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花落一世界,一次花開與花落,三年。而樸樹,用14年的輪迴,沉澱了一段時光,最終只為再次驚豔我們的歲月。當年滿臉文藝的青年已蓄起小鬍子,搖曳的小長發也最終變成幹練的短髮。時光帶走了他的青澀,卻又給了他別樣的韻味。
在北大家屬院長大的樸樹自小沉默寡言,他並沒有像院子裡其他孩子一樣立志成為科學家。然而在同一環境的比較下,承受巨大壓力的樸樹患上青春憂鬱症,憂鬱的青春,似乎在預兆著樸樹未來的迷茫,他不知道他的明天在哪裡。不過幸運的是,他喜歡上對憂鬱之人很好的療傷工具——音樂。於是,這條音樂之路他走至今天。十年前,你說《生如夏花》一樣絢爛;十年後,你說平凡才是唯一答案。
故事不問所起,不知所蹤,美好轉瞬即逝,代之以恆久的孤獨,一如樸樹琴弦筆端的那個世界。始終在人海流浪的樸樹,已經45歲了。但在歌迷印象裡,他仍然是那個不肯妥協、負隅頑抗、以決然姿態貫徹理想的不羈少年。2003年,樸樹在他生日這天發布時隔4年的新專輯《生如夏花》,他似乎用一種近乎苦行僧的迷狂,在泰戈爾「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And Death like autumn leaves——使之生如夏花之絢爛,死若秋葉之靜美」的純然之境中找到破除脆弱的勇氣。那一年在黑暗中沉睡很久的樸樹睜開雙眼,成為划過天邊的耀眼瞬間,仿佛夏花一般,驚鴻絢爛:
「我是這耀眼的瞬間
是划過天邊的剎那火焰
我為你來愛我不顧一切
我將熄滅永不能再回來」。
如果說《生如夏花》是樸樹對音樂生涯的隱喻,那麼在剎那間極致的絢爛之後,隨之而來的,是14年的沉寂——《平凡之路》。沒有青春的執拗,告別生活的悲壯。樸樹早不再是無所顧忌的自由浪子,也不再做痛徹心扉的吟唱,再也沒有偽裝的平靜和無法抑制的波瀾。曾經擁有的一切,轉眼飄散如煙,直到哭過、笑過才恍然大悟,原來平凡才是唯一答案。緩慢抒情的節奏搭配上清澈嗓音和低聲吟唱,我們仿佛在重重迷霧籠罩的傷感和迷茫中,看到一條清晰明朗、指引人生方向的平凡之路——
「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
也穿過人山人海
我曾經擁有著一切
轉眼都飄散如煙
我曾經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有人說,樸樹是一個歌者,唱盡你我的悲歡離合;但有更多人說,他是一個流浪的音樂詩人,在孤獨的生活裡怡然自得,渴望夢想,追逐詩和遠方。是的,樸樹的詩歌裡沒有白衣飄飄,有的都是世俗煙火氣息的我們,尤其是作為平凡人物——敏感、自戀、傷痛的我們!
最後,小編依舊來為大家推薦好聽的音樂啦!看看03年站在頂峰歌唱《生如夏花》的樸樹是如何用14年的時間走向《平凡之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