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經濟學院教授:我國戶籍改革有望進一步加快

2021-01-12 新浪財經

來源:澎湃新聞

原標題:戶籍改革有望進一步加快

(作者孫文凱為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2019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提出全面取消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的城市落戶限制,全面放寬城區常住人口300萬至500萬的大城市落戶條件。完善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的特大超大城市積分落戶。根據城區常住人口,目前只有北上廣深屬於超大城市,武漢、重慶、天津、成都、東莞、南京、鄭州、杭州、長沙、瀋陽屬於特大城市。這意味著除了這十幾個城市,其他城市的戶籍會向流動人口全面放開。

在這之前,部分大城市的戶籍已經比較開放。比如我們調研發現哈爾濱雖然城區人口超過300萬但很早戶籍就已經比較開放,石家莊2019年3月已經全面放開落戶限制。在《意見》之後,各省份進一步加快戶改進度。2019年12月底,河南開封、洛陽全面放開落戶限制。2020年1月14日,廣東宣布將放開除廣州、深圳之外其他城市落戶限制,這意味著東莞這一流動人口佔比較大的特大城市也將完全放開落戶限制。

從近年戶籍改革的趨勢看,戶籍放開有越來越徹底的趨勢。我們有理由相信,不遠的未來,附加於戶籍的各種經濟職能將逐步消失,這主要是由於戶籍制度本身是適應於經濟人口財政條件而不斷調整的。

新中國成立後的戶籍制度在上世紀50年代後期逐步形成,在1957年前我國還基本處於人口流動自由期,只針對政治敵對分子等特殊人群作出較嚴格的規定。為了推行更好的計劃經濟制度,這一時期也在人口登記上為更嚴格人口按戶籍管理進行了準備。

1958年到1984年為城鎮戶口的嚴格控制期,農村居民獲得城鎮戶口比較困難,想在城鎮獲取生活資料和就業可能性較小。這段嚴格控制城市戶口、並對農村城鎮居民戶口附著上眾多福利差異政策的時期,基本也是計劃經濟執行最嚴厲的時期,人口依戶籍管理為經濟計劃執行提供了條件。

之後,由於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進步,逐步有勞動力從農村進入城鎮就業生活,以往的嚴格控制勞動力流動的戶籍政策弊端進一步顯現,因此國家於1984年出臺的《關於農民進入集鎮落戶問題的通知》開始允許農民入籍小城鎮。從1984年到2001年,中央加大力氣推動小城鎮的落戶開放政策,但對大中城市仍然有高度限制,因此這段時間可以稱為戶籍制度的「半開放期」。這個時期基本不嚴格控制農村人口流入城市,城鄉和城城間人口流動初步實現,並在城市形成大量農民工。

在2001-2012年這段期間,中央層面並沒有出臺重要的戶籍制度改革文件。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推進和地方政府間競爭,在這段時間各個地區因地制宜地進行了差異化戶改,比如部分地區為吸引投資而放開投資落戶、為促進房地產發展而推行購房落戶等等。

2013年,由於勞動力人口整體數量有減少趨勢,城市化速度開始減緩,流動人口增速下降,在以往積累的較強財政能力基礎上,中央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積極穩妥推進戶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等文件,提出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創新人口管理,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全面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有序放開中等城市落戶限制,合理確定大城市落戶條件,嚴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規模等要求。

到了2014年,隨著經濟發展新常態共識逐步達成,經濟增速放緩,要求進一步促進要素自由流動提升經濟效率。當年7月,國務院又出臺《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明確了在大城市普遍推廣居住證制度、逐步將戶口負載的福利分離出來,使得沒有戶口的城鎮常住居民也能一定程度享受城鎮公共福利。一直到2019年4月,國家發改委發布《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及年底的《意見》出臺,都是經濟新常態下人口管理的應對之法。

