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科院校是魔都某雙非院校化學專業,最後以高分錄取於南開大學化學專業。今天應邀分享一下我的複習經驗,希望對正在備戰的你有幫助。
首先,我覺得考研要有一個優良的作息時間規劃安排,考研複習時間最好就是從大三下學期開始,戰線維持在一年的時間長度,鬆弛有度,不慌不忙,心態端正,勞逸結合,複習效率高,說這些說在前面主要是想讓大家提前有個複習規劃,不管是從學習方面還是從生活方面,我們都需要做一個精緻的人。
準備:
先關注一些相關老師的微博、公眾號什麼的,沒事多翻翻,裡面也有很多考研計劃,然後就是找靠譜的研友,講真,研友真的很重要,很多事可以一起商量,比一個人在哪兒查信息有效的多,看書看累了也有吐槽的對象,我很慶幸我身邊的研友都很認真也很有毅力,我才能一如既往的堅持下去。然後就是保證睡眠,考研雖然講究的就是時間,但是不保證充足的睡眠,複習時在那兒趴著睡,腦袋注意力不集中,沒有效果也是白搭。
四到六月:
英語單詞看的朱偉的戀戀有詞和用的扇貝軟體。數學看的湯家鳳的數學基礎視頻,看完視頻翻了翻教科書,就看的李永樂的複習全書(因為這段時間課多,也不確定考哪兒所以效率不高)
暑假:
數學繼續看複習全書和湯家鳳的強化視頻,英語做的事張劍黃皮書英語閱讀(後來閱讀做不下去了,直接做的張劍黃皮書歷年真題解析先做閱讀,做了三遍左右吧,把最近的一年真題留著等後來3小時練習時用),暑假前大概確定了方向是電池和催化,所以準備是南開的材料物化,暑假8月同時準備數學英語的同時,看的專業課書
9月—10月:
數學部分:因為覺得線代部分我感覺沒怎麼懂,又去看了李永樂的線代視頻和配的教材李永樂線代(是真的覺得他講的好,雖然看他視頻容易困[捂臉]),英語:做真題的其他部分,每天還是堅持做做真題閱讀。專業課:依舊看的教科書,然後因為看到材料物化專業課大綱出來有點變化,我覺得準備起來有點困難就換了物化專業,然後10月份看到物化的指導書和開始準備結構部分。
11月到12月:
英語就沒怎麼準備了,想起了做一兩篇閱讀,然後模擬一下。數學先做的近十幾年的真題卷,然後就是做的張宇的八套卷和四套卷(說實話張宇有點難,有人看的李永樂的較簡單),專業課就是看的結構部分和真題還有那個指導書(真題我研究的不夠透徹,還有它很多答案在指導書上有)
最後政治部分,說實話政治是我覺得我花了時間但收穫不高的一門,從九月份開始準備看肖秀榮的1000題,然後八套卷和四套卷(感覺那個1000題沒起到什麼作用,重要是背後面的四套卷,有時間八套卷也可以背背,然後蹭了衝刺班畫畫重點)
複試這塊,由於我初試分數排在前面,壓力沒有那麼大,而且師兄也指導了我很多,感覺準備還是比較充分的。複試有個筆試,考實驗,學化學就是做實驗,要掌握實驗技術與要領,英語面試差別不大;專業綜合面試,多讀讀老師文獻,本科化學競賽方面的經歷多點那就ok。最後,祝大家步步升!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