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完全變態的昆蟲,就一定也會有不完全變態的昆蟲。
不完全變態昆蟲的主要特點是昆蟲成蟲的特徵是在經過卵期、幼蟲期和成蟲期三個時期的生長發育過程中逐漸顯現的,也就是說是誰家的孩子基本上從小就能看出來了。像我們常見的蝗蟲啊、蛐蛐啊、蜻蜓啊都是從小看到大的種類,但這裡面也有些微不同,被昆蟲學者分為3個不同的不完全變態類型:
漸變態,常見的直翅目、螳螂目、半翅目、同翅目、䗛目等,它們在生長發育中,幼蟲期與成蟲期形態上變化不大,只是翅未長出,生殖器官發育不全(此時期的幼蟲也稱為若蟲),經過幾次脫皮,漸漸成長為成蟲,這種變態類型為漸變態。
螳螂若蟲,Kate拍攝
螳螂成蟲,DrZ拍攝
竹節蟲若蟲,DrZ拍攝
竹節蟲成蟲,來源:百度
半變態,主要發生在蜻蜓目、蜉蝣目。蜻蜓是每個人都熟悉的,它的成蟲是陸生,而它的幼蟲則生活於水中,我們常稱之為稚蟲,幼蟲與成蟲的呼吸器官和取食器官差異都較大,這類屬於不完全變態範疇的類型叫半變態。
蜻蜓稚蟲,來源百度
蜻蜓稚蟲
蜻蜓稚蟲是水生動物,和成蟲在空中的情形一樣,是水中專門的捕食者。功能上無翼的幼體在顏色方面通常是斑駁或黯淡的,與生活環境中的沉澱物或水生植物顏色一樣。它們的突出雙眼類似成蟲,但擁有成蟲所無的驚人解剖結構。這稱為「面具」, 是幼體第三對口器的融合體。面具大得不成比例,不用時收在頭部和喉部之下。面具尾端是一組牙狀的夾子,用來抓住蠕蟲、甲殼動物、蝌蚪、小魚等獵物。
蜉蝣稚蟲,來源百度
蜉蝣成蟲,來源百度
過漸變態,有些昆蟲的若蟲與成蟲差別不大,在若蟲與成蟲間存在一個不食不動的偽蛹階段,如薊馬和雄性蚧殼蟲,這種變態類型稱為過漸變態。
稻薊馬成若蟲,來源:百度
PS:白蟻屬於較低級的半變態昆蟲,螞蟻則屬於較高級的全變態昆蟲。
提問:看了2期昆蟲變態,小夥伴們猜猜我們常見的蟬是哪種變態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