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蔡英文當局要想挽回民調 先治兩產業沉痾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臺媒:蔡英文當局要想挽回民調 先治兩產業沉痾

2017-09-11 14:12:31來源:中國臺灣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高辰

2017年09月11日 14:12 來源:中國臺灣網

參與互動 

  蔡英文當局要想挽回民調 先治兩產業沉痾

  臺灣《中國時報》10日發表社論說,蔡英文對新上任的臺當局「行政院長」賴清德提示7項任務,包括產業創新、執行「前瞻基礎建設計劃」、強化勞工安全及福利、能源轉型及落實「非核家園」、稅改、長照及託嬰計劃、強化發展整體規劃等,對不熟悉財經的賴清德而言,都是嚴厲的挑戰。要順利執行並達成目標,須靠適任的財經團隊及民間部門的信心。

  臺灣最新公布8月出口金額達277.7億美元,年增率12.7%,是3年來最佳表現,「採購經理人」也對製造業未來半年景氣看好。大環境看似對執政團隊有利,但就長期而言,不但製造業危機重重,採購經理人同時顯示,非製造業「緊縮」現象更是警訊。非製造業緊縮將導致投資縮手,就業與消費就會受到波及。深入了解製造、服務兩大部門近年的發展,當發現問題的嚴重,賴清德行政團隊必須誠實面對,對症下藥解決兩大引擎的沉痾,才有機會完成蔡英文託付的終極任務。

  該社論又指出,製造業景氣被採購經理人看好,是因為國際製造業景氣回升,特別是蘋果和三星新機上市,島內供貨商們樂觀期待將帶動出口提升。然而,這種生產模式卻長期存在兩大隱憂,一是產業高度依賴國際景氣和少數個案商品,讓臺灣景氣必須看國際經濟臉色,且波動幅度過大。二是產業成長的利益也過於集中、不利於所得分配。景氣好時,得利的「科技新貴」們經常以炫耀性消費激起庶民的怨懟,造成施政困難和民主的風險。

  其次,是所謂「紅色供應鏈」對製造業的衝擊,在大陸全力發展「中國製造2025」和「工業4.0」之下,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當大陸電子信息業的供應體系越發完整、競爭力越強之後,臺灣這些依賴代工的信息廠商如何發展,甚至如何存活,就會是生死交關的問題。但迄今為止,臺灣官方和多數企業仍在得過且過、束手無策。面對美、日製造業附加價值率高達37%和35%,臺灣卻僅達29%的窘況,官民也無突破現狀的良方。臺當局「五加二產業創新」和「前瞻」兩大方案花費巨大,但對製造業附加價值率的貢獻,並未著墨。

  其三,包括工總、外僑商會等持續反應的「五缺」問題(缺水、缺電、缺地、缺工、缺技術),雖然臺當局一再重申努力解決,但距離企業界需求看來還存有相當差距,全臺大停電更讓不缺電的保證破產;不僅讓疲乏無力的投資繼續惡化,也可能讓企業在川普普「投資美國」的號召下,持續離開臺灣、轉進美國。

  服務業的發展問題更大。服務的內含主要來自民間消費,按理說,它應該隨社會保險制度趨於完善而提高在經濟生產中的貢獻,例如美國7成國內生產來自民間消費,但臺灣民間消費佔比卻長期維持在6成無法提升,其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也從2010年的2%降到目前1%左右。這極可能是因為臺當局未能提供良好的社會保險體系,包括可信賴的「長期照護」等措施,而讓民眾不敢提高消費。而在近來「一例一休」、陸客減少、年金改革等負面發展下,可預見的衝擊將會更大。

  該社論表示,但比起製造業的波動,服務業不振對市井小民衝擊更大。隨便問個計程車司機或商店,都會說他們的業績像「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這其中,的確有一部分屬於被「電子商務」取代的產業轉型,但不可否認,實質消費萎縮的衝擊頗大,且在持續發酵之中,導致臺北東區店面租金下滑、店家關門,品牌相繼撤出臺灣。提高基本工資後,許多業者也會減少僱員,甚至退出市場。

  可是,臺當局行政團隊中的「財經部會」首長,幾乎沒人真正懂得服務業,「國發會」和「金管會主委」都是法律專業、臺當局經濟部長」是工業局老臣,身負經濟成長重任的服務業長久以來都無法獲得長官「關愛的眼神」。缺乏真正專業主管的後果,造成臺當局近年許多產業政策,特別是針對服務業的,經常是「擇優獎勵」式的錦上添花,無法普遍提升產業的競爭力。

