哲學在學科評估裡還是不錯的!其實我們是一個暫時還沒有本科畢業生的新院系(你們來了就有第一屆大四啦!),並且是獨立於廣州哲學、和廣州哲學錯位發展的。不要以為哲學系很高深嗷,我們的課堂真的很好玩,當然論文是非常多的。
  • 「古愚荷心——朱謙之先生遺作文獻展」在中大哲學系開幕
    2019年,恰逢朱謙之120周年誕辰,黃心川和黃夏年有感於中大哲學繫於弘揚朱謙之學術有功,慨然捐贈朱謙之全部遺作總計180餘種給中山大學哲學系。中山大學哲學系以此為契機,特舉辦「朱謙之先生遺作文獻展」,以繼承、弘揚朱謙之等前輩的道德文章。朱謙之與中山大學有著不解之緣,在中大工作二十年(1932-1952),歷任歷史系主任、文學院院長、文科研究所主任、哲學系主任等職。
  • 成如祥:醒久飲讓你安心體驗把酒言歡的快樂
    不同的心情有不同的喝法,不同的喝法反映出不同的心情,而不同心情下喝了會有不同的反映與結果,心情好與壞,也能喝出不同的味與量…… 反之來看,一個人的飲酒品相,也能反忖出他當時的心境。 記得,增廣賢文裡好多佳句,或是道白了喝酒的心情、處境,或是些告誡世人關於喝酒的一些警言,細品品,都不無道理,這些道理,皆因前人的體驗,當然也有我的感同身受。
  • ...郝清傑:畢業二十年後的反思與展望——寫在南京大學哲學系百年...
    這些名家大家,大多畢業於國內名校,在本領域為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了突出貢獻,值得敬重和學習。與這些畢業名校的專家們工作交往和學術交流中,建立起自己心目中的一個評價坐標系,並一直反思這樣一個問題:在全國高校的哲學系(院)中,南京大學哲學系形成了什麼樣的優良傳統和鮮明特色?能否用三五句話概括總結我系獨有的精神理念?
  • 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2019屆畢業典禮
    6月29日上午,哲學系2019屆畢業典禮在人文學苑1號樓一層報告廳舉行。張尊超先生及夫人劉黃女士,系友代表王俊教授,系主任仰海峰教授,系黨委書記束鴻俊老師,哲學系黨政領導班子全體成員出席典禮哲學系教師代表、2019屆全體畢業生及部分學生家長參加典禮,共同見證了這一難忘的時刻。典禮由哲學系副系主任孟慶楠老師主持。
  • 北大哲學系「70後」同學會在京舉行
    據北大儒學院副院長李中華介紹,1964年,北大哲學系哲學專業和心理學共錄取了63位同學,大家畢業後分布海內外工作,經過歲月的洗禮,都已成為專家教授或省地市領導幹部,如今依然健在的共有53名,平均年齡已經70多歲。
  • 她從於清華的哲學系畢業,不顧反對進入了佛門,後來發生了什麼
    在的社會上中,人們經常忙於工作和生活,而快節奏的城市生活讓很多人身心疲憊。所以在情況下中,有很多人嚮往喜歡慢節奏。同時,很多人會想為什麼他們在社會上如此忙碌。他自傳入我國以來,與我國民族文化相融合後,已成為我國歷史階段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信仰。在雖然有很多寺廟,但是大多數人都不像以前那樣佛像了,現在人們在寺廟裡,頂多就是進去拜佛。
  • 中大畢業禮給你一生難忘的儀式感
    ,也希望畢業後的中大人時常回想起康樂園。」對於哲學系(珠海)來說,這場學位授予儀式更是意義非凡:「雖然今年我們只有四位畢業生,但作為哲學系(珠海)的第一屆碩士畢業生,他們是不可超越、載入史冊的第一屆。他們的成長見證了哲學系(珠海)的成長,也見證了珠海校區新建院系日益發展壯大的歷程。兩年前他們懷揣夢想和期待赴中大求學,兩年間我們共同成長,現在他們要畢業了,我希望他們帶走的夢想比來時的夢想更大、帶走的期待比來時的期待更遠。」
  • 夜讀丨兩男子打架被趕下飛機:家屬回國又吵,他們卻在把酒言歡丨龔...
    (原標題:夜讀丨兩男子打架被趕下飛機:家屬回國又吵,他們卻在把酒言歡丨龔讀「gong」還是「jiong」老太差點回不了家)
  • 匹茲堡大學哲學系
    他生於德國,早年移居美國,年僅二十二歲就在普林斯頓大學哲學系獲得博士學位(該系至今未破的記錄)。他在哲學上涉獵之廣,產出之豐,恐怕無人能出其右(已經寫了一百多本書,而且依然筆耕不輟)。他也得到過很多榮譽和重要獎項,是匹茲堡哲學系的一塊老招牌。他的那篇介紹文章具有獨特的歷史視野。 2. Matthew Boyle匹茲堡大學哲學系的博士。
  • 【畢業季】14000多名中大學子畢業,校長寄語「為社會福,為邦家光」
    在4日上午的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畢業典禮上,羅俊作了一場近8分鐘的畢業典禮致辭,兩次提到「為社會福,為邦家光」,並送上12字「臨別的希望」,希望中大學子「德才兼備、領袖氣質、家國情懷」。畢業生領證時擁抱校長4日上午8時30分,中山大學2015屆畢業典禮暨2015年學位授予儀式首場儀式,隨著中文系老教授黃天驥手持權杖進場拉開序幕。中文系、歷史系、哲學系、博雅學院、亞太研究院、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畢業生依次上臺與羅俊握手並獲授學位。
  • 南大哲學系何以成高官搖籃?
    他在1983年考入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後,曾在徐州市委宣傳部、市委辦公室工作過十年。  此後,王昊曾在徐州下轄的邳州、沛縣等地擔任主官,2007年晉升徐州市副市長,2011年轉任徐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2017年初,王昊出任徐州市政協主席,官至正廳級。一年後,他南下宿遷擔任宿遷市代市長,在宿遷市工作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