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小學5年制還是6年制總是引發熱議,都是因為不懂這個原因

2020-12-17 家庭教育研究

近日,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賀丹建議:小學教育縮短到5年,將高中納入義務教育範圍。她認為小學6年改5年,便於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許多網友認為,小學6年時間太長,5年完全可以完成教學階段的任務。一般情況下,孩子大學畢業已經22歲,研究生畢業25歲,在校學習時間太長,節省出來的1年時間可以用來參與社會實踐,提升實踐能力。

其實,壓縮小學學制時長的提法已經不是第一次,2016年3月,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就提出過類似建議,他建議中小學學制改成10年。

莫言認為,為了小升初、初升高、高升大的考試,小學、初中、高中的學生要提前一個月甚至一個學期結束課程,進行強化複習,12年中有一年半的時間在複習應試,而長期的複習讓孩子們筋疲力盡,厭學情緒普遍。

用大量時間來準備應試考試的現象確實存在,但這是教育者及教育管理部門行為上的偏差,並非制度設計的問題。

如果單從知識學習角度來說,基礎教育階段的時間確實可以大大壓縮,不需要10年,可以更短。教育家尼爾說:「孩子只要有了學習的內在動力,甚至可以在兩年之內學完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三年級的全部課程而考上大學。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6歲前有整整6年的時間,孩子在這個階段學的東西確實十分有限,但這個階段也要用來學習知識嗎?顯然不是,這個階段不是讓孩子學習知識的,是讓孩子感知世界、感知生活的。

2016年7月,21世紀教育研究院在北京召開「基礎教育學制改革研討會」,與會教育專家一致反對莫言提出的「縮短基礎教育學制」。

專家們認為,12年基礎教育學制是世界通行的基礎教育學制,是培育一個孩子身心成熟的必要時間,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提出基礎教育學制要縮短。學制長短並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如何劃分學段、如何銜接各學段。

事實上,人的一生,每個階段都有它獨特的價值和意義。學習是一個人一輩子的事情,無論是學術大師,還是技術工匠,他們的社會角色不同,對社會的貢獻各異,但每個人的成長都有共同的階段性特點。

經濟社會是不斷發展的,知識技術是不斷更新的,沒有哪個行業、哪個工種是一成不變的,任何人都必須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

知識體系越豐富,學習能力越卓越,跨界能力就越強,未來的機會就越多,競爭力也就越強。

歸根結底,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才是決定一個人最終走多遠的關鍵。

無論哪個階段的學習,無論父母,老師,還是其他教育者,都只能教會孩子最基本的知識和方法,更多的知識需要孩子去自學,更重要的更精華的東西需要孩子自己去領悟。

華羅庚沒上過大學,他卻成為數學一代宗師;同時他又是教師,他教育的學生成百上千,卻沒有幾個學生能與他比肩。

所以,學習的成效,更主要依靠的是學習者自己的努力和悟性。

孩子的「悟道」,需要在各個階段、各種經歷中積累和豐富,孩子成長的每個階段都非常重要。

小時候,孩子一整下午獨自跪坐玩一個玩具,與小夥伴一整天玩一個簡單的遊戲,這些看似留白、毫無意義的時間消耗,卻能培養孩子與自己相處、與他人相處、與自然相處的能力。

給孩子足夠的瘋玩傻玩時間,讓孩子的童年畫紙多留一些輕鬆的空白,這些空白會成為締造孩子美麗人生的關鍵點。

孩子的成長和教育也是如此,不是哪一碗飯、哪一匙湯讓孩子最終長大,也不是哪一本書、哪一節課成就了孩子的優秀。

更好的做法是,讓孩子享受人生的每一個階段。12歲之前,多給孩子瘋玩的機會和時間;同時,不能讓孩子徹底傻玩,在保證孩子體驗生活的前提下,在科學方法的指導下,讓孩子每天學習一點有意義的東西,日就月將,孩子就會越來越優秀。

歡迎評論、轉發或關注!

