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國家教育部傳來喜訊,來自通城關刀鎮雲溪小學的教師徐丹榮獲「全國模範教師」榮譽稱號。
她經常為低年級學生擦鼻涕,為頑皮的孩子洗髒手。冬天裡,看到孩子手腳龜裂了,她買來凍傷藥為他們塗敷;看到孩子穿著單薄,她悄悄量下他們的衣服尺寸,從縣城為他們買來溫暖舒服的棉衣褲。她把自己當成山裡孩子的母親,代替他們外出務工的父母,細心地照管著、呵護著。為此,孩子們經常親切地喊她媽媽,稱讚她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師! 她就是關刀鎮雲溪學校教師徐丹。
頭15年的代課生涯,徐丹先後從大坪鄉來蘇小學到縣教育中心,再到育才中學,雖然崗位換了不少,但她從沒有放鬆過對自己的要求。無論在哪所學校,她都勤勤懇懇,對學生關愛有加,受到學校領導和家長的一致好評。
2010年8月份,由於通城鄉村教師緊缺,教育部門決定招錄正編教師充實農村。當時正在育才中學負責管理工作的徐丹,雖是學校不可或缺的業務骨幹,但面對沒有編制的困境,親朋好友都勸她報考,以便成為名正言順的人民教師。
徐丹也知道,這次招錄對於38歲、已做了15年代課教師的她,實在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她最終選擇了報名,並在200多名競爭者中脫穎而出,以筆試和面試總分名列第四的好成績被正式錄取,從而結束了代課生涯。
6年山區講臺「煉」就慈母情懷
2010年秋,徐丹老師通過招考成了一名正式教師,按她的考試成績,本可以選擇一所離家較近環境較好的學校工作,但是她卻主動選擇到離縣城50公裡的雲溪學校任教。在雲溪學校任教的九年時間裡,學校教師緊缺,6年來,徐丹不僅教過語文、英語,還教過音樂、思品、美術等,無論教哪個學科,課堂上總是歡聲笑語。徐丹老師一人撐起「半個學校」,但她從沒有怨言。用她的話說,對待學生,關鍵是要傾注愛心和關懷。特別是雲溪山區這些留守兒童學生,由於缺乏父愛和母愛,更需要老師的關心和愛護!徐丹是這麼說的,也是堅持這麼做的。她大膽地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創立「以學為本,合作探究,快樂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深受學生喜愛和學校好評。
徐丹曾帶過一個女生,三年級了還不會寫自己的名字,更不會開口讀英語。為了教她書寫字母,徐丹握住她的手,一遍又一遍引導,一遍又一遍示範;為了讓她開口說英語,徐丹總是利用休息時間,帶著她在校園裡散步,用英語和孩子說「悄悄話」……有一年暑假前的一天上午,學校小賣部丟失了三卷卷好的硬幣,售貨員懷疑是被學校學生拿走了,便找到徐丹,請她幫忙。下午放學時,徐丹告訴全體學生:小賣部不小心弄丟了一些硬幣,有撿到的同學請交給老師或者售貨員,班級綜合得分可以加五分。當天晚飯後,丟失的幾卷硬幣被悄悄送回小賣部,一個也沒少。2011年6月10日,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災席捲通城,就算是地勢偏高的雲溪,也未能倖免。這天,該校校園汪洋一片,因無法上課,需要把幾十個寄宿生分成幾組,由老師一批一批護送回家。徐丹負責的是一組低年級的學生。當她冒著瓢潑大雨,爬山涉水,歷經三個小時,把學生一個個平安送回家時,自己卻成了「落湯雞」,不僅兩隻腳被泥水泡腫了,而且大腳趾還被劃破,鮮血直流……
徐丹平時負責的是一年級教學,因為學生年紀小,她的口袋裡總是裝著紙巾,隨時準備為「鼻涕蟲」們擦鼻涕。一次,該校校刊以「老師,我想對你說」為題向學生徵文。一位學生在作文中寫道:「徐老師,您是我見過的最好最好的老師。雖然不是媽媽,卻勝似媽媽……」
徐丹就是這樣,以慈母般的情懷,在雲溪學校一呆就是6年。6年裡,她不僅多次謝絕了親朋好友幫助聯繫的進城工作機會,而且以紮根山區埋頭教學的實踐,贏得學生和家長的肯定。
徐丹同志從教二十四年來愛崗敬業,愛生如子,是孩子們最愛的校園媽媽。她積極投身教學教研,所寫論文案例多次獲獎。她撰寫的徵文《最好的老師是騙子》、《我聽見花開的聲音》分別獲湖北省教育學會一等獎和二等獎。曾被評為優秀教師、優秀黨員、教學標兵和師德標兵、通城縣勞動模範、鹹寧市三八紅旗手,榮獲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併入選湖北省貧困地區專業技術人才奉獻崗位人選。她的人生格言是: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今年47歲的徐丹老師,在三尺講臺上已經耕耘了二十四個春秋。對她來說,每天給學生傳授知識是她最幸福的時刻,因為學生們就好像她自己的孩子一般。為了山裡的孩子,徐丹老師多次拒絕調進城裡工作的機會。用她的話說,雲溪學校有一支精誠團結的管理隊伍,有一群愛崗敬業的老師,雲溪這片土地在她心中已烙下了深深的印記,山區的孩子給她留下了難以割捨的情感,山裡的孩子也需要她。當初既然選擇來雲溪任教,就應該無怨無悔,用滿滿的愛心和無限的熱情去投入到工作中,努力讓每個學生都「快樂成長、體驗成功、順利成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從徐丹老師身上,讓我們感受到她對學生的高度負責和對教育事業真誠的熱愛。在當下大力倡導爭做「四有」好教師的時代,徐丹老師這種「踏實、執著、奉獻」的精神值得每一位教師學習。在通城,還有很多老師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奉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社會詮釋了愛與責任的力量!在教師節即將來臨之際,讓我們道上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