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養花的過程中免不了會遇到土壤板結的問題,土壤板結不僅影響花卉的正常生長,還容易導致植株出現黃葉、爛根等現象,並且嚴重的話還會導致植株死亡,那麼如何預防土壤板結呢?其實我們平時只要做好這4件小事,就能讓花盆裡的土壤儘可能一直保持疏鬆透氣的狀態,這樣花兒也能越長越健壯!
一、養花選對土壤
首先我們在養花的時候,一定要選對土壤,有時候出現土壤板結跟土質也是有一定的關係的,如果土壤的粘性比較高的話,每次給花澆水時都會形成很多大土塊,長此以往,勢必會造成盆土板結。所以建議大家養花的時候,儘量不要選擇黏性土,可以直接購買專門的營養土,也可以自己配製一些混合土壤,儘量不要用單一的土來種花;通常我們可以用腐葉土或泥炭土、園土、河沙、珍珠巖或蛭石混合配製成養花的土壤,這種混合土一般都比較疏鬆透氣,不容易板結變成硬疙瘩。
二、澆水講究方法
除了土質的問題外,不正確的澆水方式也是造成盆土板結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我們平時澆水一定要講究方法,養成好的澆水習慣。
1、澆水要澆透,忌「半截水」:
我們平時給花澆水時,一般都遵循「見幹見溼、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但很多時候由於愛花心切,常常一看見花盆表面略微有點幹就趕緊澆水,並且經常澆半截水,一看到花盆表面變溼了就覺得已經澆足水了,然後就停止澆水,但實際上根本沒有澆透,這樣就會導致花盆裡的土壤上層總是溼的,而下面卻還是幹的,長期下去,就會導致盆土結塊,影響植物根系對水分的吸收。所以我們平時澆水最好一次性澆透,儘量避免高頻率少澆水。
2、不澆鹼性水:
一般來說,大多數植物都是喜酸或中性的,平時我們給花澆水時,儘量不要澆鹼性水,一方面是鹼性水澆多了對植物的生長是不利的,另一方面鹼性水會改變土壤的結構,增加土壤的硬度,從而導致盆土板結,像有些地方的自來水就是鹼性的,水質比較硬,長時間用這種水澆花,很容易導致土壤鹼性化,出現盆土板結。
另外自來水中一般都有殘留的氯氣、漂泊粉等有害物質,所以我們平時最好不用剛接的自來水來澆花,建議先在太陽底下或溫暖的地方先晾曬一兩天,揮發掉裡面的氯氣等再澆花,如果水質偏鹼性,可以先在水中滴幾滴不含鹽的米醋等來中和酸鹼性。
3、生活廢水不亂倒:
另外,有些花友澆花時經常習慣性的給花盆裡隨便倒一些生活廢水,比如剩牛奶、剩茶水、喝不完的飲料等,這些都是非常不好的習慣,一方面不利於花卉的生長,容易導致爛根、燒根等現象,還容易招惹小蟲子,另一方面還容易導致土壤板結。
所以,如果花友們有不好的澆水習慣,從現在開始,趕緊改掉吧!
三、科學施肥
施肥不當、或長期施用單一的化肥也是造成土壤板結的一大因素,所以我們要科學施肥,忌施濃肥、生肥等,淘米水、茶葉水等一定要充分腐熟發酵後才能使用,並且使用次數不可過於頻繁,使用時最好先稀釋一下。
另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增施有機肥來減少化肥的使用量,並且有機肥不僅能給植物提供生長所需的養分,還能改變土壤的結構,改善土壤板結的現象。我們可以在土壤裡添加一些充分發酵腐熟後的牛、羊糞等,一方面可以給植物提供養分,提高土壤肥力;另一方面糞便後期緩慢釋放養分的時候,也能起到疏鬆土壤、改善土壤板結的作用。
四、澆點「酸性水」
另外土壤鹼性化嚴重也是導致盆土板結的原因之一,所以我們平時也可適當澆一點「酸性水」,來調節土壤酸鹼性,避免土壤鹼性化,從而減少土壤板結的發生。比如我們可以在澆水的時候在水裡面添加幾滴不含鹽的米醋,一方面可以改善土壤的酸鹼性,另一方面米醋裡也有很多有機物,可以緩解土壤板結;或者我們還可以收集一些橘子皮、柚子皮等,將它們放到密封的瓶子裡,加入適量清水,放到溫暖的地方,充分發酵腐熟後,取上層濾液稀釋後澆花,也可起到調節土壤酸鹼性、改善土壤板結的作用。
平時我們還要定期給花鬆土,一方面可以提高植物根部呼吸的能力,有利於水分、養分的滲透;另一方面也能預防土壤板結。這些預防土壤板結的小方法,你學會了嗎?你還知道哪些改善土壤板結的小妙招呢,趕緊留言參與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