相關焦點

  • 小學改成5年制、研究生縮短一年!引發網友熱議!
    12月10日的麒麟論壇上,嘉賓周天勇在演講中提出建議:「十四五」時期,要想讓整個經濟體都有新的勞動力進入,小學和研究生的教育應該各縮短一年。」所有建議將幼兒園也納入義務教育體系,將小學壓縮成5年,研究生再壓縮一年。此話一出,立刻引發了廣大網友的熱議。
  • 我國小學學制改革史,你喜歡5年制還是6年制?
    有家長問麗老師,五年制小學和六年制小學哪個更好?為什麼小學有的地區是5年,有的地區是6年?其實兩種學制並存的狀況是個歷史遺留問題,歸根結底還是我們國家國情的原因。本文麗老師就給大家簡答介紹下小學學制的歷史演化過程。並以此為基礎談談兩種小學學制的利弊。
  • 同樣是大專,為什麼會分為5年制還有3年制,兩者有什麼不同?
    而今年的高考已經結束了,也是有很多考生成績很不理想,那麼這個時候讀個大專也是個不錯的出路。但是同樣是大專,為什麼會分為5年制還有3年制的呢?兩者是有什麼區別嗎?之所以會分為5年制大專還有3年制大專,其實就是因為他們的生源不同。很多五年制的大專,他們的招生對象都是初中生,也就是中考失敗,沒辦法讀高中的人。
  • 考試落榜,是選「5年制」還是「3年制」?切記它們的區別可不小
    考試落榜,是選「5年制」還是「3年制」?切記它們的區別可不小 生源質量不同 這個是最明顯的區別,因為一個是中考落榜,選擇的上中專,另一個則是高考落榜,選擇的上大專。
  • 解讀:15年制完全學校,上還是不上?
    今天南陽家長匯就和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十五年制完全學校的觀察,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發,同時歡迎您參與留言一起加入討論。15年制學校並非是新鮮的產物,北京實驗學校(原北京市立新學校)早在數十年前已經開始這種一貫制教育模式,但沒有普及開來,從全國來看,目前公立十五年制學校的體量還是比較小的,南陽也算是走在了前列。
  • 升學考試落榜,選3年制還是5年制的專科?老師:它們區別可不小
    3年制還是5年制的大專有什麼不同?在說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說說3年制的專科和5年制的專科有哪些不同,讓你對兩者之間有個大概的印象。1、招生對象不同一般3年制的專科院校招收對象都是高中生,5年制的專科院校招收的是初中生。有的初中生在升學考試失利之後,不會選擇繼續就讀,而是會選擇去一所技術類院校,想學習一門技術讓自己立足。
  • 委員:高中納入義務教育小學變為5年制。網友:這個建議挺好的
    大約是六七十年代我國實行的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小學五年,初中兩年,高中兩年,加起來就是九年。當然那個時候的小孩都是8,9歲才開始讀小學,所以高中畢業也17,8歲了。八十年代開始改成了12年,小學6年,初中3年,高中3年,一直延續到現在。
  • 教育專家提議,將小學改成5年制,高中計入義務教育,你同意嗎?
    部分專家認為,可以將現有的9年義務擴大到12年,將高中三年的教育也劃歸進義務教育中,這麼做的目的是避免讓有的學生過早地被淘汰,同時也建議將小學改成5年制。
  • 大學的課程並不多,為什麼是4年制?輔導員透露:主要是3點原因
    這也是為什麼大家都說到了大學之後自己的時間非常多的原因,因為課程少,很多學生在大學階段就會變得「無所事事」。對此也有很多人產生的疑問,既然大學階段的課程這麼少,為什麼要安排本科4年、專科3年的學年制? 不是在浪費時間嗎?
  • 臨床醫學報考,名校5年制和普通院校8年制如何選?就業很關鍵
    而現在臨床醫學專業的學年制也是不同的,有5年本科、5+3本、碩、博連讀、5+3本、碩連讀,再加上很多的985院校中,臨床醫學專業都是只有5年本科學年制的,雙非醫學院中,5+3本碩連讀的比較多。這就讓很多考生產生了煩惱,到底要如何選擇呢?
  • 加拿大的三年制和四年制本科的區別
    加拿大三年制和四年制本科的區別,你知道嗎很多人不懂加拿大大學裡為什麼要這個樣,本科還分什麼3年制和4年制,想要節省時間少念一年還怕錯過什麼了不得的大事,來看看這倆到底有什麼不一樣!其實簡單點說就是3年制學士不能直接申請研究生,4年制的就可以。這也是為什麼讀澳洲和英國不能申請美國和加拿大的本科的原因,因為學分修不夠。
  • 澳大利亞碩士2年/1.5年制碩士區別在哪裡?
