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嘉定人都知道州橋 但你這名字是從哪裡來的嗎

2020-12-19 上海政務

  幾乎每一個嘉定人都能說上一段與州橋的故事,然而,你知道州橋的名字,是從哪裡來的嗎?

  州橋的由來是歷史上曾經有過的「嘉定州」。

  

  這個歷史上只存在了74年的稱謂,對嘉定的影響卻不容小覷。

  

  元貞元年(1295),江浙行省上奏朝廷,建議「以縣四萬戶以上至五萬戶為下州;五萬戶以上至十萬戶為中州」,元王朝下詔,將嘉定由縣升格為中州。嘉定州隸屬於平江路(元時改府為路)。其實,這個州只是級別的提高,地域並沒有擴大。據史料記載,嘉定州佔地仍為1100平方公裡左右,當時有土地110萬畝,7萬戶家庭,人口達33萬。

  嘉定州強化行政管理,加強防禦功能,改善政府辦公設施,增建各種公廨。至正十八年(1358),農民軍領袖張士誠攻佔平江路,遣部將將嘉定土城牆改為磚城牆,這是嘉定歷史上對城牆的一次重要的修葺,竣工後的城池面貌煥然一新,宏偉高峻,雄踞東南。

  元政府對農田水利建設較為重視,太湖洩洪幹道吳淞江流經嘉定,因豪強沿江佔河道為田,吳淞江變窄,逢大雨澇災,少雨農田旱災,元政府曾先後七次疏浚吳淞江,每次均要花費一百餘萬個人工。

  其中最重要的一次興修水利是泰定元年(1324),由水利專家、都水少監任仁發主持大規模治理吳淞江。任仁發在吳淞江上又修建了十三座水閘,漲潮時關閉閘門,以阻擋海潮帶來的泥沙;退潮時,利用上遊太湖清水及水流落差衝刷下遊河道積沙。此外,境內的其他河道也都得到了疏浚和治理。

  

  嘉定蠶農植桑養蠶,曾是江南重要的產絲基地。宋元之際,棉花開始在嘉定推廣種植,以後農村大面積改種棉花,由此逐步形成了棉紗、棉布生產的產業鏈,棉花種植和棉布生產的附加值在農耕經濟中居於高端地位。

  由於良種稻穀、優質小麥的引種推廣,嘉定的糧食產量迅速增長,當時,平江府和華亭府生產的糧棉是國家主要供應地區,嘉定州也處於重要的地位。而此時,北方的農業已落後於南方,糧棉都要依賴於南方供給。

  當時元王朝規定嘉定州每年須上繳蠶絲51092兩,蕩銀3572錠,粳稻113549石(約合今150斤左右),赤糧(即秈谷)123307石,糯稻507石,麥稅1006石,由此可見嘉定當時的經濟實力,及繳稅之多。

  

  由於京杭大運河經常淤塞,漕運成為國家的大問題,元政府想開闢海上南北漕運的通道。在丞相伯顏的推薦下,海盜出身的嘉定人張瑄,組織民工數萬,歷時兩月進行疏浚,親自設計監造60條平底海船,並選定劉家港為出海口。初次海運糧食4600餘石,將南方漕糧運至北方,成功地開創了中國海運之先,以後每年運至大都的江淮糧米逐年增加到300多萬石,最後,海運終於徹底取代了陸運和河運。嘉定由此出現了一批傑出的海運人才,如沈雷奮、沈文輝、沈珪、瞿名三等,都曾擔任過海道運糧千戶。

  此外,作為濱海之地的嘉定,製鹽業也很發達,境內的清浦、黃姚、大場、江灣、顧涇等地,均是出產優質鹽的產鹽場,鹽作為官府統銷物資,由官府派專職官吏管理,鹽稅也是政府的重要財政收入。

  嘉定下屬的市鎮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如清浦、羅店、婁塘、廣福等,不僅成市,而且已經有了相當的規模,市鎮上人丁興旺,貨暢其流,經濟繁榮。

  元王朝是馬上得天下的政權,一度錯誤地認為南宋王朝之所以滅亡,是過於重文導致的,片面實行重武輕文的國策,中斷科舉制度近半個世紀,但實踐證明,馬上可得天下,馬上卻不能治天下。

  直至延祐二年(1315),元王朝才恢復已中斷了的科舉制度。緣於民族自尊心和先輩的囑咐,嘉定士人對元政府的科舉不熱衷、不參與,如南宋末年,龔氏家族中的龔昱眼見國運衰微,蒙古軍勢如破竹,直逼江南,便告誡自己的子孫:「家世宋臣,慎勿仕,以惕慘禍」。明萬曆《嘉定縣誌·選舉考》中也有類似之說:「時邑人不樂仕進,九十年中無通籍者。」

  