  以上問題不解決,蔡英文的民調也就只能繼續谷底盤旋。

相關焦點

  • 蔡英文當局要想挽回民調 先治兩產業沉痾
    臺灣《中國時報》10日發表社論說,蔡英文對新上任的臺當局「行政院長」賴清德提示7項任務,包括產業創新、執行「前瞻基礎建設計劃」、強化勞工安全及福利、能源轉型及落實「非核家園」、稅改、長照及託嬰計劃、強化發展整體規劃等,對不熟悉財經的賴清德而言,都是嚴厲的挑戰。
  • 臺媒曝賴清德最快下周"組閣" 以"挽救"蔡英文民調
    有蔡當局相關人士表示,臺南市長賴清德最快將於下周(9月4日-9月10日)擔任臺灣行政機構負責人。據臺媒報導,早在7月,賴清德「組閣」一案就已定調,不過為避免影響「前瞻計劃」預算審查與林全「內閣」士氣,蔡辦、臺灣行政機構及賴清德都守口如瓶,但「閣員」徵詢動作一直在暗中進行。賴清德屬新潮流系,為平息民進黨內各派系爭議,賴清德「內閣」可望邀請其它派系精英「入閣」。
  • 臺媒:蔡英文上任首年民調一落千丈島內年輕人最感失望
    參考消息網5月3日報導臺媒稱,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就職將滿一周年,美麗島電子報最新發布的民調顯示,蔡英文推動的政策滿意度多數低於三成,連泛綠支持者也認為不及格;選前最挺蔡英文的年輕人更是翻轉,成為最不滿的一群人;認為島內整體經濟狀況「不好」的人已突破八成。
  • 蔡英文當局又想藉此事搞事情?
    央視網消息:據臺媒報導,國民黨副主席曾永權及臺灣海基會前董事長林中森,日前申請前往福建廈門,參加於6月8日到11日舉行的第十屆海峽論壇。臺當局「移民署」聯審會22日做出決定,對兩人赴陸行程「不予許可」。
  • 小辣椒大勝蔡英文?臺媒最新民調大逆轉引熱議
    圖自東南網【環球網綜合報導】綜合臺媒1日報導 國民黨內「總統」初選啟動「防磚機制」,連署過關的臺「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須獲得三成支持度,才能被提名為候選人。近日,島內媒體出爐最新民調顯示,洪秀柱以50%的支持度大勝蔡英文的28%,與一個月前民調呈現極大逆轉,被「藍委」質疑是綠營搞灌票。
  • 臺媒:蔡英文面對滑梯式民調的反應 仍是自我感覺良好
    ­  臺灣媒體今日發表透視集文章指出,臺灣「民意基金會」在2017年的最後一天公布民調顯示,對於蔡英文的聲望,持贊成態度的民眾有36%,反對的竟然高達47%,反對者比前一個月增加了近7%。­  評論指出,無獨有偶地,臺灣「美麗島電子報」2017年12月也針對蔡英文的信任度與執政滿意度公布民調,其中有32%信任蔡英文,比11月下滑1.9%,是執政19個月來的新低;50.7%不信任蔡英文,比11月多了3%。至於執政表現滿意度,則僅有27.1%表示滿意,比11月下滑1%;60.2%表示不滿意,比11月調查增加2.9%。
  • 臺媒:民調顯示蔡英文搞壞兩岸關係 對臺灣經濟造成負面影響
    參考消息網5月22日報導 臺媒稱,根據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最新公布的民調顯示,高達59.5%的民調認為3年來兩岸關係變得更壞。民意大潑冷水,對於「自我感覺良好」的蔡英文不啻是一記當頭棒喝。據臺灣《中國時報》5月21日報導,兩岸政策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關鍵問題,臺當局處理不好,沒有明確的方向,怎能交出漂亮的成績單?
  • 臺民調:蔡英文滿意度僅剩19% 近6成民眾對大陸印象好
    蔡英文(圖:臺媒資料圖)海外網12月18日電 民進黨在今年的島內「九合一」選舉中慘敗,蔡英文請辭黨主席。臺灣《遠見》雜誌18日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蔡英文執政的2年零7個月,施政滿意度僅剩19%,不滿意度高達70.7%。綜合臺灣東森新聞雲等臺媒消息,蔡英文當局執政以來,施政滿意度不斷探底,與蔡英文上任百日時相比,她的滿意度減少25.4個百分點,不滿意度大幅增長34.5個百分點。
  • 臺媒2020大選民調:蔡英文以7.8%慘摔倒數第二
    最新媒體民調統計顯示,現任臺北市長柯文哲支持度27.5%排名最高,現任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以7.8%慘摔倒數第二名。據《ETtoday新聞雲》所做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支持度民調,以現任臺北市長柯文哲27.5%最高,其次是新北市長朱立倫10.3%,接著才是高雄市長當選人韓國瑜的9.2%與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的7.8%,而排最後一名的則是臺當局「行政院長」賴清德,僅7%的人支持。
  • 蔡英文當局玩不轉,兩任臺「防長」均稱不會為「臺獨」而戰