    澳洲碩士全日制課程根據專業不同,一般分為1年,1.5年,2年,3年等。澳洲碩士大部分為2年制和1.5年制,比如會計,IT,工程等專業都有多種學制可供選擇,那麼各位學生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學制呢?不同的學制之間又有什麼不同?
  • 建議9年制義務教育改為12年制?教育部回應了
    建議9年制義務教育改為12年制?12月2日,教育部官網發布《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4849號建議的答覆》(以下簡稱《答覆》),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議「將九年制義務教育修改為十二年制義務教育」予以答覆。
  • 同樣是大專,5年制和3年制有什麼不同?老師:這幾個區別很明顯
    而對於考不上高中的學生們來說,其實也有可能上大學,那就是上5年制的專科大學。5年制大專?可能很多人都沒有聽過。其實,大專是分為5年制和3年制的,這兩者有很大的區別。 5年制的專業設置要少於3年制的,因為初中生畢業之後,並不是很了解自身在哪方面更加擅長。所以,對於選擇所學專業,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而在課程的設置上也是不同的,一般5年制會連帶著高中的內容一起學習,而3年制是經過了高考選拔上來的,所以就會更偏向於所學專業的課程。
  • 同樣是大專,5年制和3年制有什麼不同?老師:這幾個區別很明顯
    而對於考不上高中的學生們來說,其實也有可能上大學,那就是上5年制的專科大學。5年制大專?可能很多人都沒有聽過。其實,大專是分為5年制和3年制的,這兩者有很大的區別。5年制的學習氛圍會差一些,因為都是從初中生招上來的,本身不太喜歡學習不說,年齡也比較小,玩心重。而3年制的學生,經過了高中的教學,在思想上會比他們成熟一些,也沒有那麼大的玩心。雖然比不上本科的學生,但是學習氛圍比5年制的確實會濃厚一些。
  • 2年制和3年制的研究生有什麼區別?丨霍蘭德職業興趣測試
    很多同學在個人沒有諮詢考研之前,一直認為考研就是3年,直到後來才知道。我們國家考研正常學制是3年,也稱學碩,是學術型研究生;2年制的稱為專碩,也就是專業型研究生。這兩者之間還是有一些區別的。同樣是研究生,讀2年和3年有什麼區別?這兩者最大的不同,首先就是學制時間不一樣,一個是2年制,一個是3年制。
  • 澳洲2年/1.5年制碩士到底有啥區別?
    澳洲碩士全日制課程根據專業不同,一般分為1年,1.5年,2年,3年等。澳洲碩士大部分為2年制和1.5年制,比如會計,IT,工程等專業都有多種學制可供選擇,那麼各位學生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學制呢?不同的學制之間又有什麼不同?澳洲課程專業分類也較多,分別有6大類和30小類。
  • 澳洲1.5年制和2年制碩士有啥區別?
    其中又以1.5年和2年學制為主,比如會計,IT,工程等專業都有多種學制可供選擇。  1年制和3年制課程佔極少部分。  同一專業不同學制  同一專業提供兩種學制的原因有2點:  1)針對本科相關專業學生,可免修半年基礎課程  這種情況下,2年制課程是多了前半年基礎課程,後一年半課程與1.5年制相同。
  • 學臨床醫學專業,是報考5+3還是8年制,兩者的優缺點是什麼
    有考生問,臨床醫學專業分5年制,5+3和8年制,這三種有什麼區別,優缺點分別是什麼?5年制的很簡單,臨床醫學專業正常本科學習的年限,本科畢業以後一年可以考臨床醫師執業資格證(以下簡稱「執醫證」),並在醫院進行三年住院醫師規範培訓獲得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合格證書(以下簡稱「規培證」)以後,才能夠上崗成為醫生。
  • 澳洲2年/1.5年制碩士到底有啥區別?我該怎麼選?
    澳洲碩士全日制課程根據專業不同,一般分為1年,1.5年,2年,3年等。澳洲碩士大部分為2年制和1.5年制,比如會計,IT,工程等專業都有多種學制可供選擇,那麼各位學生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學制呢?不同的學制之間又有什麼不同?澳洲課程專業分類也較多,分別有6大類和30小類。6個大類分別是文科、商科、法律、理科、工科和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