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考生要已經在準備今天上半年的公務員考試了,而公務員筆試考試其中有一門叫做「申論」是必考的,申論考察的內容又包括了公文寫作;很多考生表示很糾結,因為公文寫作有很多種,是否需要在考前將這些格式一個一個背下來?而就算背下來了,自己是否又能正確的運用到呢?
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下,怎樣破除申論公文寫作的「格式」障礙。
一、尋找這個「規律」
1.認識文種類別 考試初步判斷
考生需要認識不同的文種類型,這是前提條件。因為公文種類的不同,意味著它們的格式也是不相同的。
通過平常的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公文根據格式,可以分為兩類:第一種是寫完整格式的文種,這種一般是宣傳倡議類(宣傳書、講話稿、發言稿等)、信件類(公開/道歉/感謝信等)、通知類。剩下的就是另外一種了,是只寫標題+正文。
2.了解特殊文種及題幹提示信息 精準定位
初步判斷後,然後再了解特殊事項,精準定位。完整格式中除了講話稿、演講稿、發言稿等沒有「尾巴」,即無需寫落款,回信無需寫「腦袋」,即標題);而其他類如果出現明確的發文單位、發文對象則建議寫上。
3.結合 完善
將第一點和第二點的方法進行相結合,以此形成更加完善的公文寫作格式。
二、利用「規律」,學會「格式」技巧
通過以上的技巧後,考生還需要進行大量的練習,找到更多的規律來,也就是平常所說的熟能生巧,一旦學會後,在以後的考試中一眼看過去就能判斷使用哪種格式了,這種方式只能通過大量的練習了。
以上,就是幫助各位考生解決申論公文寫作「格式」障礙的一些小技巧,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