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裴昱 北京報導
一邊是國家發改委要求嚴格核查新能源企業投資項目的相關情況,另一方面,則是海關系統提出了對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生產實驗設備的進口稅率調整的建議。對於一時間處在風口浪尖的新能源造車領域,並不完全是「壞消息」。
《中國經營報》記者獲悉,地方海關系統已經提交了兩份調研報告,分別提出對純電動汽車驅動電機、新能源電池試驗臺等新能源汽車製造、研發領域的關鍵部件、設備的進口稅率進行調整的建議。兩份調研報告提出,這是為了體現國家政策對新能源車研發製造的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在調研報告中被建議調低的稅率,是以「新增進口」為前提的,旨在通過降低進口關稅,提升產業競爭力,並通過降低零部件到整車的製造成本,使得新能源車能夠在終端消費者層面得到實惠,惠及百姓。
兩上報告
對於新能源汽車領域而言,2020年是跨界造車之年。包括恆大、寶能等多個業外資本的進入,令這個本已有高光關注度的領域,再度聚集目光。而由此引發的各種爭議和風波,也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成為國家發改委等主管部門關注的焦點所在。
但是,情況不止於此。在努力、盡責規範新能源車研發、製造領域的市場秩序的同時,國家主管部門對於新能源車的支持性政策,並未終止。這一次,有可能的好消息來自進口關鍵零部件和生產研發設備的稅率方面。
記者從多個消息源處證實,地方海關系統已經上報了兩份調研報告,分別是《關於對純電動汽車用驅動電機新增子目、新增進口暫稅的調研報告》(以下簡稱「《驅動電機報告》」)、《關於對新能源電池試驗臺增列本國子目新增進口暫稅的調研報告》(以下簡稱「《電池試驗臺報告》」),目前,這兩份報告已經上交。
知情人士告訴記者,這兩份調研報告,是作為深入組織開展《進出口商品稅則》修訂調整工作的一部分進行。兩份報告的提出機構,都是長春海關。而長春海關的轄區,恰是中國汽車工業布局較為完善、成熟,並擁有悠久歷史傳統的地區。
進出口稅則是一國政府根據國家關稅政策和經濟政策,通過一定的立法程序制定公布實施的進出口貨物和物品應稅的關稅稅率表。進出口稅則以稅率表為主體,通常還包括實施稅則的法令、使用稅則的有關說明和附錄等。
「根據各方面的因素,一個國家的主管部門,會對關稅稅則的部分進行修訂和調整工作,2018年、2019年這項工作就已經開展,工作進行得還是卓有成效的。」一位長期在製造業企業從事進出口業務管理的人士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
稅率調低
「長春海關提的關於調整汽車零部件進口稅率的建議比較多,海關系統內部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前述長期在企業從事進出口業務管理的人士表示,因此,這次這兩份調研報告由長春海關提出,他和業內人士都不意外。
《驅動電機報告》提出,建議新增「純電動汽車用驅動電機」子稅目,稅率可以定在5%或3%。《電池試驗臺報告》則提出,建議新增進口稅率為3%。而這兩份調研報告中所提及的稅率建議,都是「暫定稅率」。
記者以「純電動汽車驅動電機」、電池試驗臺為條件,在海關相關系統查詢進口稅率,都未得到結果。不過,《電池試驗臺報告》中明確,新能源電池試驗臺的進口關稅為7%、增值稅為13%,稅率較高;《驅動電機報告》中也明確表示:「……驅動電機,最惠國關稅稅率高於汽車零部件普遍稅率。」
一位從事汽車零部件進出口的企業人士告訴記者,驅動電機和電池試驗臺,都是新能源汽車製造和研發中比較關鍵環節的零部件和設備。從目前情況來看,確實需要進口,因此,這兩個部件的進口關稅稅率是高是低,對於企業的研發和生產成本來說,還是有很大影響的。
記者了解到,這兩份調研報告已經上報,但是目前還未被決定採納。「如被採納,有利於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降低關稅成本,最終體現在銷售價格中,使消費者享受到最終的政策紅利。也與國家提倡環保及節能的政策導向相吻合。」在《驅動電機報告》中,長春海關如是表示。
而據了解,在新能源電池試驗臺方面,每個試驗臺系統成本大約在500萬元人民幣,每個實驗中心需組裝多套試驗臺系統,對企業研發投入要求較高,投資金額較大,如果進口關稅降低,在電池研發領域的成本也會隨之降低。
成功概率?
以上兩個建議,當然是好消息,不過,從事新能源汽車製造、電池研發的企業真正關心的,其實是這兩項調低關鍵零部件和試驗設備進口稅率的建議,能夠有多大的成功率?
按照中國目前的政策框架,最終決定關稅稅率的,是國務院關稅細則委員會。這個委員會的辦公室設在財政部,辦公室主任通常由財政部稅政司司長兼任。目前,國務院關稅細則委員會的主任由國務院秘書長肖捷兼任,副主任分別由財政部部長劉昆、國務院副秘書長丁學東兼任。值得注意的是,肖捷本人也是「財政系統」出身。
海關總署則是這個委員會的組成部門之一,通常會由一名副署長出任國務院關稅細則委員會的委員。前述在企業長期從事進出口管理的人士告訴記者:「海關是重要的實施環節和部門。」因此,對於地方海關系統提出的建議,他認為有足夠關注的價值。
另一方面,長春海關確實頗有這方面的傳統。記者了解到,2018年~2019年期間,長春海關通過實地調研,總共上報了約20項與汽車零部件有關稅率調整的稅政調研報告。其中,4項被國務院關稅細則委員會採納。
「那些』成功』的稅率調整建議,主要涉及到汽車變速箱、轉向機、車用空調、門鎖、照明和信號裝置等產品。」前述從事汽車零部件進出口的企業人士向記者表示。而長春海關的測算數據則表明,這些被採納的稅率調整建議,每年可以為吉林省內整車企業和零部件企業減稅4億元。
吉林是汽車製造業大省。2020年1月至10月,吉林省汽車(包含底盤)及汽車零配件進出口416.6億元,同比增長4.2%,佔全省進出口總值的38.5%。
(編輯:孟慶偉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