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桃姐|17歲做繼室,23歲守寡,她為何給博士兒子娶了個鄉下女人?

2020-12-22 楚天都市報

上期分享了胡適與紅顏知己陳衡哲的故事,胡適溫文儒雅,博學多才,世間傾慕他的女子不少,而他溫文儒雅的品格,與一個平凡的女人分不開,這個人,便是他的母親馮順弟。馮順弟是一個農家之女,17歲做繼室,23歲守寡,她是如何將4歲就失去父親的胡適撫養成大學者的呢?

1

據說,胡適的母親馮順弟,頭髮很長,她身高五尺三寸,約合一米六幾,頭髮卻長達五尺八寸,比身高還長,因此每次梳頭都要站在凳子上,分三段才能梳理好。

民間有句俗語,「頭髮長,見識短」,但長頭髮的鄉村女子胡順弟,對自己的婚姻大事卻有著不同於常人的見解。

馮順弟的父親是一個農民,她是家中的第一個孩子,因為父母想要兒子,便給她起了個「順弟」的名字。

馮順弟果然給家裡帶來了弟弟,除了弟弟,還有兩個妹妹,家裡就變成了六口人,人一多,馮家的日子就艱難起來。

順弟16歲這年,鄰村的親戚來給她說媒,說的是大她32歲、人稱「三先生」的胡傳。

2

馮家覺得倆人年齡相差太大,而且胡傳前面兩個去世的妻子還留下了一堆兒女,就沒有同意,但馮順弟自己卻答應了這門婚事。

她有兩個考慮,一是嫁給做官的胡傳,可以改變家中的經濟狀況,幫助父母實現他們的心願——在老宅上建一棟新屋。

二是,她久聞三先生的大名,也見過三先生,雖然三先生的年齡比她大很多,但三先生的傳奇經歷和博學多才,讓她仰慕在心。

就這樣,17歲的馮順弟成了胡傳的繼室。

胡傳又名胡鐵花,自幼喜歡讀書,還練習武功,25歲考上秀才,以研究邊疆地理為己任,走南闖北,精明幹練,漸漸做上了一方要員。

「面容紫黑,有點短鬚,兩眼有威光,令人不敢看他。」「在萬裡長城外住了幾年,把臉曬得像包龍圖一樣。」這是胡適對父親的描寫。

馮順弟嫁給胡傳後,胡傳常在百忙中教她認字讀書,順弟也盡妻子的本份,照顧夫君的起居。

兩年後,他們的兒子胡適出生了,胡適剛滿3個月,三先生就被調往臺灣任職,直到一年後,馮順弟才帶著胡適去到臺灣團聚。

甲午戰爭爆發,三先生託人把妻兒先行送回績溪老家,不想就此成永訣,三先生帶病在戰亂中奔走忙碌,死在了廈門。

3

胡傳的死訊傳回來,馮順弟正坐在老屋前堂房門口的椅子上,聽見讀信人讀到丈夫的死訊,當即連同椅子一起,昏倒在門檻上。

此時,胡適只有三歲零八個月,馮順弟只有22歲出頭,虛歲23歲!

五雷轟頂般的打擊下,馮順弟卻站了起來,因為她知道,丈夫不在之後,還有一個大家等著她去操持,還有她和胡傳唯一的骨肉需要她的養育。

後排左二為馮順弟,後排右二為江冬秀

為了兒子的將來,她對胡適管教很嚴,不顧家中拮据,千方百計履行胡傳的遺囑,送兒子讀書。

「你總要踏上你老子的腳步。我一生只曉得這一個完全的人,你要學他,不要跌他的股。」(丟臉、出醜之意)她要胡適學自己的父親,做一個像父親一樣的人。

胡適說錯了話、做錯了事,馮順弟從不在他人面前教訓兒子,但是,她每天清晨都要對胡適私下進行嚴厲的「晨訓」,發現兒子有做得不對的地方,決不姑息和溺愛。

她年紀輕輕守寡,只有這麼一個親骨肉,按說應該將兒子留在身邊,但是,胡適讀完私塾後,她覺得兒子要有廣闊的天地,要進一步深造,於是,她把兒子送去了上海,勤奮好學的胡適考上了公費留學生,遠渡重洋去了美國。