  元王朝對學校教育較為重視,宋代時,縣學的學官僅四人,而升格為州學後,教學機構隨之擴大。今保存在嘉定孔廟的《嘉定州儒學教授題名記》中,記載了楊巽中等二十名教授的姓名和生平。元代留存至今的碑刻中,數量最多的是有關教育的。

  元政府先後十餘次修建學宮,並重建了東西兩廡,奠定了孔廟的形制基礎。之後,元政府又先後新建了杏壇、長橋、繚垣等建築,種植了大量的柏樹,孔廟的規模達五十畝,為歷史之最,之後還增建了欞星門、育才坊等建築。

  延祐六年(1319)知州周思明一次調撥官田387畝充作學田,使州學的教學經費更加充足。地方有識之士王子昭、瞿懋等人熱心捐資辦學。他們還捐置學田,王子昭一次就向學捐田2767畝。今天在孔廟大成門東側仍立有《故宋東祁王先生歸田興學記》、《梅巖瞿先生作興鄉學記》兩通碑刻,記錄了王子昭、瞿懋捐田興學的義舉。

  元代也是嘉定文學藝術的重要發展時期,著名文人趙孟頫、楊維楨、王逢、倪瓚等先後來到嘉定,與本土文人論文談藝。

  趙孟頫的父親趙與訔,年輕時曾在嘉定南部的鹽場黃姚任主管鹽務的大使,他帶領趙孟頫來到嘉定,與嘉定結下了不解之緣,趙孟頫年輕時曾在東陽義塾講學,住於秦氏家,為其家題寫了「為善最樂」的堂額,還為嘉定圓通寺撰寫了碑文《大報國圓通寺之記》。

  楊維楨晚年也經常來到嘉定,並為嘉定州學撰寫了《重修嘉定州儒學記》《重修明倫堂記》等碑文,詳盡敘述了修葺孔廟的艱辛過程,如今《重修嘉定州儒學記》碑仍在孔廟碑廊內。

  

  嘉定州修宣聖廟記(殘碑拓片)

  由於經濟實力的增強,鄉紳富戶構築深宅大院和私家園林,著名的如嘉樹堂、清曠軒、梧溪精舍、強氏文會軒、浦氏園等。

  元朝的蒙古貴族為了維護其統治,以宗教來懷柔國人,從而大力推崇佛教,尤其推崇藏傳佛教,致使這個時期成為佛教盛行的時期。嘉定也是如此,佛教在元代也大行其道,崇佛之風盛極一時,寺廟如雨後春筍,一時蔚為大觀。元王朝對道教也大加鼓勵,這個時期,嘉定建了玄元觀、祟福道院、真武殿等道觀,建於宋時的集仙宮也得以擴建,成為境內最大的道觀。元政府把儒學視為一種宗教,並按成吉思汗時訂立的規矩,給予與釋迦牟尼、老子和孔子在同一宇宙中,倡導儒、佛、道三教平等,和諧相處,至順三年(1332),建造了頗具時代特色的三教堂。至明洪武二年(1369),朝廷下詔將嘉定州恢復為嘉定縣,至此,嘉定州在歷史上存在了七十四年。

  如今,當年的嘉定州還留下了些許歷史遺蹤,如城中還有州橋,人們對這一帶有「州橋頭」的說法。元代至大年間,城中建於宋代開禧年間的法華塔曾有過一次大修。修繕後,法華塔地宮中曾置放了許多當時的寶物。

  

  法華塔天宮德化窯白瓷觀音像

  

  法華塔元代地宮瑪瑙羊距骨

  

  法華塔元代地宮二龍戲珠石函

  1996年,在修繕法華塔打開元代地宮時,清理出一批極具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的重要文物,有雕刻精美的「獅子滾雪球」「雙鳳穿牡丹」「二龍戲珠」三個石函,石函內有銅佛像、瓷舍利盒、玉彌勒像、玉雕人物、玉雕動物、瑪瑙、水晶飾件等,還有元代錢幣等,這些都是當年嘉定州繁華一時的重要物證。

