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黃灌溉「引」出一個溼地公園 濱州小開河曾是鹽鹼地

2020-12-19 大眾網

  山東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生導師樊守金教授在小開河溼地公園考察。

  本報聯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發起的「江河衛士——最美家鄉河」,今天關注濱州市小開河引黃灌區。如今這裡建起了溼地公園,碧水蕩漾,百鳥雲集,魚翔淺底。很難想像20年前,這裡曾是一片沙塵漫天的鹽鹼地。

  文/片 本報記者 王曉霜 王思雪 

  曾經黃沙漫天 如今風景如畫

  談起小開河引黃灌區的變化,今年58歲的濱州市霑化區古城鎮大王村村民王希章感受頗深。他說:「小開河灌區通水前,這一片都是鹽鹼地,澆地只能用附近陽信縣的一條排水溝,地裡種什麼也不長,老百姓日子過得很苦,其他村裡的姑娘都不願意嫁到我們這邊來。1998年通了小開河灌區後,我們用水不再發愁了,可是沉沙池附近的沙土又成了我們最大的困擾。」

  王希章介紹,小開河灌區附近有大王、魏王、許王、李嚴四個村,共有七八百口人,老百姓長年飽受沙土的困擾,「在外面溜達一會兒就沾上一層土,家裡有小孩的都不願帶孩子出來玩。」王希章笑著說,「我也算見證著小開河灌區一步步發展起來,看著它從一條普通的灌區變成今天的溼地公園。以前只聽說過溼地公園,從來沒去過,現在溼地公園就在我們家門口,感覺還挺自豪的。」

  意識到環保嚴重性 決定要保護起來

  為什麼要建溼地公園?濱州市小開河引黃灌溉管理局局長王景元說,「就是為了更好地保護這片生態環境,每棵樹、每隻鳥都是一個生命。」

  1998年,小開河灌區正式通水,小開河成為這片地上的「母親河」,解決了近50萬人歷史性的飲水問題,農業灌溉也讓廣闊的鹽鹼地變為良田。然而人為對環境的破壞也逐漸顯現出來,王景元說,「以前沉沙區的沙都是裸露的,颳風的時候漫天塵土飛揚,張開嘴就能吃到沙子,根本睜不開眼。再加上老百姓經常來窯廠取土、砍伐樹木、下網捕鳥、放羊,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看到捕鳥的網上竟然有幾十隻鳥困在上面,我一隻一隻地把它們摘下來。意識到環境問題嚴重性,就決定把這裡保護起來。」

  王景元介紹,為了保護這片溼地,他們做了大量的工作,利用窄深式斷面,加大渠道流速,增加攜帶泥沙能力,將黃河泥沙送到51公裡以外的中遊,在中遊設沉沙池。上遊原水灌溉,泥沙入田,分散處理,中遊在沉沙池集中沉沙,下遊清水灌溉,開創了引黃灌區遠距離輸沙的先例。

  風景如畫的溼地公園。

  民生工程變生態溼地 引來大學教授「體檢」

  為了更好地摸清沉沙清淤與生物多樣性的變化規律,小開河灌區委託山東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對灌區生物多樣性進行全面調查。

  山東植物學會秘書長、山東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生導師樊守金教授說,「邀請我們之前,我以為這就是一個小水溝,沒有什麼好調查的。聽到王景元做的這些工作也非常不理解,甚至認為他是不務正業,心想你做好引黃灌溉工作就可以了,為什麼要做溼地公園呢?」2015年10月,樊守金來到小開河灌區後改變了最初的看法,「一看到這裡的環境,我就理解了王景元的意圖,這裡在20年間環境發生了變化,水變得更有生機,生物多樣性變得豐富起來。」

  兩年間,山東師範大學課題組分成6個課題小組,分別對小開河灌區不同類群的生物多樣性開展調查,共計開展聯合或獨立進行調查共計28次71天225人次。著名鳥類學家、山東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賽道建說,「這裡的環境從過去缺水、沒有鳥到現在的山清水秀,是一個非常大的變化,就像我們看到的,現在這裡鳥類品種很多,鳥類把這裡當做家,說明這裡生態系統非常穩定。」