4

送兒子讀書,送兒子去美國,她還張羅兒子的終身大事,為兒子說下了一門親事。

胡適從美國留學歸來,依母之意,與江冬秀成婚。第二年,江冬秀懷孕的消息從北京傳來,積勞成疾的馮順弟,似乎了卻了一生的使命與心願,溘然長逝。

世人都以為這是包辦婚姻,世人都以為江冬秀配不上胡適,但她作為母親,為兒子挑媳婦的眼光自有道理。

江冬秀雖然沒有文化,但江家是名門望族,江冬秀的外祖父曾位至翰林。對於一個母親來說,她要的媳婦並不是要多麼的會舞墨弄文,多麼的有文化,她要的是能悉心照顧自己的兒子,為胡家傳宗繼代的人。

從這一點上來說,她的眼光是對的,江冬秀婚後對胡適悉心照顧,體貼有加,讓胡適無後顧之憂,安心去做學問。除去賢惠和能幹,江冬秀人情練達,還有一種處世的氣度、智慧和俠骨。

胡適在《四十自述》中說:

「我在我母親的教訓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極大極深的影響。我十四歲(其實只有十二零兩三個月)便離開她了,在這廣漠的人海裡獨自混了二十多年,沒有一個人管束過我。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楚天都市報記者李芩

