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情分析
語句排序題,近三年江蘇省A、B、C類試卷都有出現,題量1題。雖然題量不多但是基本每年都考,而且語句排序題目難度相對比較大,所以語句排序題大家要重視。
二、理論知識
語句排序題題型比較好識別,要求考生對打亂順序的句子進行排序,一般是6個句子。語句排序題目技巧性比較強,拿到題目不要自行對打亂的句子進行排序,這樣會很浪費時間。所以掌握解題技巧很重要,接下來給大家介紹此類題型解題的技巧。
1.根據選項提示,確定首句
文段有6句話,但是選項只有4個,所以可以根據選項所給提示,確定首句。
(1)可作首句(對比確定)
①下定義:……就是/是指
②背景引入:隨著、近年來、在……大背景/環境下
(2)不可作首句
①指代詞指代不明確:出現這、那、他、其、該、此等,且在該句無指代對象;
②關聯詞後半部分單獨出現:但、卻、而且等出現,前文應當有內容無法做首句。
【例1】
①原始的南島語族,創造了航海奇蹟。
②他們沒有航海設備,只有原始的舟筏。
【解析】②出現了指代詞「他們」,且在該句中找不到「他們」的指代對象,因而不適合做首句,而①引出了南島語族話題,適合做首句。
2.找句與句之間的聯繫
有些題目通過首句就能解題,但大部分題目通過首句只能排除1或2個幹擾選項,這時候我們就需要藉助其他方法技巧來進行解題,看句子與句子之間的聯繫來排除選項,下面講述幾種解題方法,以下方法不區分先後順序。
A.確定捆綁集團
(1)指代詞捆綁
當某個句子當中出現指代詞(這、那、它、其、該、此),我們可以往前找指代對象,根據選項確定前一句內容,判斷是否構成指代詞捆綁來進行解題。
(2)關聯詞捆綁
①配套出現關聯詞:按照關聯詞的先後順序,將配套出現的關聯詞句子捆綁進行解題;
②關聯詞單個出現:關聯詞單個出現時,需要我們分析句意,比如句子中出現轉折關聯詞後半部分「但是」,那我們就需要分析句意,轉折前後語義相反,通過對比選項確定前後兩句話,看含義是否相反確定能否構成關聯詞捆綁;再或者單獨出現並列關聯詞,如「此外」、「同樣」,這時候就需要我們找到語義相近的兩個句子捆綁到一起進行解題。
B.確定順序
(1)時間順序
①年份:文段當中出現了表示年份的數字,比如1949年、1953年,那應當1949所在句子在前,1953所在句子在後;
②朝代:這種考察形式就需要同學們把握基本朝代先後順序,比如「唐宋元明清」等;
③表示時間的詞語:比如「早上,中午,晚上」、「以前,今天,以後」,出現類似詞語要能夠判斷出詞語所表示的先後順序。
注意:提醒同學們利用時間順序進行解題的時候,要把握住「話題一致」的原則,句子所講的主要內容大致相同,如果話題不一致,不能貿然利用時間順序進行解題。
(2)邏輯順序
①觀點+解釋說明:同學們可以當做中心理解題行文脈絡來進行記憶,先提出觀點,再進行觀點的解釋說明。
②A和B:當文段當中出現了「A與B」這兩者的並列結構時,接下來應當先說A再說說B,所以我們判斷出A、B兩句話的先後順序就能進行解題了,當然要注意,只能判斷A在B前,不能判斷A+B這句話的前後順序。
C.確定尾句
(1)結論句:因此、所以、看來、於是、這……引導的總結性尾句,通常是總結前文,得出結論,適合做尾句;
(2)對策表述:通常前文給出問題,後文針對問題進行解決,故而對策表述也適合作尾句。
注意:近幾年考試當中出現了一種「完美尾句」,也就是說這一句子既符合尾句形式上的特徵,也符合尾句內容上的特徵,是「結論詞+尾句」的形式,當出現這樣的句子時,這個句子作為尾句的機率非常高。
【例2】
②這些民族在歷史上是一股巨大的力量。
④世界上的遊牧民族大都是生息在歐亞大草原上。
【解析】發現②中出現指代詞,要找到指代詞指代的是什麼,根據選項確定②之前是幾,發現②「這些民族」所指代的就是④中所說的遊牧民族,確定②④可以捆綁在一起。
3.驗證
驗證不是語句排序題的必備步驟。如果一道題目同學們在考場上做完之後對於答案不夠確定的話,那可以進行驗證;如果大家通過多個步驟依次排除,答案是比較確定的,那就不需要驗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