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回頭下永遠的「國賓館」
——— 三亞鹿回頭賓館今昔
本報記者 郭景水
鹿回頭悅榕莊景致。 本報記者 程範淦 攝
1960年代周恩來夫婦與陳毅夫婦在鹿回頭椰莊休養。 資料圖片
鹿回頭傳說,流傳到今朝;國賓館榮光,接力競風流。
鹿回頭山下,半個世紀如白駒過隙,層林疊翠,綠意盎然;南邊海之畔,偉人從首都帶著祖國的問候,送來了發展的宏圖大計。共和國的締造者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葉劍英等先後下榻鹿回頭椰莊招待所,傾情關注海南島這一方山水寶地的發展;西哈努克等國際友人也曾來到這裡,沐浴著鹿回頭的習習海風,談笑風生。
鬥轉星移,滄海桑田。從1960年代的椰莊招待所,到今天拔地而起的高檔別墅群———悅榕莊,儘管建築的風格更趨時尚現代,但是椰風海韻的美景、幽靜的賓館環境、身份高貴的客人,一直不曾改變。
走過半個世紀的「鹿回頭國賓館」,見證了共和國偉人傾心海南發展的情懷,留下了文化大家對南海之濱的詩情畫意。今天,860萬海南人民憑藉鹿回頭國賓館這段跨越50年的記憶,感念新中國歷代領導人,感念他們牽掛海南社會的民生,情系海南人民的福祉。
下榻鹿回頭 商議幾多國事
鹿回頭是極具三亞民族文化內涵的地方。居鹿回頭山嶺下,前臨南中國海,後靠南海情山,可謂山清水秀、人傑地靈。1958年,時任廣東省委第一書記的陶鑄到海南島考察工作,一眼就看中了鹿回頭這片風水寶地:三面環海、山嶺俊秀,既有翡翠般的椰林,又有白玉一樣的沙灘。陶鑄隨即指示撥款在這裡建一個招待所。招待所於1959年動工,1961年正式建成開門營業,取名鹿回頭招待所,主要接待來海南島的貴客以及各國政要。
因山嶺滿是椰樹,鹿回頭被稱為椰莊。於是,鹿回頭招待所亦被稱為椰莊招待所。招待所總佔地面積達29.7萬平方米,大院裡椰樹成林,酸豆樹傲然挺立,鳳凰樹穿插其間,還有三角梅、玉蘭花爭奇鬥豔。萬花叢中,是整齊的棟棟平房,幽靜、安詳、從容、寧靜,鳥語花香沁人心脾,是理想的旅遊勝地和避寒山莊。
椰莊招待所一號樓是主樓,為一層平房建築,有迴廊,建築面積達300平方米,坐落在椰莊大院的南邊,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葉劍英、陳毅、謝覺哉、董必武、王震、郭沫若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胡志明、西哈努克等外國元首和斯諾、馬海德等國際友人曾經在此下榻。
招待所儘管是休息的場所,但國家領導人心繫國計民生,鹿回頭見證了當時影響中國的大事。周恩來總理考察海南農墾系統時,下榻在鹿回頭,為農墾職工送來慰問;劉少奇曾經在椰莊一號樓組織當地的高級幹部學習政治經濟學,探討國家三年經濟困難時期要解決的重大問題,並且專門在樓前種植了一棵椰子樹。
1985年11月,時任國防部長張愛萍下榻鹿回頭招待所度假,期間確定解除牙龍灣(當時的名字,後改名亞龍灣)軍事禁區,可由三亞進行一定的開發建設。三亞由此開始建設國際級旅遊度假區,吸引更多的遊客到三亞進行休閒度假。張愛萍的一席話,對於三亞乃至海南意義深遠,開啟了三亞國際濱海城市的度假旅遊新時代,發端了海南旅遊業跨世紀的輝煌。
陶醉鹿回頭 抒發多少豪情
來到鹿回頭休假的國內外貴賓,被三亞美麗的景致所吸引,留下了無數吟唱鹿回頭的詩詞歌賦。這些詩詞歌賦,不僅是鹿回頭生動而真實的寫照,還成為三亞寶貴的文化和精神財富,傳之後世,成為不滅的歷史印跡。我們有理由相信,這還將成為後人研判這段歷史的文本參考。