以史為鑑,我國曆次較大戶籍改革都是因應於當時的經濟社會條件。根據當前的經濟環境,有理由相信戶籍改革將進一步加快。

第一,中國勞動年齡人口每年以數百萬規模遞減,要求進一步提高勞動力利用效率,這客觀上要求加快要素市場改革和戶籍改革。

第二,大城市人口出現縮減態勢,客觀上允許適當放開戶籍限制。

第三,由於內部改革和外部貿易爭端,我國經濟近兩年出現較嚴峻下行態勢,而大城市是經濟發展領頭羊,同時也是戶籍改革頑固點,加快改革大城市戶籍有利於帶動整體經濟發展,走出當前經濟下行狀態。

最後,在國家推動養老、醫療等基金全國統籌建設背景下,部分大城市實行相對嚴格戶籍制度不利於建設全國性社會保障體系。

在當前外部環境充滿不確定性的時期,通過戶籍改革提升內部活力無疑是有利之舉,而且要求越來越急迫。進一步加快出臺特大超大城市戶改,加快改革是經濟社會客觀要求。

相關焦點

  • ...十四五」期間要加快對城區人口500萬以上的城市的戶籍制度...
    2020-09-15 02:12:26來源:FX168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特聘教授陸銘:繳納社保超20年應就地落戶 「十四五」要加快大城市戶籍改革】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特聘教授陸銘表示,下一步應當有序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尤其是大城市戶籍制度改革要加快速度。
  • 如何提高我國居民收入和勞動者報酬?人大經濟教授提了4點
    對比人均GDP水平與我國相近的國家,中國居民消費率也是偏低的。居民收入和勞動者報酬在國民收入分配中佔比下降。根據資金流量表的數據進行計算和分析發現,21世紀以來,中國住戶部門通過初次分配獲得的總收入和通過再分配獲得的全部可支配收入在國民總收入中所佔的比重都是呈現走低的趨勢。
  • 山東戶籍制度改革 農村籍大學生有望迎「落戶新政」
    山東戶籍制度改革,再次邁出重要一步。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就進一步推動非戶籍人口在城鎮落戶印發相關通知。
  • 北大光華課題組:我國2021年GDP增速有望接近9%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6日訊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光華思想力」宏觀經濟預測課題組5日發布的《經濟穩步復甦,改革蓄勢而發》報告(下稱「報告」)預計,2020年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速有望達到6%左右,2021年GDP增速有望接近9%。
  • 惠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惠州市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的...
    惠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惠州市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惠府〔2016〕169號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惠州市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業經十屆市委第148次常委會議和十一屆
  • 解盤年中經濟系列報導丨洪群聯:進一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須加減...
    對此,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產業所副所長、副研究員洪群聯認為,上半年,國民經濟延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這是我國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然結果。他就我國目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哪些問題仍亟待解決?如何進一步深化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預計我國2021年第一季度經濟增速將達到18%左右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北大光華管理學院:2021年中國經濟穩步復甦改革蓄勢而發本報告是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光華思想力」宏觀經濟預測課題組2021年發布的關於中國經濟形勢分析的第一篇報告《經濟穩步復甦,改革蓄勢而發》。本報告由劉俏和顏色執筆。劉俏是光華管理學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顏色是光華管理學院應用經濟學系副教授。
  • 直接稅改革有望啟動 個稅修法或早於房地產稅立法
    然而,基於房地產稅立法的複雜性和敏感性,多位法學界人士預測,直接稅下一步改革有望在個人所得稅修法上尋找突破口,內容則聚焦在專項附加扣除標準上,預計明年相關部門會著手啟動該項內容的調研。 而對於房地產稅立法時間,學界認為最大可能是在本屆人大任期結束時完成,按照人大安排,本屆人大將在2023年結束。
  • 對話人大名教授改革開放主題系列講座,這一周都講了什麼
    中國日報網12月7日電 從12月2日晚開始,人大重陽系列講座之改革開放40周年主題系列講座陸續舉行。第一場邀請的是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院長馮仕政教授,演講主題為「改革開放40年:社會轉型與社會治理」。12月4日,第二場邀請的是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吳曉求教授,演講主題為「中國金融40年:回歸金融的常識與邏輯」。
  • 專家展望2021年:經濟穩步復甦 改革蓄勢而發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金融百家|劉俏、顏色展望2021年:經濟穩步復甦,改革蓄勢而發作者:劉俏,顏色  (註:本報告是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光華思想力」宏觀經濟預測課題組2021年發布的關於中國經濟形勢分析的第一篇報告《經濟穩步復甦,改革蓄勢而發》。本報告由劉俏和顏色執筆。