相關焦點

  • 寒冬中的流動「音符」,來無棣小開河溼地赴一場與水鳥的約會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1月6日,位於無棣境內的小開河溼地(小開河沉砂池)靜謐而安詳,零下19度的氣溫把近5000畝的水面凍僵,幾隻漁船「焊接」在冰面上,雕塑一般孤寂立在寒冷的風裡。透過航拍的視窗,我們驚喜的發現在溼地中央殘存著一方清凌凌的水面,閃爍著熠熠的光輝。
  • 濟南再增一處國家級溼地公園
    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印發《關於2020年國家溼地公園試點驗收結果的通知》,公布了2020年國家溼地公園試點驗收結果,山東省9家溼地公園通過驗收。其中,濟南萊蕪雪野湖國家溼地公園名列其中。山東省9家溼地公園包括山東墾利天寧湖國家溼地公園、山東濱州秦皇河國家溼地公園、山東東平濱湖國家溼地公園、山東日照兩城河口國家溼地公園、山東萊蕪雪野湖國家溼地公園、山東聊城東昌湖國家溼地公園、山東德州減河國家溼地公園、山東泰安汶河國家溼地公園、山東濱州小開河國家溼地公園。
  • 濟南這處溼地公園通過驗收
    >   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印發《關於2020年國家溼地公園試點驗收結果的通知》,公布了2020年國家溼地公園試點驗收結果,山東省9家溼地公園通過驗收。
  • 兒時黃河記憶(上)-引黃灌溉
    我老家位於河南偏西的一個小山村,緊鄰洛陽地界,全部應該算是丘陵地帶,因為我家就位於丘陵上,村子周圍全部是溝溝壑壑,但基本上全部都是朝西蔓延至黃河岸邊,順著我家門口的溝壑,也就是我們老家人人都叫的「北溝沿」,站在溝嶺邊上在天氣晴朗的時候可以一直看到黃河,蜿蜒曲折。
  • 乳山潮汐湖溼地公園開園 人與自然和諧共贏引白鷺pick
    溼地修復從尊重生態開始「水面如鏡、清澈閃光;蘆葦蕩漾、昏黃蒼茫;黑松挺拔、松濤陣陣。曲曲折折的步道上帶著水霧的清香,深深一吸,夾帶著蘆葦的草味更是讓人心中滿是回歸自然的舒暢……」一位來過潮汐湖溼地的銀灘居民曾這樣讚美這裡。
  • 這裡是濱州黃河(九): 黃河風情帶濱州龍江溼地剪影
    這裡是濱州黃河(九):黃河風情帶濱州龍江溼地剪影  文/中新攝圖/郭玉旺  在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同時,濱州高新區特別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根據沿黃區位地理優勢,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建設了龍江溼地,並力爭將其打造成一個自然與文化、傳統與現代相融合的生態休閒景區,全面展現沿黃溼地的自然生態景觀。  濱州黃河龍江溼地秉承以龍為神,以江為脈,延續生態,傳承文化,因東有龍庭湖水庫、西有江南水庫、北鄰黃河、南有黃河截滲河、中間有青龍河而得名。
  • 雲南這兩處溼地公園通過驗收
    >江西尋烏東江源國家溼地公園江西橫峰岑港河國家溼地公園山東省山東墾利天寧湖國家溼地公園山東濱州秦皇河國家溼地公園山東東平濱湖國家溼地公園山東日照兩城河口國家溼地公園山東萊蕪雪野湖國家溼地公園山東聊城東昌湖國家溼地公園山東德州減河國家溼地公園山東泰安汶河國家溼地公園
  • 美不勝收 乳山潮汐湖溼地公園正式開園(圖)
    從土地丈量、建設隊伍進駐到公園全部建成開放,潮汐湖附近居民陳海看著這裡一點一滴的變化。潮汐湖原水域面積約3平方公裡,既是陸地上的天然蓄水庫,又是眾多野生動植物特別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棲息地。然而,讓人讚嘆的潮汐美景也曾遭遇危機,由於歷史原因,湖內淤泥沉積,周邊灘涂雜草叢生,湖內遺留的一些養殖作業,也給湖區生態環境帶來威脅,迫使原有溼地面積逐漸萎縮。
  • 張中華局長組織召開東明縣引黃灌區農業節水灌溉工程建設調度會
    舉報   本網訊:( 宋合近 張漢功 李洪橋 )  10月9日,山東東明縣水務局黨組書記、局長張中華組織召開東明縣引黃灌區農業節水灌溉工程建設調度會
