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8 10:00:17 來源: 南通網
中國珠算博物館內景。記者李彤
在今年的「5·18」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越夜越美麗·珠博奇妙夜」系列活動將在位於國家5A級風景區的中國珠算博物館內精彩開啟。據了解,這也是珠算博物館首次夜間對廣大市民開放。大家可以在吃過晚飯後結伴去珠博,一同欣賞算盤精品、感受珠算文化。當晚,不僅有館藏名人名家的珠算書法展誠邀各位共賞,大家還可以去尋找隱秘在展廳牆壁上的小題目進行互動競猜,如果幸運答對,有小禮物等著你哦。
近年來,珠算博物館不斷探索和嘗試「線上+線下」的全新傳播方式,讓公眾多維度感受和體驗珠算歷史文化。尤其在今年的疫情發生後,珠博閉館116天,「雲觀珠博」線上活動隨之拉開,搜索「中國珠算博物館」官方微信公眾號進入「線上看展」,點擊語音導覽,足不出戶就可以體驗到有聲導覽帶來的自主與便利;在此期間,博物館社教團隊走進校園,開展「神奇的珠子」雲課堂直播,真正通過「小算珠」啟智,撥動孩子們的「大夢想」。5月18日恢復開館當天,珠博官方抖音平臺還將推出「小算珠、大世界」視頻展播。
可以說,通過「雲平臺」的架設,古老的珠算文化距離我們不再遙遠。一如長7.8米、高1.8米的紫檀大算盤,清朝皇宮臺式算盤,天津「達仁堂」藥鋪櫃檯算盤等等,藉助雲端統統可以「一網打盡」。隨著這些年文化旅遊的興起,「博物館遊」受到越來越多家庭尤其是年輕人的青睞。作為文博之鄉,南通本地的博物館旅遊資源十分豐富,珠博作為其中一座風格獨特的專題博物館,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珠算博物館,館藏珠算文物史料一萬餘件,在濠河之畔卓然而立、大放異彩。
在珠博裡,算盤以質地論,除了木質、竹質,還有金、銀、銅、鐵、鋁、玉石、陶瓷、象牙、果核等;從形狀看,除了常見的長方形,還有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八邊形;從大小看,最大的長4米、1120顆算珠,最小的僅長6毫米、寬不過4毫米,一大一小,相映成趣。最古老的是明代象牙與陶瓷算盤,最現代的當屬電子算盤,古今結合,兼收並蓄。這裡是算盤的「海洋」,每一把算盤都有屬於它的故事,來這裡,不僅可以現場觀賞還可以動手體驗,絕對讓人目不暇接、大開眼界。
珠博自2004年開館以來,始終堅持以傳播珠算文化為根基,將不同的群體聯結到一起,通過「珠算+校園」「珠算+社區」「珠算+海外」等方式,讓中國珠算這項人類非遺煥發出新的生機。據了解,目前全市共有2.3萬名1~3年級的孩子正在學習珠心算。由我市指導、培養的珠心算選手已連續15年獲得江蘇省珠心算比賽團體第一名,累計獲得3次全國冠軍、3次世界冠軍的不俗戰績。小小神算子還受邀登上了江蘇衛視「最強大腦」和央視「挑戰不可能」的舞臺。
疫散花開,春滿濠河柳岸;珠落還起,再賞中華國粹。在前不久江蘇省文物局主辦的「2020年館藏文物巡迴展」項目演示評選活動中,由珠博精心策劃和打造的巡展項目「運籌千秋——中國珠算文化展」從全省20多家博物館的21個項目中脫穎而出,成為入選此次省巡迴展的8家單位之一。據中國珠算博物館副館長王海明介紹,目前珠博正在緊鑼密鼓地制訂巡展方案,預計將與江浙滬皖等長三角地區的9家博物館開啟「巡展之旅」,通過南通財政人的每一分努力,讓珠算文化薪火相繼,讓更多的青少年感受到東方傳統文化瑰寶的魅力。
記者李彤
一鍵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