    海外網5月18日電 蔡英文上臺後起用的兩任臺防務部門負責人,馮世寬和嚴德發都在臺立法機構明確表示,臺軍不會為「臺獨」而戰。對此,蔡英文辦公室秘書長陳菊17日回應稱,臺防務部門負責人「有責任捍衛臺灣安全」。
  • 臺媒民調稱「54.2%島內民眾希望和談」,專家:蔡英文有壓力了
    【環球網報導侯佳欣 李東堯】臺媒此前稱解放軍「空軍王牌」殲20已進駐浙江衢州機場,距離臺北只有500公裡,外界認為是衝著臺灣而來。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副院長張文生27日接受環球網記者採訪時稱,這樣一個民調(結果)多少對民進黨當局會產生一些壓力。據中時新聞網報導,《遠見雜誌》25日公布的有關結果顯示,假若兩岸爆發戰爭時,有54.2%島內民眾希望與大陸和平談判,22.3%則期待美國介入,16.5%認為應該應戰。
  • 臺勞工團體戴蔡英文面具溜滑梯 嘲諷當局民調直落
    「工鬥」以溜滑梯方式嘲諷蔡政府的民調直落。(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海外網11月22日電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蔡英文當局民調一路直落,勞工團體「工鬥」22日前往228園內的溜滑梯設施,以行動劇方式,嘲諷蔡英文因為砍假民調「溜滑梯」,完全是「雪崩般」民調。同時,大洋塑料企業工會理事王建勝下午也加入絕食行列。
  • 蔡英文當局民調溜滑梯 臺灣社會心已經冷了
    其實,這些問題都與臺當局有關,而臺當局是人的組成,包括政務官與事務官,現在是政務官不知所為何事,而事務官寧可無事,希望這樣的臺當局能帶動臺灣進步,創造高滿意度,真的是比登天還難。    我們可以臺灣「經濟部」為例來說明蔡英文當局的問題。戴正吳是鴻海郭臺銘派到日本負責夏普的大將,而夏普正準備大舉投資美國約七十億美元,當他被問到為何不投資臺灣,他的回答是臺當局「冷冰冰」三個字。
  • 蔡英文民調被指「枯木逢春」 臺媒:也要看噓聲大於掌聲的數字
    【環球時報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邰佳璐】就在島內社會對包括年金改革等重大議題抗爭不斷的時候,臺灣領導人蔡英文的民調突然「枯木逢春」般地離奇上升了。「臺灣民意基金會」20日公布最新民調顯示,蔡英文的支持率升至41.4%,與上月相比,贊同蔡英文處理「國政」方式的人增加7.6%。
  • 敏感時刻,美媒這篇報導令臺當局膽戰心驚,蔡英文緊急「改口」
    鑑於國際情勢的重大變化,蔡英文近日突然召集人馬,在其辦公室舉行一場「安全高層會議」。她在會上強調,「無論美國選舉結果如何,臺美關係都不會變化」。這種敏感時刻,蔡英文緊急「改口」,是因為美媒的一篇爆料「抖」出了臺灣民進黨當局投機倒把、趨炎附勢的事實。
  • 民調下降時,蔡英文忽然派高官登太平島是搞「投機式的妥協」
    然而,島內媒體直言,在蔡英文民調跌破50%的情況下,忽然當局安排首長級官員訪問太平島,是一次「投機式的妥協」。 在太平島給蔡英文寄明信片 16日一早,葉俊榮與當局「海巡署長」李仲威、高雄市政府官員以及氣候、海洋法學者專家搭乘軍用運輸機前往太平島。
  • 蔡英文民調狂跌 年輕人不再信任民進黨
    據臺媒報導,根據臺灣「美麗島電子報」25日公布的12月份民調,臺灣民眾對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的不滿意度持續攀升,上升到60.2%,不信任度也過半,達到50.7%,信任度跌到她上臺19個月以來的最低點。其中,20-29歲及40-49歲的階層是最不滿的一群。
  • 學者稱蔡英文「新南向政策綱領」一廂情願,為救民調開錯藥方
    學者稱蔡英文「新南向政策綱領」一廂情願,為救民調開錯藥方 海峽之聲 2016-08-18 18:52 來源:澎湃新聞
  • 島內公布民調消息,蔡英文收到噩耗,後悔也來不及
    臺媒11月28日報導稱,根據最新公布的民調結果顯示,因為全面開放瘦肉精美豬遭到島內民意反噬,臺灣民眾對現任領導人蔡英文的滿意度再度下滑5個百分點至43%,與41%的不滿意度差距不大。對於這種臺灣民進黨當局民調普遍下滑的結果,民進黨前民代沈富雄日前在電視節目中感慨道,造成這一次民調變化的竟是美豬,他覺得蔡英文看了以後,一定會很後悔。這位民進黨籍前民代還提到,蔡當局可能以為開放美豬是「小事」,是為了「要報答美國政府這幾年對臺灣的『好』,合乎國際規範、合乎食安標準」。
  • 蔡英文就職兩年滿意度暴跌僅剩兩成 六成民眾「沒信心」
    海外網5月20日電今日(20日),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迎來就職兩周年,其施政表現備受民眾關注。不過,蔡英文的「成績單」不僅沒有及格,其施政滿意度更跌至24.3%,不滿意度飆升至58.8%。蔡英文就職滿兩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