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很多家庭日漸富裕,大多數人有錢後,考慮的第一件事便是購房置業,將來傳給子孫。
雖然社會一直在呼籲「男女平等」,然而重男輕女的頑固思想,短時間內很難被改變。在有兒有女的家庭中,父母總是習慣性偏向兒子,對兒子寄予傳宗接代的厚望。
更有甚者,早早便把家產傳給兒子,至於女兒,向來不在考慮之中。老人覺得,兒子繼承家產是天經地義,而女兒嫁人後就是外人,哪有肥水流到外人田的道理。
兒子繼承全部家產,贍養雙親,本無可厚非,可偏偏一些父母做事不公,將利益分給兒子,將贍養義務劃分給女兒,這未免太傷感情了。
02
72歲的周阿姨有一個女兒叫燕子,住在與她相鄰小區,卻很少來探望母親。周阿姨每每和鄰居說起女兒,總是罵女兒白眼狼,不如兒子三分之一孝順。
周阿姨之所以生氣,是因為她生病,兒子兒媳輪番請女兒來醫院陪護,可她堅決不肯照顧。女婿更是不近人情,居然揚言「那是你家事,我們管不著。」
事情還要從45年前說起,周阿姨和老伴育有一兒一女,他們和大多數重男輕女的父母一樣,對兒子疼愛有加,對女兒選擇性忽視。女兒結婚時,他們只要彩禮卻不陪嫁,等到兒子結婚卻買房購車,簡直兩種截然不同的待遇。
燕子逆來順受慣了,雖然心裡難過,但是早習以為常。結婚後她和老公日子窮,父母非但不幫扶,還對他們像防賊一樣。
別人家閨女姑爺逢年過節回娘家,那是貴客,可燕子和老公回娘家,周阿姨便安排他倆做飯。他倆一個掌勺一個燒火,等忙完上桌一看,只剩下殘羹剩飯。
03
在周阿姨和老伴眼裡,兒子處處比女兒好,女兒孝敬他們再多營養品,都抵不上兒子買的二斤蘋果暖心。並且兒女有別的態度,還波及到孩子,過年時發壓歲紅包,周阿姨給孫子1000,外孫只有100塊。
每逢老兩口有個頭疼腦熱,他們捨不得支使兒子兒媳,便讓女兒陪著去看病抓藥。燕子請假扣工資不說,還總是出力不討好,弟弟弟媳嫌她在父母面前獻殷勤,擔心姐姐將來以此要求參與分家產。
前幾年老伴過世後,周阿姨在兒子兒媳的鼓動下,把名下兩套房都過戶給他們,20多萬存款也交給兒子保管。兒媳對婆婆一向小氣,存摺到了她手裡,便再捨不得往外出一分錢,每月只買一些生活必需品送過去。
周阿姨平時喜歡打小牌,如今失去經濟來源,只得去找女兒要零花錢。燕子和老公都是普通工人,兒子大學畢業談了個女朋友,急等著買婚房,本還想問母親借點錢應急,得知母親把房子和錢都給了弟弟,卻來問她要錢,心裡產生不快。
04
周阿姨問女兒沒要到錢,一肚子不痛快,沒多久她生病住院,兒子兒媳照顧幾天不耐煩,便慫恿母親打電話讓姐姐請假來照顧。
當時燕子一邊籌備兒子的婚事,一邊四處借錢,根本分身無術,面對母親的指責,她實在忍無可忍,說道:「媽,你兩套房子和存款都給了弟弟家,好處一點沒給我,他們難道只拿錢不承擔義務?你但凡能替我考慮一點,我也不至於過得這麼艱辛。」
畢竟那是自己母親,有些話燕子不好說得太重,但是周阿姨卻一點不體諒女兒,她強勢的要求燕子今天必須去照顧,要不就去告她不贍養老人。
一向老實巴交的女婿,這時站出來與嶽母和小舅子理論,他說:「那是你家事,我們外人管不著。要真要我們管也行,財產重新分配,我們不多要,只要一套房子,媽今後所有的一切全由我家負責。」
女婿這麼一說,周阿姨和小舅子再不作聲,一套房子價值70多萬,他們怎可能捨得送給女婿。最終,兒子出錢給周阿姨請了個護工,但是從那之後,周阿姨逢人便說燕子白眼狼,最後一點母女情分也沒了。
05
生活中,有些老人吐槽子女不孝,其實凡事都有因果。每個孩子一出生都是一張白紙,任由父母在上面潑墨書寫,很多時候,父母一碗水端不平,才是導致親情淡漠,兄弟姐妹離間的根源。
在孩子心中,父母是他們最信任的人,當父母不能將愛平均分配給子女時,其實孩子心裡已經悄然承受超出年齡的悲痛,這種痛將跟隨他們一生。
事實上,深受父母溺愛的兒子,常不如女兒孝順,特別在老人臥病在床的時候,兒子會找種種藉口推脫照顧,而女兒會義不容辭站出來,不為利益,不為家產,只為心安。
其實所謂父母子女一場,不過是今生的緣分,希望每個人都盡到自己那份責任,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圖文無關,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