相關焦點

  • 17歲嫁給49歲老頭,23歲守寡,她身為農婦卻養出擁有35個博士頭銜的...
    出處:帶你去看好風光( lexiangg )一個成功男人背後總有一個了不起的女人。她17歲嫁給49歲老頭,23歲守寡,她連書都沒讀過,卻養出了中國最牛的大師— 胡適 ,一生獲得了35個博士學位。她就是馮順弟,史上最強的虎媽。她出身貧窮,長相一般,琴棋書畫樣樣不精通,沒什麼過人之處。
  • 她是目不識丁的農婦,17歲嫁人,23歲守寡,兒子擁有35個博士學位
    早前,家裡有個大學生都是值得驕傲的事情,更別說是博士了,含金量更高,能夠順利考上博士並拿到證書的人寥寥無幾,而今天小編說的這個大人物,他一個人就獲得了35個博士學位證書,堪稱是學術界的奇才,他便是我們都熟悉的胡適,其實除了自身的努力,他的成功和他母親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17歲嫁49歲老頭,23歲守寡,兒子成一代名家,獲35個博士學位
    馮順弟17歲那年,有一位媒人來提親,對方叫胡傳,是一位官員,可是已經49歲高齡了,足足比馮順弟大了32歲,好在胡傳家庭條件還挺不錯,馮家人考慮後,便答應了這門親事。馮順弟知道父母的不容易,便沒有反對,很快,2個人便成親。
  • 她17歲嫁抗日名將,19歲守寡,堅決不買日貨,並反對趙薇飾演自己
    在抗戰時期有這樣一位女子,她17歲便嫁給抗日名將,19歲時丈夫戰死,一直守寡。除此之外,她堅決不買日貨,還曾反對趙薇飾演自己。1928年,王玉玲出生在湖南長沙,由於王家世代經商,積累了不少財富,因此在當地也是一個有名望的大家族。在王玉玲出生的時候,家裡早有千頃良田,再加上人丁興旺,父慈子孝、老少和睦,所以王家傳承至今,一直沒有衰敗過。
  • 為何35歲男人寧可娶二婚女人,也不娶30歲剩女,原因在這
    導讀:為何35歲男人寧可娶二婚女人,也不娶30歲剩女,原因在這咖啡店裡,已經30歲的劉寧小口品嘗著一杯卡布奇諾看著窗外的大街上的人來人往,已經30歲的劉寧如今已是一家企業高管,多年事業的打拼,讓劉寧很難有什麼精力去談戀愛組建家庭,所以在父母多次的催婚親戚朋友的指指點點中
  • 她7歲嫁給國王,喪夫後拒絕嫁給殺夫仇人的兒子,後來19歲病故
    古代歐洲王國的婚姻都是政治聯姻,不講年紀,所以有一位英國國王娶了一位7歲的法國公主,在國王被殺後,王后才11歲,她拒絕嫁給殺夫仇人的兒子,回國後嫁給堂弟,又在19歲病故。
  • 楊凱雯和趙琦君在一起17歲,和吳翔威在一起23歲,她選23?
    而楊凱雯在他面前,也像個小姑娘。會和他鬧會和他笑,偶爾還會來點小撒嬌!當他吃醋了還會哄著他,讓他別生氣了!她和他的相處模式,就像17歲剛剛情竇初開的小姑娘!
  • 此人是現代版孟母,52歲守寡,養育出13個博士,一口氣活了103歲
    此人是現代版孟母,52歲守寡,養育出13個博士,一口氣活了103歲「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楊」,這是宋代大儒王應麟老先生在《三字經》中的說法。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講述一位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一位母親,她在19歲的時候就嫁做人婦,到了52歲丈夫不幸去世,只剩下她一個人和13個嗷嗷待哺的孩子。然而,生活的坎坷和挫折並沒有讓她屈服,反而讓她學會了堅韌,最終憑藉自己的努力她不但成功的養活了13個孩子,還將她們培養成了博士。此人就是曾經受到過美國總統柯林頓表彰的王淑貞,或許說起王淑貞這個名字,大家多多少少會感覺有點陌生。
  • 胡適母親17歲嫁49老頭,隻字不識,卻教出獲35個博士學位的兒子
    胡適的母親叫做馮順弟,從小出生在一個十分貧苦的農村人家,在舊社會的時候,女人的地位是很低的,馮順弟在閨中的時候就經常遭受到不公的待遇,17歲那年,家中沒錢修房子,就將她嫁給了清朝末年的一個貢生胡傳,也就是胡適的父親。那個時候胡傳已經快50歲了,但是因為原配的妻子去世,所以一直想要續弦,貧窮但是年輕的馮順弟成為了最佳人選。
  • 父親離婚兩次,如今66歲父親想再婚,兒子:可以,三套房全給我
    好景不長,小凱10歲那年母親意外去世了。那個時候小凱已經懂事了,他隱約感覺父親絕對會再婚,沒想到父親再婚的那天卻來得這麼早。母親去世一年後,父親娶了她第二任妻子翠花,翠花是鄉下人,離過一次婚,她和前夫有一個兒子。當時父親通過親戚介紹認識了翠花,彼此感覺還不錯,半個月後父親娶了翠花。
