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心媽
編輯/心媽
媽媽帶娃通常比爸爸更加用心。反之爸爸則經常處於叫不醒、喊不動的狀態。很多爸爸認為自己賺錢養家即可,缺少家庭責任感。
近段時間,有一組爸爸接送四胞胎放學的照片走紅網絡,四個年紀還小的孩子,被爸爸用手裡的牽引繩綁住,其中一個孩子,腳步踉踉蹌蹌的,有些站立不住,被拖拉著前行。
這一幕被孩子的班主任老師看到了,感嘆爸爸帶娃的奇思妙想,就忍不住拿起手機,抓拍了這組有些滑稽好玩的親子照片。
看到照片中爸爸手裡的牽引繩,網友紛紛評論:"爸爸帶娃活著就好。"
絕大多數小康家庭中,父母雙方工作忙碌,如果沒有老一輩幫忙帶娃,就很需要爸爸媽媽一起合作帶娃,但有不少丈夫在家都是甩手掌柜,基本對孩子不管不顧。
也有很多父親雖然幫忙帶娃,但還是會在不經意間忽略孩子內心的真實感受,僅僅是像完成任務式的帶娃,與孩子相處時缺少溝通與交流。
回到家時,只要有妻子在,更是沒完沒了地打遊戲,喊都喊不動,這樣的喪偶式育兒,對孩子的成長會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
喪偶式育兒弊端?
1孩子教育觀崩塌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親若是因為工作忙碌與孩子相處的時間極短,或是每次與孩子相處時,都低頭玩手機,不與他們有過多的親子互動,在潛移默化中會對孩子的教育觀造成負面影響。
會使孩子錯誤認為只有母親需要照顧孩子,父親只需要承擔部分家庭經濟開支即可。
2疏遠和爸爸的關係
若父親長期以喪偶的方式育兒,缺位孩子的成長與教育,不增進與孩子的親密關係與信任感,就容易使親子關係疏遠。
孩子會對爸爸產生畏懼心理,也會在不經意間拒絕與爸爸的交流與相處。在喪偶式教育成長下的孩子很可能會出現性格內向、情緒喜怒無常的狀況,對他們的性格養成與未來發展不利。
寶媽必須讓爸爸們意識到自己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性,可以選擇適當的場合與他們面對面的溝通,真正讓他們正視自己的問題,並及時加以改正。
如何改正喪偶式育兒?
1、 轉變育兒觀念
改正喪偶式育兒需要轉變爸爸的帶娃觀念,讓他們意識到爸爸對孩子成長發育的重要性。
當夫妻雙方都參與孩子的教育時,更有助於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在未來發展中能更快適應環境,融入社會。
2、 適時暖心鼓勵
從寶寶出生開始,媽媽就可以有意識讓爸爸參與帶娃,更換尿布、哄睡、衝泡奶粉等。
在爸爸參與帶娃時,家人們可以多誇獎爸爸,並適時給予暖心的鼓勵,讓爸爸在帶娃時獲得幸福感與滿足感,讓他們愛上帶娃。
3、 家人協助指導
對於缺少育兒經驗的爸爸來說,照料孩子並不是他們所擅長的,在帶娃的過程中,也時常會出現一些困難,如難以分辨孩子哭鬧的原因,安撫不了孩子哭鬧的情緒等。
此時,就需要家人們協助指導,教爸爸帶娃,讓他們在帶娃時更舒心、也更安心。
孩子是父母雙方共同孕育的愛情結晶,照料養育孩子是父母雙方都需要承擔的責任。在共同組建家庭,並生育孩子後,一定要樹立正確的育兒觀念,意識到父母雙方在孩子的成長中都不可或缺。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小知識和育兒故事,可以關注我!幫助你成為一名成功的父母~
(本文內容皆是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