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為什麼總怕來不及?

2020-12-15 無憂精英網

二十多歲的年紀,越來越多的人卻活的孤寡老人一樣,每天想的只是混吃等死,一點幹勁兒也沒有,我的人生已經完了,再努力也就這樣了,還不如活的舒坦些,就這麼喪的活著不好嗎?

不好!

1

塞繆爾·烏爾曼說過,青春不是年華,而是一種心態;不是玫瑰般的臉龐,紅潤的嘴唇和敏捷的雙腿,而是堅韌的意志,豐富的想像力,以及無窮的激情;青春是生命深處的一股清泉.

最近碰到很有意思的兩件事,一件是83歲老人40W年薪進阿里,另一件是36歲大姐因收費站被撤銷失業。

阿里巴巴以40萬年薪招聘資深體驗師,要求60歲以上老人,廣場舞kol(意見領袖)優先。這場招聘中,阿里一共收到3000多份簡歷。首批應聘到崗的10位大爺大媽參加了線下溝通會,其中有:83歲的清華學霸奶奶,62歲作家大爺,62歲IT大爺……IT大爺還帶了自己做的ppt介紹自己,「12年淘寶買家經驗」、「芝麻信用785分」、「熟練操作Photoshop設計軟體」

網友紛紛表示:你大媽始終是你大媽,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

反觀36歲大姐,印象最深的是她除了收費什麼都不會,自己也早過了學習新東西的年紀。

始終覺得,學習應該是終身的,活到老學到老並不是一句玩笑話,而是需要我們去身體力行的。

在這個快速發展的網際網路時代,不願意接受新鮮事物的人,註定被淘汰。

該努力奮鬥的年紀,就別學著得道高人歸隱山林,你還沒那份心性。

2

先給大家普及「舒適圈」的概念,在圈內有自己熟悉的環境,與認識的人相處,做自己會做的事,所以我們感到很輕鬆、很自在。

但是,我們只有走出去,才可以不斷進步。

馬雲說,人如果停止了學習,就開始走向失敗。

要麼拼命向前,要麼被動淘汰,沒有其他選擇。

我的大學舍友,畢業就在家鄉找了一份公司前臺的工作,每天就是接聽電話、收發快遞、做做來訪登記,工作很輕鬆,工資在小縣城也算不錯,再說住在家裡也不用付房租,小日子過的還是很小資的,也讓一眾老同學很羨慕,這就是所謂的「錢多活少離家近吧」。

不過,最近她找我,想拜託我幫她找一份運新媒體營的工作,她想辭職從家鄉出來,剛聽到這個消息我很懵,怎麼好好的前臺工作不做要去做運營,公司倒閉了還是受啥刺激了,還有就是她了解運營嘛。

結果讓我大吃一驚,她在工作之餘系統的學習了關於運營的理論知識,還自費參與了一些線上和線下的課程,甚至已經參與了部分線上的運營兼職。

自學運營,累嗎?肯定累,只是呆在自己的舒適圈的話肯定要比這輕鬆很多,但她願意為之付出相應的努力,我覺得這就是成功本身了,因為第一步往往是最難的。

不要總等到生活去為難你的時候,才去後悔過去的安逸,居安思危真的很適用於現在這個社會,畢竟,它拋棄你的時候,並不會禮貌性的跟你說再見。

3

人生不只是要思考三個哲學問題:我是誰?我在哪?我要去往何方?

身在職場的你,還要更多的考慮,我的能力是什麼?我還可以學什麼?我的資產能處理哪些緊急事情?

老闆跟我說過,你走過的路,見過的人,看過的書,學過的東西,最終都會回饋到你的身上。

這確實是雞湯,但真正學習起來,你會發現,其實沒有不務正業,不過是時機未到,曾幾何時,你能想到現在居然可以全民網紅。

79歲男模王德順,24歲開始當話劇演員,年近五旬開始嘗試啞劇,耳順之年開演「活雕塑」,並越來越多得出現在影視劇裡,直到60歲才開始練肌肉。

決定你樣子的,從來都是你自己。

老爺子說健身房有一個220斤的大胖子,練成了140斤,現在走路特別輕快了。我問他走路什麼感覺,他說重生。

你昨天做不到的事情,今天能做到,這就是重生。

那麼,你呢?還要繼續自嗨式努力,還是繼續喪燃的活著?

你才二十多歲,別怕來不及!