  • 她62歲,守寡28年,如今甘願做一個留守老人,背後的故事讓人流淚
    公公婆婆都是厲害的人,他們知道我在娘家農活幹得多,所以在我嫁進去後,他們將我當個男人使喚,最髒最累的活總是分給我做,忙完地裡回來,婆婆還得讓我做飯,洗一大家子的衣服。婚後第2年,我還沒有懷孕,這時候老公的三弟剛娶進來的三弟妹懷孕了。從此,我的日子更不好過了,婆婆到處說我不能生養,後悔將我娶進了門。
  • 一個35歲女人的哭訴:離婚帶個兒子,為什麼沒男人願意娶我?
    導語: 離婚帶兒子的女人想再嫁,到底容易嗎? 林女士:35歲。 我離過一次婚。 我帶著一個兒子離婚了,我想雖然我離婚了,但我四肢健全,長得也不錯,以後不會難嫁的。可我離婚之後才發現,其實帶著一個兒子很難嫁,很多男人聽說我帶著一個兒子,都不願意娶我。
  • 第一個提出「一夫一妻制」的人,娶了6個老婆小老婆比他小43歲
    一個男人只能娶一個老婆,一個女人只能嫁給一個老公。儘管這要求在現代社會實現了,可是在古代社會卻沒有實現,古代的男人娶三妻四妾,這都很正常,非但沒有人說三道四,還會有人稱讚這個男人真有本事,能娶這麼多女人。女人是不同的。他們只能娶一個男人。一個女人想同時嫁給幾個男人。這是個愚蠢的夢。
  • 15歲位居皇后,21歲守寡,身後無子,後世:她是大清最幸福的女人
    15歲位居皇后,21歲守寡,身後無子,後世:她是大清最幸福的女人。為什麼說孝惠章皇后最有福氣呢?這是因為在康熙繼位以後,他被奉為皇太后,享受了數十年的榮華富貴。而其他的幾位皇后,要麼就是紅顏早逝,要麼就老早被廢除了後位。
  • 父親給兒子一個忠告:要娶,就娶朋友少的女人
    導語:孫先生的兒子已經27歲了,接近談婚論嫁的年齡了,兒子最近在相親找對象,孫先生這位老父親給了兒子一個忠告:要娶,就娶朋友少的女兒。來看看孫先生的說法。朋友多的女人,結婚後不僅很難收心,而且也很難和老公同一條心,如果和老公吵架發生爭執,這類女人往往都特別的有脾氣,可能會一吵架就奪門而出,待在朋友家好幾天都不回家。朋友多的女人,她往往也不甘於做一份平凡的小工作,總想著和朋友一起合作開店,總想著當小老闆,因為她覺得自己人脈廣,自然她的心氣也高,不願意甘於平淡。
  • 86歲老教授娶23歲保姆 去世後贈其1000萬遺產
    86歲老教授娶23歲保姆 去世後贈其1000萬遺產 2008年07月17日 15:12東方早報【大 中 小】 【列印】 東方早報7月17日報導著名內分泌專家鄺安堃教授的千萬元遺產之爭有了結果。
  • 60歲男人娶45歲女人,要想生活幸福,看她身上有沒有這種壞習慣
    然而,有些中年女人仗著自己年輕,認為老男人娶了自己,是上輩子拯救了銀河系,應該把自己當祖宗供起來,做出的事情令人咋舌,看看這個男人經歷了什麼?王先生:60歲我是一個退休老幹部,一輩子兢兢業業,對工作認真負責,這種做事風格也帶到了婚姻中,老伴兒在世經常說:「感情專一的男人,遇到珍惜他的女人,生活才能幸福「。她說的沒錯,男人對婚姻負責,對妻子忠誠,也要看身邊女人如何做?
  • 兒子,這女孩就是個嬌生慣養的公主,娶不得!
    兒子,這女孩就是個嬌生慣養的公主,娶不得!這麼說的一看就沒女兒呀!我去我對象家,我去廚房幫忙,阿姨就讓我去歇著,什麼都不讓我幹!再說,誰說女人就一定要會做飯的?什麼年代了?男人在外工作,女的就不在外工作了?家務就應該平分的!
  • 她62歲自學英語移民,把13個孩子培養成博士,死後美國警車開道出殯
    40歲守寡,62歲自學英語移民她培養了13個博士子女-一位40歲的全職家庭主婦,她40歲的時候,丈夫意外去世,財產蕩盡,手底下是13個未成年的孩子。為了養家餬口,她不得不放下面子去當傭人。她62歲時,為了取得移民資格,刻苦自學英語,最終通過了移民考試。在她的培養下,13個子女都獲得博士生學位;其中有3位被授予「美國十大傑出青年」。連柯林頓總統、布希總統在母親節時都寫信讚譽過她,稱她是一位「偉大的母親」。
  • 45歲二婚男人的悔悟:娶了離婚帶兒子女人,才明白半路夫妻很坑人
    導語:有些男人二婚,娶的是離婚帶兒子的女人,娶離婚帶兒子的女人,婚後會過什麼樣的生活呢?林先生:45歲。我曾經離過一次婚。前妻個性很強,在家裡是說一不二的主,我脾氣也很倔,我也不喜歡總聽她的使喚,所以我們最終沒辦法過下去。我二婚娶的是一個離婚帶著兒子的女人。這個女人個性比較小鳥依人。我對婚姻的想法很簡單。我就只想娶一個賢惠,能持家的,脾氣好點,不對我大呼小叫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