  • 濱州麻大湖國家溼地公園概念規劃方案匯報會召開
    2月8日,濱州麻大湖國家溼地公園概念規劃方案匯報會召開。會上,規劃設計單位詳細匯報了麻大湖國家溼地公園概念規劃設計方案,與會人員從不同層面、角度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見和建議。
  • 溼地公園這次成「群」了!鄭州黃河中央溼地公園將打造成四個景區
    11月26日上午,全省實施國土綠化提速行動建設森林河南推動會議召開,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了解到全省將加快溼地的修復與建設,在黃河幹流沿線建設溼地公園群,重點打造鄭州黃河中央溼地公園。一是依託黃河幹流建設可淹沒型溼地,依託引黃調蓄工程建設人工湖泊溼地,形成沿黃河溼地和引黃湖泊溼地相結合的溼地公園群,重點建設具有全省核心影響力的鄭州黃河中央溼地公園,形成全省溼地的龍頭。二是依託重要河流、大型水利樞紐建設一批具有區域影響力的大型重要溼地和溼地公園,如丹江口庫區、宿鴨湖、白龜湖、出山店水庫等,形成全省溼地的骨幹。
  • 清水湖國家溼地公園,一個字美!
    苦戰一百天 建成一個湖營山境內無大江大河,缺水一直是老大難題。1954年, 四川省水利廳派第四河流規劃隊來營山,沿營山河兩岸實地勘測後,確定在清水鄉境內的清水河水磨灘攔河築壩建水庫,並配套修渠,自流灌溉壩區農田。1957年11月27日, 水磨灘水庫破土動工。
  • 建一個荷湖,需要花多少錢?怎麼說沒就沒?
    自然資源部今年1月公布的督查結果發現:2017年以來,全國有1368個城市景觀公園、沿河沿湖綠化帶、湖泊溼地公園等人造工程未辦理審批手續,涉及耕地18.67萬畝、永久基本農田5.79萬畝。「有的甚至破壞耕地挖田造湖、挖田造河,憑空建設人工水景」。
  • 黃海之濱鹽鹼地裡竟能種出大米
    跟菜湯一樣鹹的「不毛之地」上,神奇地種植出了水稻!與此同時,中國新培育的一種新型水稻品種,能夠「聰明」地拒絕有害重金屬——鎘的汙染,讓大家吃得更加安全。兩種新型水稻,都是由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領銜的技術團隊培育出來。此前,袁隆平曾培育出超級雜交水稻,增產約20%,幫助中國多養活7000萬人。
  • ...人才故事」夏江寶:「紮營」鹽鹼地,致力讓「困難立地」見綠享綠
    整整一個星期的風吹日曬,為他的臉又「補」上了一層太陽色。撲面而來的河海氣息,很容易讓人腦補出烈日荒灘間,他帶著十幾個年輕人刨刨挖挖、揮汗如雨的場面。「怎麼樣,我跟你心目中大學教授的形象反差挺大吧?」夏江寶笑著說。
  • 一個可以隨時「攜帶」的大吸力吸塵器,吸除土地上的鹽鹼——鹽鹼地...
    原標題:一個可以隨時「攜帶」的大吸力吸塵器,吸除土地上的鹽鹼——鹽鹼地「吸塵器」能成為生態治理的爆款嗎漫天沙塵,從碧藍的卓乃湖畔升騰而出,白煙四起。2011年,位於三江源國家公園核心區的卓乃湖發生潰壩,湖底裸露近1/3。「高鹽鹼的湖底沙塵隨風飄散,導致下風向的草場快速枯萎。」
  • 中牟將建兩個森林(溼地)公園!位置在……
    記者從12月2日召開的鄭州市國土綠化工作推進會上獲悉,2021年,鄭州市將以「兩帶、三山、五河、一網」的綠化工作為重點,完成國土綠化面積31300畝和中幼林撫育58000畝、開展建設5個森林(溼地)公園、創建完成108個森林生態鄉村和11個森林特色小鎮。
  • 我國鹽鹼地的治理與農業高效利用
    鹽生網摘要:我國鹽鹼地治理利用潛力巨大,隨著近40 年的不斷治理改造,其呈現出面積總量減少,重度鹽鹼地面積比例總體降低但局部區域次生鹽鹼化加重、撂荒地增加、水資源制約愈加顯著等特徵。(2)次生障礙鹽鹼地「上膜下秸」控抑鹽技術。該技術針對土壤次生鹽漬化特點,通過在地表下設秸稈隔層,切斷土壤毛細管的連續性,控制底層鹽分上移,並在地表覆膜,抑制鹽分表聚。該技術適合在我國五大鹽鹼區應用,目前已在內蒙古、寧夏引黃灌區的中、重度鹽鹼地進行了成功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