開國元帥葉劍英在椰莊一號樓寫下了《蝶戀花》:「到鹿回頭濱海處,紅豆離離,佔斷天涯路。淺水藍魚梭樣去,教人疑是龍宮女。」中共元老董必武則寫下了「海聞龍擺尾,山見鹿回頭」的佳句。此外,陳毅、謝覺哉等老一輩,也在椰莊一號樓寫下了大量的詩詞歌賦,吟詠鹿回頭的風情,抒發作者心中的感懷。
1988年1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的江澤民下榻鹿回頭賓館,稱讚賓館「風光真好,椰樹成林。」1990年5月,時隔兩年之後,已經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江澤民同志再次下榻鹿回頭,在鹿回頭賓館會見三亞市的領導班子,當時對三亞市的民族團結工作做出了重要的指示。
居住在一個神話的棲息地,文化大家留下的是鴻篇巨製的輝煌。1962年的春節,郭沫若第二次從北京來到三亞休假,住在椰莊一號樓。在這裡,應崖縣人民政府的邀請,用10天時間,郭沫若點校了清朝末年編制37萬字的《崖州志》,校正了一些歷史的錯誤,為研究瓊南地區的歷史提供了更為權威的史料參考。
在點校《崖州志》期間,面對著椰莊一號樓裡兩棵古老的酸豆樹和參天的椰林,郭沫若寫道:「別離方兩日,始解鹿回頭。酸豆參天密,椰林映日稠。地鄰小東海,莊有大方樓。隴畔相思豆,迎風待客收。」此外,郭沫若還在這裡寫出了《李德裕在海南島上》的考證文章,寫下散文《天涯海角》,敘事詩《遊天涯海角三首》、《遊崖縣鰲山》,並為三亞題寫了「天涯海角遊覽區」字匾。
南海迎國賓 文明傳播海島
解放前,海南孤懸海外,信息閉塞。新中國成立後在鹿回頭建起的招待所,則為國家領導人打開了一個觀視海南的窗口。
1960年代,時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的鄧小平下榻鹿回頭,並且到海南各地實地考察。到了1980年代,已經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鄧小平,對海南的資源如數家珍:「那裡有許多資源,有富鐵礦,有石油天然氣,還有橡膠和別的熱帶亞熱帶作物」,最後歸結了對海南充滿深情厚意的一句話———海南島好好發展起來,是很了不起的。這,是海南建省辦全國最大的經濟特區的總動員。
偉人一席話,瓊州湧春潮。一個區域要發展,國家層面給予關注,賦予區域發展的定位以及方向,人流、資金流便順勢跟進,發展因此順理成章。特別是對於海南,曾經遠離華夏文明的核心發展圈,獲得跨越式的發展機遇,實現超常規的發展速度,吸引中央層面對海南的關注非常關鍵。中央給予海南一個明晰的發展定位,海南便可獲得發展的第一推動力。
曾經兩次下榻鹿回頭的江澤民同志,時刻牽掛著海南的發展。1996年3月,江澤民在參加八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海南團討論時指出,海南三亞有個美麗的鹿回頭傳說,要把這一優秀的歷史文化資源挖掘出來,並通過旅遊形式傳播開去,既可以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提高人民的思想文化水平,又可以使旅遊產業向更健康、更高層次發展。
國家領導人來到鹿回頭,以對海南的深刻認識和感受,作出了十分切合海南實際和發展的指示。如今,鹿回頭乃至三亞,乃至整個海南,都有了新的發展路徑,即使是在祖國肌體的「神經末梢」,仍可以感受到華夏文明五千年精髓的力量支撐。而這份支持,源自下榻鹿回頭那份近距離的親切接觸。
與時代同行 新姿更加喜人