  • 我國戶籍制度改革全面啟動 今後將取消農業與非農業戶口區分
    公安部、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發展和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及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八部門有關負責人出席。   同日,國務院正式印發《意見》。《意見》為當前和今後時期的全國戶籍制度改革提供了綱領性文件,標誌著我國戶籍制度重大改革開始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 厲以寧教授獲愛丁堡大學榮譽教授稱號 -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厲以寧教授作為改革開放的親歷者和參與者,在經濟體制改革、宏觀經濟分析、教育和經濟增長、就業問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與環境保護、企業管理等方面都有開拓創新的研究和論述,有力地推動了中國經濟學的創新發展,為中國經濟政策的制定與實踐做出了重要貢獻,其思想和理論對中國經濟的改革與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他表示,愛丁堡大學榮譽教授的授予充分肯定了厲以寧教授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在學術上的貢獻。
  • 人大之「問」推動職業教育加快發展
    在熱烈、坦誠的氛圍中,外界也強烈感受到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為加快我國職業教育發展而展現出的大局意識和責任擔當。他強調,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客觀需要,是把我國巨大的人口數量優勢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建設人才強國的重要途徑,是保障改善民生、保證充分就業、實現脫貧致富的根本舉措;要緊密結合職業教育法執法檢查,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促進我國職業教育事業更好地適應經濟社會發展。
  • 山東大學主辦中國人大預算監督研討會暨《中國政府預算改革發展...
    12月27日,中國人大預算監督研討會暨《中國政府預算改革發展年度報告2019:聚焦中國人大預算監督改革》發布式在北京召開,中國財政學會人大預算監督專業委員會籌備會同期舉行。會議由山東大學人大預算監督研究中心主辦,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協辦,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中央財經大學人大預算審查監督研究中心等15家發起單位代表參加相關活動。
  • 人大教授:全面放開落戶限制有利於提高經濟效率
    這也是今年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中提到的目標,是在2014年開始至今戶籍改革成果基礎上的進一步推進,也是確保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目標取得決定性進展的關鍵。十九大報告曾提出,要破除妨礙勞動力、人才社會性流動的體制機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過辛勤勞動實現自身發展的機會。
  • 借戶籍制度改革提高城鎮化質量 - 經濟參考報
    無疑,擴大居民消費需求,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是個既著眼眼前,又意在長遠的政策選項。也正因為擴大內需是個長線的結構調整問題,如果要想在短期內增加居民消費,需要配之以更切實的政策才行。因此,「增加居民消費」的背後,存在很大的政策想像空間。  有必要看到,儘管圍繞戶籍改革,過去也曾有過許多的探討,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放寬城鎮戶籍限制作為重點話題,還是讓人們眼前一亮。
  • 20省出臺戶籍制度改革意見 居住證「成色」不一
    人民網北京7月23日電 (記者賈玥) 新一輪戶籍制度改革已推行近一年時間。記者梳理發現,一年來已有至少20個省份出臺省級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2014年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
  • 日本明治學院大學經濟學部宋立水教授在經濟學院發表學術演講
    日本明治學院大學經濟學部宋立水教授在經濟學院發表學術演講 來源: 編輯:人大新聞網
  • ...加快建設交通強國——訪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教授張曉東
    原標題: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 加快建設交通強國——訪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教授張曉東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推進能源革命,加快數位化發展。「交通強國是黨中央立足現實、直面變局、著眼長遠,深刻把握我國和世界經濟、科技、社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提出的重大發展戰略。
  • 人大經濟學院教授黃衛平談當前中國經濟形勢
    以下為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黃衛平談當前中國經濟形勢主持人:再次感謝周司長致詞,帶著司長的希望和要求我們進入大會主題演講環節,首先有請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黃衛平教授與我們共同分享他的最新研究成果,當前中國經濟形式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