相關焦點

  • 聽說嘉定人都不一定知道哪座橋才是「州橋」
    據樂遊上海,遊玩嘉定州橋有一句非常經典的俗語:一塔二河三街四橋,說的就是矗立在老街中心位置的嘉定文峰——法華塔,在老街形成十字交匯的嘉定母親河——練祁河和橫瀝河,以法華塔為中心向外延生的南大街、北大街和城中街,連接十字河兩岸的登龍橋、德富橋、寶慶橋、濟川橋。  登龍橋  我們常說的州橋,就是這座登龍橋。
  • 直擊疫情下的嘉定州橋老街:等復工,等春來
    直擊疫情下的嘉定州橋老街:等復工,等春來 告別了60年來最暖的冬天, 嘉定逐漸走向春天。
  • 嘉定半日遊,包括嘉定博物館,秋霞圃,竹刻博物館,州橋老街等
    連著5天的陰雨綿綿,周六總算放晴,特別想看紅葉,就來到了嘉定秋霞圃公園,這裡附近還有匯龍潭,嘉定博物館,州橋老街正好可以一起走走。 寶山過來還是有些小遠的,地鐵11號線到嘉定北再轉乘嘉定68路就可以了。
  • 一塊鬧元宵去 嘉定孔廟、州橋老街大波活動等你來玩
    正月十五鬧元宵,嘉定孔廟、州橋老街、南翔老街活動預告來襲~小夥伴快來看!  鬧元宵  其中,除「許願祈福」「元宵祈福儀式」「調獅子舞」「猜燈謎」外,其餘活動需憑體驗券參與(具體參見遊園卡內頁說明);2月16日唐時升與賀年羹、科舉試試看、漢服漢禮體驗三場活動需在2月12日上午10:00登錄「文化嘉定雲」官網或手機APP,進入「文化預告」欄目訂票預約。活動最終解釋權歸嘉定博物館所有。  州/橋/老/街
  • 申城記憶 | 文脈流長,嘉定州橋
    州橋法華匯龍潭孔廟書院教化敦練祁橫瀝文脈長嘉定代有人才出嘉定州橋歷史文化風貌區位於嘉定老城中心位置,包括匯龍潭、嘉定孔廟、秋霞圃、州橋及周邊部分地塊,總面積為49.10公頃。嘉定鎮古稱練祁市,因練祁河得名。
  • 66仲夏夜遊,一起兜兜老裡八早的嘉定州橋夜市吧!(漢服打卡有驚喜)
    66仲夏夜遊,一起兜兜老裡八早的嘉定州橋夜市吧!動畫版《清明上河圖》(局部)這是宋人對北宋都城開封州橋夜市的記載宋朝的夜市可以說是讓人大開眼見而在江南地區也有一座「州橋」位於法華塔下,又名「登龍橋」法華塔俯瞰州橋嘉定州橋從古至今
  • 嘉定州橋老街給力防控,3成商戶已開業!
    嘉定州橋老街給力防控,3成商戶已開業!,與一般景區不同,作為開放式景區的州橋老街除了旅遊外,還有餐飲、服裝、文創、教育培訓等業態。和小嘉一起來看州橋老街是這樣做的↓3月11日下午,記者在州橋老街看到,南大街、東大街、北大街和博樂廣場四個出入口均已開放,每個出入口配有2名保安,為進出人員測量體溫。「之前一直不敢出門,就算買點必需品,也要口罩、帽子、護目鏡全副武裝。這幾天感覺情況穩定多了,出門購物心裡也踏實不少。」市民李女士說。
  • 嘉定老街新玩法,州橋祈福活動開放預約啦!
    嘉定老街新玩法,州橋祈福活動開放預約啦!>傳承800年嘉定江南文化打造兼具儀式感與體驗感的「嘉定州橋·青藍季」文化品牌活動帶領我們一起感受 嘉定的人文魅力!
  • 觀賞嘉定州橋老街,享受愜意明清古意
    州橋老街是典型的江南水鄉,至今保留著明清古民居的特色,2008年被國際建設部評定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亦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老街平直縱長,四通八達,其中最知名的當屬南大街、北大街和城中街三條街,這裡匯聚著宋、元、明、清歷代建築,集古塔、石街、老橋、舊廟、名園於一體,為此被譽為「嘉定之根」。老街既有嘉定本土大宅,也有經典徽派傳神之作,街上有茶坊、酒吧、咖啡館、名藝館、玉器收藏館等。州橋老街有一座建於南宋開禧年間的法華塔,它矗立於鬧市中心福佑一方百姓,塔上可以眺望全城景色。
  • 嘉定法華塔首次為愛亮燈!小嘉獨家見證,月滿州橋的濃情蜜意~
    昨晚,州橋老街提前調試亮燈,800多歲的地標建築法華塔首次為愛亮燈,在浪漫星空下向你心儀的「另一半」表白!小嘉獨家見證,月滿州橋的濃情蜜意~昨晚10點,法華塔前「愛的禮物盒」閃亮登場,紅金相間的邊框,加上LED燈和大屏幕,浪漫又奪目。該裝置高3.6米,內部正上方配置了柔光燈,兩側則配備了兩盞暖光射燈,烘託520氣氛。
  • 「記憶」州橋、南翔、安亭……嘉定的老街風韻你體驗過嗎?