背靠鹿回頭山嶺,面向南中國海,在椰莊招待所的原址上建設起來的悅榕莊,如今共有49棟別墅,大部分別墅面積在200平方米左右,設有臥房、客廳、泳池、天台等。2008年10月正式開業以來,三亞悅榕莊已經接待了多位國內外貴賓,受到了較高的評價。
穿行在山莊,隨處可見高大的椰子樹,大榕樹枝葉濃密,恬淡安靜,與其他酒店的車水馬龍形成鮮明對照。覓得一方寶地,享受一番靜謐。在悅榕莊,人們可以暢享這一份恬靜,亭臺軒榭,湖水清澈。在晚上,貴賓們可以坐在海邊,沐浴海風,觀星賞月。
三亞悅榕莊,由新加坡悅榕酒店度假村集團進行管理。目前,酒店不僅有接待國賓的任務,同時還向普通遊客開放,提供國賓級的服務。推開任何一棟別墅的大門,迎面就是清水一碧的泳池。別墅內有鋪設棕色地毯的客廳,有裝飾莊重典雅的臥房,採用特有材質打造的紅瓦屋頂和黑色石板牆,細節之處盡顯中國傳統意韻。明亮通透的玻璃幕牆讓嘉賓盡享戶外美景。
談到接待貴賓,三亞悅榕莊總經理林柯說,酒店在培訓員工的時候,非常注重細節,注重他們能否針對不同的客人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同時培訓員工在進行服務的時候要很自信、很驕傲,這樣當一切來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自然貼切地做好,讓貴賓感覺很舒適。「同時我們保密我們曾經接待客人的身份,確保客人的隱私。」
繼承椰莊招待所這一片山水寶地,今天的三亞悅榕莊並沒有拿著這份外人看起來非常厚重的歷史進行推介,甚至連一點炫耀的意思外人都感觸不到。相反,悅榕莊的工作人員沒有感覺到推介工作的輕鬆。建設國際旅遊島,三亞悅榕莊希望可以和更多的高星級酒店等旅遊企業一起,形成聚合效應,帶旺鹿回頭區域品牌,而不是勢單力薄地開展相關活動。
時空任轉換 繼續書寫精彩
北望北戴河,南擁鹿回頭。因為國家領導人蒞臨休閒度假,北戴河的名氣讓很多城市難以望其項背。在國內旅遊業興起的時候,那裡遊客一度趨之若鶩,紛紛到那裡感受景致、體驗風情。如今,在鹿回頭三亞悅榕莊,亦可以讓國人感受體驗一番「國賓」的待遇。
國內外政幾番到鹿回頭休閒度假,打開了海南以旅遊作為主導產業的思路,而接待貴賓,也讓海南官員有了更多機會讓中央了解海南的現狀與需求。曾經擔任三亞首任市委書記的朱家仁著寫的《呼龍喚鳳》一書中,就多次觸及他在任上的時候如何利用鹿回頭招待所,和國家部委的官員進行近距離的接觸,從而爭取政策和資金來發展三亞。
曾經一度,椰莊招待所是瓊南地區唯一的「大型賓館」。如今,經過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21年的發展,三亞已經成為「中國最好的旅遊目的地」,酒店設施更加完善。2008年4月,在三亞亞龍灣,「椰風海韻下的國事活動」吸引了世界的關注,椰風海韻的海南更成為休閒外交的代名詞。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從鹿回頭髮端的海南旅遊業,自會感念曾經由國賓館內傳出的深情。從椰莊招待所到悅榕莊,鹿回頭那永遠的國賓館,已經深深地鐫刻在歷史的記錄本上,還將繼續書寫精彩。
本報記者 郭景水
滿江紅·鹿回頭椰莊休養所
陳 毅
南國名園,冬季好,讓君暫歇。
閒散步,椰林深處,賞花邀月。
潮退沙平珍貝美,帆搖波晃琉璃碧。
當亭午、破浪鑽身遊,真難得。
三亞市,人如織;
榆林港,船來集。
更歸僑農圃,經營優越。
北地冰封群隴麥,南天果結千山實。
算神州氣候得兼三———寒溫熱。
(南海網-海南日報 郭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