相關焦點

  • 「蝶貝蕾」傳銷為什麼大都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
    「蝶貝蕾」傳銷為什麼大都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據到案後的傳銷組織「蝶貝蕾」成員楊某某講述,其組織成員大都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文化層次高低不等。為什麼傳銷組織呈現的年齡層次都是二三十歲的呢?更重要的是,這些初入社會的年輕人,被現今網絡上的所謂心靈雞湯所毒害。「不吃苦中苦,那成人上人,為什麼有人沒吃什麼苦中苦,就成了人上人?」「今天的吃苦,就是為了明天的精彩。」「活著,別把心丟在夢裡,別讓夢只在心裡。
  • 我年紀輕輕,卻真的很怕來不及
    我怕任我再努力,也追趕不上別人的匆匆腳步。我怕任我再奔跑,也依然在時代的尾巴上被甩來甩去。我怕時間飛逝,五年後,十年後,我依然一事無成。我怕以後生了孩子之後,便沒有足夠的精力放在自我成長上。我怕現在不生孩子,等年紀大了之後就沒有體力陪他們好好成長。我怕父母年紀越來越大,我卻還沒有能力讓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我怕我沒有能力去創造自己想要的生活。我怕來不及旅遊。
  • 二十多歲的你,為何早早的被房子婚姻捆綁
    對於二十多歲的人來說,過早地走進婚姻並不是一件好事,為什麼這樣說呢?二十多歲的你,為何早早的被房子婚姻捆 對於和自己同齡的人來說,在二十多歲的年紀,能夠結婚生子,是一種幸福,也是一種幸運我們都知道,初生牛犢不怕虎,對於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來說,缺少的就是社會閱歷和人生經驗,與其早早地把自己和房子婚姻捆綁在一起,不如多看看世界,多一些新的嘗試。
  • 83歲奶奶年薪40萬進阿里:你還年輕,為什麼總怕來不及
    昨天看到一張讓我感觸很深的照片:在一間自習室裡,有個頭髮發白的花甲老人坐在一群年輕人中,十分的顯眼,老人家帶著老花眼鏡正低頭思索問題。       據了解,老人家學習的目的一是為了防止老年痴呆,二是為了學習更多知識,與家裡的兒孫更有共同話題,不至於有代溝。      老人家今年60多歲還學習,這讓我十分佩服。
  • 好好愛自己,因為我怕來不及
    一個22歲的年輕人猝死,她的好朋友替她發了最後一條朋友圈「本人於昨夜凌晨兩點半猝死,今早才被發現,共活了22年,對不起」。據說她連續熬夜了將近三周,猝死當天她曾說自己「心臟疼」。而就在那個姑娘去世後沒幾天,就在我所生活的城市,有一個29歲的高三班主任猝死,他的妻子在朋友圈發文追憶他們的過去,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妻子說的那句「他有一顆運動員的心臟」。
  •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出現早脫髮現象?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出現早脫髮現象?也正因如此,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很早就出現了脫髮的症狀,從此以後,脫髮問題不再僅僅是中老年人的煩惱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統計:平均每六個中國人中就有一個受到脫髮的困擾。而其中男性脫髮的人數大約為一點三億人,而女性大約為零點七億人。按理說,二十多歲正是年輕力壯的時候,掉頭髮的跡象應該是很少出現的。
  • 20多歲的年輕人,最應該學會什麼
    20多歲的年輕人,最應該學會,或者說最應該明白什麼呢?這是哈叔或親歷、或傾聽、或思考後總結出來的幾條經驗,也算是一種自勉吧,分享給各位讀者朋友。04 保持學習,成為一個更好的社會人學習,學習,學習,重要的事情必須多說幾遍,在二十多歲的年紀,最不應該忽視的事,也許就是學習了。
  • 為什麼年輕人總愛換工作?年輕人:這個鍋我們不背
    而年輕人給人的印象就是,不穩重,常常容易換工作。之前有一個新聞,北京的女老師,學校為其解決了戶口,而該女老師工作兩年就要辭職。學校根據籤訂的合同,要求女老師賠償上百萬的違約金。儘管如此,很多人還是決定年輕人常常容易換工作,這是為什麼呢?那麼,年輕人真的總是愛換工作嗎?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 送給二十多歲的你,人生很重要的三條建議
    在著名主持人白巖松一次演講時,他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請你拿著你十八歲的照片問問自己,你是當初自己要活的那個樣子嗎?我覺得你可以看看二十歲的照片,經過兩年的認識和沉澱,我相信二十歲的你比十八歲更加清醒。這是一個女孩對自己二十歲的感悟:講真的,我經常不敢相信自己已經二十多歲了,卻還是那個分不清東南西北經常迷路的女孩子,一難過就哭,一生氣就不想說話,表情寫在臉上控制不住。我以為到了二十歲,人生就會變得一下子壯麗美觀,其實我想要的什麼也沒有得到,實際上也不過如此。