    上海西北部的嘉定,歷史悠久,自古以來經濟文化發達,形成了州橋、南翔、安亭等一批遠近聞名的古老街鎮,今天就一起走進嘉定,感受一下那些獨具風韻的老街魅力吧~州橋老街嘉定州橋舊影>元代嘉定改縣昇州,故民間把建於南宋1245年的登龍橋稱作州橋,附近一帶稱為州橋頭。
  • 上海嘉定州橋老街一別墅內,明、清嘉定派竹刻藝術品讓人連連稱奇
    嘉定竹刻博物館位於嘉定區南大街321號,展廳面積約500餘平方米,120件展品分別來自上海博物館、嘉定博物館和個人收藏,除了少量明代作品外,大多是清代藝術精品。公交線路:位於嘉定別墅內,進大門後左轉沿著指示牌即可到達。可以乘坐嘉定13路,嘉定69路,嘉定9路,滬唐專線。停車信息:景點沒有自己的停車場,州橋老街附近馬路兩邊有些停車位,首小時7元,後面每半小時4元。
  • 州橋、南翔、安亭,圖說嘉定老街風韻
    圖溯上海 上海老底子嘉定歷史悠久,自古以來經濟文化發達,形成了州橋、南翔、安亭、徐行、外岡、江橋、黃渡、方泰、婁塘等一批遠近聞名的古老街鎮。今天,帶你掌上感受老街魅力吧~州橋老街嘉定州橋舊影唐末至宋初以大聚落、集市的形式出現,以位於練祁河兩岸,稱練祁市。嘉定建縣後兩年建城,集市在城的中心,故名城中,亦稱城市。元代嘉定改縣昇州,故民間把建於南宋淳佑五年(1245年)的登龍橋稱作州橋,附近一帶稱為州橋頭。清末已形成以州橋為中心的商業、住宅的繁榮地片。
  • 嘉定州橋舉行「端午晚市」特色活動 營造別樣民俗體驗
    新民晚報訊(記者 範潔)夜間燈光與老街景色交相輝映,昨天在嘉定州橋景區民清街,「粽香滿溢·端午晚市」特色文化活動舉行,特色美食與工藝商鋪點綴其中,營造別樣的民俗體驗,為市民提供夜遊好去處。圖說:嘉定州橋舉行端午晚市活動。王哲 攝集市上,凍慄、糖山楂、粽子、肉鬆等美食引人垂涎,連環畫、竹編工藝品等趣味盎然,還有系列互動,木刻版畫DIY、手工香囊,投壺、射五毒、端午知識問答等,將嘉定傳統文化和民間技藝手手相傳、代代相傳。圖說:集市上,各種互動活動趣味盎然。
  • 州橋老街啟動全面維修!嘉定「明清街」明年4月驚豔亮相!
    古樸、精緻、靜謐之中 透著歷史、文化的久遠 這裡是很有名的「嘉定之根」 是嘉定歷史文化的發祥地——嘉定州橋老街 近日,小編路過這裡發現老街景區有變化
  • 嘉定州橋景區第一屆軟筆書法作品線上徵集活動
    據嘉定區消息:嘉定州橋景區第一屆軟筆書法作品線上徵集評選活動如下:  主辦單位:  上海綠洲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承辦單位:  上海嘉定州橋景區運營管理有限公司  舉辦時間:    獎品明細:  一等獎 x 1人  德國凌美(LAMY)恆心鋼筆禮盒套裝單品價格為 650 元  二等獎 x 2人  德國凌美(LAMY)自信系列籤字筆水筆單品價格為 260 元  三等獎 x 5人  MOLESKINE 經典筆記本單品價格為 220 元
  • 今天在州橋 邀你看老街
    州橋老街位於上海嘉定城區,這條街已經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了,是嘉定歷史文化的發祥地。 在這條街上能看到歷代王朝的古遺蹟,給人一種人文底蘊非常深厚的感覺。嘉定人文薈萃,所以有「教化嘉定」之美譽。
  • 昨晚,州橋老街這樣跨年→
    昨晚,州橋老街這樣跨年→ 2021-01-01 10: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嘉定這幾個冷門景點,人少景美門票便宜
    來上海已經好幾次了,之前和大多數來上海旅遊的人一樣,基本上都是外灘,南京東路,豫園,田子坊,新天地等等,雖然全國如今疫情已經逐漸穩定,上海甚至全國的旅遊景點也陸續有條不紊地開放,但這些熱門景點,往往是人滿為患,旅遊體驗不佳。
  • 上海嘉定鎮保護古建築和文物 州橋老街修舊如舊
    從「中國第一高速公路」滬嘉高速下來,筆直朝前開,上橋,下面就是保存完好的嘉定古鎮環城護城河。這是上海唯一、全國罕見的至今發揮功能的一條古河。古鎮中心南北向的橫瀝河與東西向的練祁河呈「十」字交叉,護城河是個「環」,3條河形成了江南古鎮中特有的「十字加環」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