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八木
「聽風也聽雨,飄雪落瀾庭。用心書寫教育。」 【本文選自十八木之《讀研》系列文章】
最近在網上看讀研相關的文章,看到有評論說,「等研究生畢業了,和導師永遠拜拜,再不回來看一眼!」,說實話,作為一名研究生導師,看到研究生這樣的想法,真的是感慨萬千喟然長嘆!如果是自己辛辛苦苦培養的研究生說出這樣的話,真的會令人委屈失望、傷心不已。
讀研不是享樂,讀研是奮鬥的青春!如果是因為導師安排學生參與項目、偶爾訓斥批評幾句就能導致這樣的心態出現,建議還是不要讀研的好,免得最後不歡而散!
記得當年自己讀研究生的時候,剛好導師在遙遠的外地讀博士,無法抽出太多時間來指導,那個年代沒有如今這麼發達的網絡,連手機都沒有,只能是偶爾用固定電話聯繫。導師每一次的指導都很珍惜,專門用小本子記下來,有時電話掛了後會再認真想半天,只為怕漏記了一句話。
因為導師那時只帶了我一個研究生,而導師很多時候都在讀博的學校,很多事無法及時回來處理,作為課題組主力幹將,很多事情自然落到我的身上。除了正常的學習、實驗室日常工作之外,有幸參與了導師的幾個項目,從參與寫申請書、到實驗方案設計、實驗過程開展、到結果分析、到項目結題,都有或多或少的實質性參與。
對於那時的自己來說,因為幾乎遇到的全部環節都是完全陌生的工作,又沒有人可問、沒人幫忙,整天都是壓力山大,經常是寢食難安!當然也就會發牢騷,吐槽了無數遍。
然而,今天看來,那段經歷對自己畢業後從事科研能力的鍛鍊簡直太重要了。而且更重要的是,那段經歷提升了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經常獨立思考,也提升了自己創新思維能力和全局觀念!對自己抗壓能力也是非常好的鍛鍊!
正是因為有碩士研究生階段的這些鍛鍊和基礎,後來再讀博士、出國留學時,儘管也遇到更多更大的困難,但心理承受能力明顯強很多。
儘管那時幾乎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摸索前行、儘管見到導師的機會很有限、儘管做項目沒有所謂的補貼、儘管偶爾還會挨訓、儘管至今依然記得做項目失敗時的茫然無助和極度焦慮,但從來沒有過「畢業就拜拜、再不會看一眼」這樣絕情的想法!
相反,一直從心裡感激恩師,因為無論如何,如果沒有導師,我將完全不知道研究生階段要做什麼?實驗要做什麼?如何開展畢業論文?沒有經費去完成畢業論文實驗,沒有經費去做試樣檢測,更沒有最終的畢業論文,也許什麼都沒有!
感恩導師,讓自己順利的完成了研究生畢業。
而這,就足夠感恩一生!
若干年後,自己也成為了導師。經常會想起自己當年讀書時候的各種不容易,於是會儘量去替學生考慮,努力幫助學生做好論文選題確定、實驗條件保障、實驗經費的充足使用、論文的寫作等工作,鼓勵學生失敗了不要氣餒,積極向上時刻充滿正能量等等。
我將「珍惜、真誠、感恩」作為課題組組訓的核心內容之一,希望學生們能夠珍惜生活中的一切來之不容易!能夠珍惜茫茫人海中這難得的遇見!珍惜這不知修了幾個輪迴的師生緣!
我努力真誠地對待自己指導的每一位研究生!
每當看到他們一丁點的進步,都會發自內心地為他們高興!
每當看到他們不思進取安於現狀或是懶惰沉溺故步自封,就會不由自主的焦慮萬分甚至萬分惱火,毫不留情地訓斥!
任何一個導師都不希望自己的用心良苦盡付東流水!相信絕大多數的導師都真誠的希望自己的研究生儘可能優秀!希望他們過得越來越好!
但即便如此,導師畢竟也是普通人,不可能完美!不可能面面俱到!而且導師畢竟不是父母,不可能做到如父母那樣的精心呵護百般滿足!這些需要學生能夠理解(但往往這樣的理解可能很難)。
古人說:知書達禮!研究生教育不僅僅是要學習更深更精的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形成正能量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漸漸去遠離狹隘、自私偏見、羨慕嫉妒恨等等負能量,不斷去追求高層次、大視野、大胸懷、大格局的人生境界!
有句歌詞說「世界那麼大還是遇見你!」,相遇真的不容易!
讀研究生,要懂得珍惜、真誠和感恩!
其實,做人又何嘗不是如此?!
【用心書寫教育,《大學往事》《讀研》《讀博》系列文章將陸續推出。歡迎關注十八木】
(本文原創,首發於百家,歡迎評論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