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咱們的空軍飛行員佩戴「白色勞保手套」的這一傳統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在二戰結束之後,咱們因為空軍發展比較落後,所以在戰機設計和飛行員培養上全面吸取蘇聯的經驗,熟悉歷史的軍迷就會發現,當時咱們大多數的軍用飛機都是沿用的蘇聯式設計,但是因為蘇制飛機當時的電子技術比較落後,所以在飛機駕駛艙中遍布著大大小小的儀錶盤和開關,和現在這樣簡潔有效的駕駛艙完全不同,而這正是咱們今天這個問題的歷史原因。
那麼操縱這麼繁雜的駕駛艙,飛行員手心時間長了就會冒汗,所以戴手套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究竟選用什麼手套呢?最常見的就是咱們見到的這種「勞保手套」。
事實上大家所看見的這雙「勞保手套」名字叫做02式布飛羊毛線手套,它不僅僅可以保護手指,而且可以增加摩擦力方便飛行員操縱儀錶盤。雖然從外觀上看起來和市面上的「勞保手套」幾乎一模一樣,但事實上兩者的質量完全不可同日而語,無論是從材質、工藝、效果上綜合來比對,02式布飛羊毛線手套都比勞保手套強得多。
話說回來,用電子器件並不是最先進的就是最好的。可靠性、複雜環境適應性等才是其主要的。至於是否先進,則標準是夠用就行。話又說回來,軍用附屬品發展滯後也是很現實的問題。勞保手套也好,新材料手套也好。咱們國家的後勤研發和製造業應該為保家衛國的戰士們提供更好更耐用更舒適更科學的日常裝備。勞保手套一樣可以精益求精。
再者說,飛行員的裝備也隨著時代的發展在進步,所以現在飛行員的裝具基本上是以季節和氣候作為區分的,在不同的地區、季節、以及任務下,飛行員的裝具也是不一樣的。例如咱們的「南國雄鷹」,因為氣候炎熱,基本上統一配備的是02式布制連體飛行服,而駐紮東北的空軍部隊,除了在夏季穿02式布制連體飛行服之外,秋冬都是穿戴著2式皮質夾克式飛行服加上翻毛領。
最後,隨著我國空軍的裝備正在急速現代化,這種「勞保手套」正在退出歷史舞臺,被同美國空軍裝備類似的特種材料製成的暗綠色的多用途阻燃手套所迅速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