  • 成毅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總是只有二十多歲?
    日前,有人扒了他的一些背景資料,突然發現成毅已經三十歲了,有些網友驚呆了,楞著兩隻眼睛發痴地看著成毅最近的照片,張著嘴,半天說不出話來,過了好一會兒,才搖了搖頭說:「這是真的?我不信。」002.成毅有什麼事情會讓網友驚訝呢?原來,三十歲的成毅,在劇中的造型,看起來不過二十來歲的樣子。
  • TED演講:二十歲的人生,不能在三十歲重來
    二十歲和三十歲的差距究竟在哪裡? 為什麼三十歲不能活的像二十歲的時候?也許聽完這篇TED演講,你會有所感觸,二十多歲你,會更加握緊剩餘不多的2字打頭時光;三十多歲的你,也會在3字打頭的時間裡,有所頓悟地,繼續前行
  • 《我怕來不及》徐小颯的下線是一磅重型炸彈,炸碎了觀眾的心
    在央視正在熱播的家庭劇《我怕來不及》,看的讓人揪心,讓人心碎。這一部電視劇可以說是悲劇,看過的觀眾都會為這個家庭的一切不幸而落淚。《我怕來不及》這一部電視劇選用的演員都是低調的實力派演員,他們把劇中的人物都演出了靈魂。徐小颯飾演的白潔,演技精湛真是可圈可點。劇中人物白潔的姐夫,簡直就是一個禽獸。不到有情人而且還把白潔還給侵犯了,這就是這個家庭走向不幸深淵的開始。
  • 電視劇《我怕來不及》將於11月30日登陸央視八套
    11月25日,電視劇《我怕來不及》在京舉辦了開播發布會,總製片人王錦,導演高偉寧、吉小龍,編劇孟婕,演員唐曾、徐小颯、王麗雲等悉數到場。  電視劇《我怕來不及》講述了改革風浪中,以李春生為代表的中國工人迎難而上、越挫越勇,真正做到了「堅守大家,溫暖小家」的故事。主創們在發布會現場分享了該劇的創作理念。
  • 全職九年的內心話:人生下半場,最怕來不及
    可全職九年,我真怕來不及。(圖片來自網絡)01 全職帶娃,感覺身體被掏空了 當初選擇全職,是因為孕早期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圖片來自網絡)03 慣性思維讓改變好難 曾經我會自我埋怨:我有兩隻手,為什麼獨獨只做一個選擇
  • 為什麼有些年輕人害怕結婚?
    今天和大家分析一個社會現狀,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那麼害怕結婚,他們到底在害怕什麼?那麼到底要怎麼去面對呢?結婚是我們每個人的必經之路,但是你看現在的年輕人,流行一個詞叫單身貴族,而且這一部分的群體越來越多,為什麼他們不結婚呢?我問過一位女性朋友,她是這樣的一個現狀。
  • 海歸護理碩士 : 二十多歲的時候,意味著什麼
    二十多歲的時候,到底意味著什麼你有沒有一個時刻,會覺得周圍所有的情緒,事物,都在告訴你,It`s time to change.今天早上醒來的時候,我突然出現了幻覺。天南海北的,來了很多想要改變自己命運的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他們幼稚,衝動,對這未來充滿嚮往,不認識自己,也不認識這個世界。那個時候我也不認識自己,我從他們的身上看自己。這個節目上我認識了劉同,知道了他是一個堅持寫書的副總裁。劉同的書寫的挺爛,但我還是執著的買完了每一本,參加了很多場的籤售會,默默給他微博點讚。他鼓勵我向前走了很長時間。
  • 這屆年輕人,為什麼不愛生孩子了?
    而年輕人不愛生孩子,據說是因為成本太高,相關補貼必須提高,來鼓勵他們生育。雖然小編我已經不是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但是認識的年輕人和疑似中年人還是有一些的,為什麼他們中絕大多數不願意在三十以前生孩子,甚至一直都不想生孩子呢?真的只是因為補貼拿得太少了麼?或許我們可以一起看看他們的,可能沒那麼有普遍性的例子,是否說明了一些「補貼」之外的問題。
  • 關於二十歲的故事
    原創作者;木木林 分享生活所見 首先感謝大家可以看到這篇文章 看到這篇文章的你或許已經度過了二十歲青春期的年紀 也或許你還沒有到達二十歲 那麼恭喜你了 二十歲的你正在大學度過美好的時光也或許你已經早早輟學工作多年在為自己的夢想努力著
  • 為什麼很多男人都喜歡30歲的女人,而不是二十歲和四十歲的呢?
    詢問其中的原因,給出的理由是,年齡不合適,他更喜歡三十歲左右的女人,小冬不明白為什麼男人會更加青睞30歲的女人?其實,男人的心理成熟年齡普遍比女人要晚,對於他們而言二十歲的女孩太幼稚,四十歲的女人不合適,只有三十歲的女人能夠恰當好處的滿足他們對感情的需求,這三個理由就是最好的證明。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想上班了?
    作者丨奧斯特窩頭斯基 來源丨獵聘 前段時間,《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刷屏,當大家紛紛為外賣小哥鳴不平,卻沒人意識到,這也是外賣小哥自己的選擇——越來越多進城務工的年輕人,都不願意再進工廠或是打工,而是自主選擇成為「外賣小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