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想像
在2020年末還會發生這種毀三觀的事
!!!
最近,在多家媒體的報導下
一種長期在民間非法流通、
人稱「轉胎丸」的藥物在輿論場浮出水面
這種藥號稱可以把女胎「變」成男胎
讓不少性別原本已經確定的胎兒
硬是在激素作用下
發育成了生殖系統異常的「雙性人」
醫學上叫做女性假兩性畸形
看著像男性,性染色體卻還是女性
而這些幼小的受害者
終其一生都將生活在生理缺陷的陰影之下
01
多少畸形「陰陽嬰兒」
源自一顆轉胎丸
早在2012年3月,河南商報就曾報導,一河南駐馬店女子因服用婆婆買來的轉胎丸,生下雙性兒。
這家人帶著「兒子」去醫院檢查,卻發現孩子的染色體是女性。本來歡天喜地,以為「轉胎」成功生了個「帶把兒的」,其實是由於女嬰的陰蒂過於畸形肥大,看起來像是男性生殖器官。
2017年8月,現代快報也曾報導,連雲港第一人民醫院接診了一名四歲的雙性兒患者,詢問病史後發現,其母親在懷孕時服用過「轉胎藥」。
2019年,淮安一名15歲的少女檢查出腎臟缺失,沒有子宮,終身不育。究其原因,是其母親在懷孕時吃了「轉胎藥」。
「轉胎丸」真的有用嗎?當然沒有!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男科副主任醫師張國喜介紹,所謂的「生男藥」、「轉胎丸」,市場上一般有兩大類,一種是不法商販弄了點澱粉或是草藥,隨便一包裝就假冒成了他們口中所謂的「轉胎丸」,這種一般吃了不會有任何作用。
第二種是大量的雄激素藥物(如甲基睪丸素)和其他的一些東西隨便摻和在一起,吃了這種「轉胎丸」不是導致流產,就是導致女性假兩性畸形。
而胎兒可能長出陰莖和陰囊等男性器官,但是並不是真正的男孩。很多這樣的患者體內都只有卵巢而沒有睪丸,從發表來看也和正常男子無異,大多數都不能生育。
另外,這些女胎出生後,很多被當成男孩來養,自己也有了心理性別意識,直到青春期,她們的乳房開始發育,月經如約而至。這時候去醫院一查,已經錯過了矯正手術的最佳時機(2-4歲)。她們的一生可能都會受到男性化外觀帶來的環境壓力和心理衝突的影響。
說來也好笑,很多孕婦(或在家人的監督下)懷孕吃感冒藥都會小心翼翼,聽到「激素」兩個字更是生理性暈厥。
但對於「轉胎丸」這種來路不明的真·激素,倒是無所畏懼。
甚至有很多新時代高材生也深信不疑。
02
你永遠想不到當代父母
為了生兒子能幹出什麼事
大伙兒都懂,國內很多家長熱衷於生男孩久矣。
就算各路媒體一遍遍科普「轉胎丸」的危害,也只是給他們指明此路不通,他們還會有更多壞招層出不窮,阻止女嬰在這個世界降臨和生存。
除了「轉胎丸」這類雄激素藥,還有各種調理酸鹼體質的產品。
同樣的,「鹼性體質能篩選出Y精子」的說法並無科學依據,倒是孕期頓頓熱乾麵和海帶、最終吃出甲亢的新聞聽過不少。
除了「科學求子」,玄學也少不了!年輕人愛搞網絡佔卜,而寶爸寶媽們則開拓了賽博禮佛的支線任務:在線求子。隨便打開某社交平臺,如果有媽媽發了曬娃的照片視頻,評論區的接娃祈福現場大概就是魔幻現實主義的真實寫照:
殘忍的,有實踐「針扎頭胎女,下胎生男孩」;可笑的,有傳言某種體位更容易生男孩。
在母嬰論壇動輒長達99頁的「如何生男孩」交流現場,記錄了各種「民間智慧」:
動用了各種求子技術,自然也要想盡辦法驗收成果。但我國嚴禁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鑑定,於是各種醫學「大牛」半路出道:從B超醫生的話中、血檢結果的數值裡、甚至是體態變化、B超單上孩子的形態分辨男女。而這樣不靠譜的推斷說不準就會釀成悲劇:
沒能降生在這樣的家庭,不知道是這些孩子的幸還是不幸。
我們很難想像,在倡導男女平等多年後的2020年,「嫦娥」都從月亮回來了,這種毀三觀又充滿不幸的情節,仍在現實中上演。
素材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